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設計 |
A | 驗證植物產(chǎn)生頂端優(yōu)勢的原因是側(cè)芽生長素濃度過高 | 實驗組植物切除頂芽,對照組不切除頂芽 |
B | 觀察線粒體在根尖細胞中的分布 | 用健那綠染液對鹽酸水解后的根尖細胞染色 |
C | 驗證酶的專一性 | 分別以淀粉和麥芽糖為底物,加入淀粉酶,37°C水浴15分鐘后,加斐林試劑沸水浴檢測 |
D | 觀察減數(shù)分裂的細胞 | 用蝗蟲的精巢制成臨時裝片 |
A、A | B、B | C、C | D、D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DNA復制 |
B、光合作用的暗反應 |
C、葉綠體色素吸收光能的過程 |
D、氨基酸脫水縮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發(fā)生改變 |
B、胚胎發(fā)育過程中沒有細胞的凋亡 |
C、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壞死實現(xiàn)的 |
D、細胞分化導致細胞喪失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基因在每個染色體上都成對存在 |
B、每個DNA分子上都有多個基因 |
C、一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分子 |
D、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調(diào)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常用樣方法或標志重捕法 |
B、驗證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專一性時,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試劑進行鑒定 |
C、觀察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時,最好選擇均處于分裂中期的正常細胞和變異細胞進行觀察比較 |
D、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中,對加熱殺死后S型菌的DNA、蛋白質(zhì)和多糖物質(zhì)提純,分別作用于R型菌落,得出實驗結(jié)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后者所含有機物種類多,能量少 |
B、前者所含有機物種類少,能量少 |
C、前者所含有機物種類多,能量少 |
D、兩者所含有機物中俄力和能量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植物群落也象植物個體一樣,有一個發(fā)生、發(fā)展到死亡的過程 |
B、初級演替一般都比次級演替進行得快 |
C、促使植物群落發(fā)生演替的動力因素既有內(nèi)因,又有外因 |
D、地衣、苔蘚被稱為先驅(qū)物種,是原生演替中出現(xiàn)的第一批物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