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口腔上皮細胞 | B. | 精原細胞 | C. | 初級精母細胞 | D. | 精細胞 |
分析 減數(shù)分裂過程:
(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解答 解:A、口腔上皮細胞屬于體細胞,含有該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肯定含有致病基因,A錯誤;
B、精原細胞屬于特殊的體細胞,含有該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肯定含有致病基因,B錯誤;
C、初級精母細胞含有該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肯定含有致病基因,C錯誤;
D、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因此精細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尤其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能根據(jù)題干要求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1>2”體現(xiàn)了生態(tài)工程的整體性原理 | |
B. | 為促進礦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恢復,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種植農(nóng)作物的措施 | |
C. | 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的建立,實現(xiàn)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huán)利用 | |
D. | 西北缺水地區(qū)種植高大喬木,違反了協(xié)調與平衡原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P-P~P和18個 | B. | A-P~P~P和36個 | C. | A-P~P~P和18個 | D. | A~P~P~P和54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種類 試劑 | 碘液 | 蘇丹Ⅲ染液 | 雙縮脲試劑 |
甲 |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
A. | 同質量的甲、乙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甲種子的耗氧量多 | |
B. | 碘液、蘇丹Ⅲ染液和雙縮脲試劑與相應的物質發(fā)生的顏色反應分別是藍色、橘黃色和紫色 | |
C. | 在觀察顏色時有可能用到光學顯微鏡 | |
D. | 這三種試劑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可表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 | |
B. | 乙圖可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 | |
C. | 丙圖可表示有絲分裂間期的開始階段 | |
D. | 丁圖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淮安市高三上10月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B.動植物細胞都有兩個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所有酶、抗體、激素都在核糖體上合成
D.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