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濾液揮發(fā)

B.水稻在收獲時節(jié),葉片色素量為(甲+乙)<(丙+丁)

C.四種色素都溶解在層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種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紅光

B

【解析】

試題分析: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治色素被破壞,提取色素時加入二氧化硅是為了研磨更充分,A錯誤;水稻在收獲時節(jié),葉片呈黃色,葉綠素分解了,呈現出類胡蘿卜素的顏色,所以葉片中色素量的變化是(甲+乙)<(丙+。,B正確;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原因是它在濾紙上擴散的最快,C錯誤;四種色素中,丙和丁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藍紫光,甲和乙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D錯誤.

考點:本題主要考察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命科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是由無導管腺體分泌的 ②通過血漿和淋巴輸送到靶細胞

③其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 ④血液里含量極少,但對人體有特殊作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甘肅武威六中高二上模塊檢測(文)生物(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組細胞器含有DNA( )

A.核糖體和高爾基體 B.線粒體和葉綠體

C.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D.葉綠體和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武威市高二上模塊檢測(理)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同一種動物體內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只有②和③

B.雌性動物中不可能同時出現以上細胞

C.此動物體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

D.上述細胞中有8條染色單體的是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武威市高二上模塊檢測(理)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孟德爾在一對相對性狀的研究過程中,發(fā)現了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下列有關基因分離規(guī)律的幾組比例中,最能說明基因分離規(guī)律實質的是( )

A.F2表現型的比為3∶1

B.F1產生配子的比為1∶1

C.F2遺傳因子組成的比為1∶2∶1

D.測交后代表現型的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武威市高二上模塊檢測(理)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擴散作用實驗裝置如圖,甲、乙兩管的口徑相同,半透膜只允許葡萄糖分子通過,淀粉分子無法通過,當達到擴散平衡時,下列有關甲、乙兩管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管中水位高度低于乙管

B.甲管中的葡萄糖濃度低于乙管

C.甲管中的淀粉濃度高于乙管

D.兩管的葡萄糖濃度皆為8%,淀粉皆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宿遷市三校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某二倍體高等動物細胞示意圖,其中R、r和M、m 分別代表A、B、C、D四條染色體上的基因。請據圖回答:

(1)該動物體細胞中最多可有_______條染色體,此時的細胞正處于_______分裂________期,此時期的細胞中有_________條脫氧核苷酸鏈。

(2)若該細胞為卵原細胞,其產生的子細胞中1個極體基因型為Rm,則同時產生的卵細胞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

(3)若該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次級卵母細胞中的a和a’移到了同一極,其他情況分裂正常,則產生正常與異常卵細胞之比為__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宿遷市三校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等位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

A、有絲分裂后期

B、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C、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D、受精卵發(fā)育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畢業(yè)班高考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塔胞藻(單細胞微型藻類)是水產動物的優(yōu)質餌料。為探究Cu2+對塔胞藻細胞密度的影響,研究人員設置了Cu2+濃度依次為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320μmol/L的培養(yǎng)液,每個濃度3個平行組。將塔胞藻分別接種在上述培養(yǎng)液中進行處理。分別于處理后的24h、48h、72h及96h進行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實驗結果如下圖甲所示。

(1)在培養(yǎng)操作過程中,為防止雜菌污染,需對培養(yǎng)液進行 (1分)處理。每次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時,均需做3次重復實驗,探究過程共需測定的樣品數為 。

(2)研究人員用血球計數板(規(guī)格為1mm×1mm×0.1mm)對未經稀釋培養(yǎng)液中的塔胞藻進行計數,計數室內細胞分布見圖乙,則培養(yǎng)液中塔胞藻細胞的密度是 。下列操作會使計數結果偏大的是 。

A 稀釋塔胞藻培養(yǎng)液時,未達到預設的稀釋倍數

B 對于壓在小方格上、下、左、右四條界線上的塔胞藻,均進行計數

C 塔胞藻在計數室中均勻分布,但每一個小方格內的塔胞藻過多

D 誤把死細胞當作活細胞

E 從三角燒瓶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未將三角燒瓶輕輕振蕩幾次即從培養(yǎng)液的上方取樣

(3)實驗結論:Cu2+對塔胞藻種群數量增長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圍內,Cu2+ 濃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強。得到上述結論的依據是:①在相同時間內, ;②在一定濃度范圍內, 。

(4)研究人員推測,水體受Cu2+ 污染和缺Mg2+都可能會抑制塔胞藻的光合作用。為探究Cu2+污染和缺Mg2+對塔胞藻光合作用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可設置以下對照實驗:對照組用完全培養(yǎng)液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塔胞藻;實驗組的培養(yǎng)液依次為 (3分)。你認為,在短時間內,光合作用生理狀況與細胞密度兩個指標中, 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塔胞藻受Cu2+毒害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