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生命歷程中有關生理現(xiàn)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衰老的細胞核膜內折,染色質染色變淺
B.細胞衰老可能與端粒的變短有關
C.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
D.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突變,是細胞癌變的內在因素

分析 衰老細胞的特征:(1)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2)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3)細胞色素隨著細胞衰老逐漸累積;(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減慢,新陳代謝減慢.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

解答 解:A、衰老的細胞核膜內折,染色質染色加深,A錯誤;
B、細胞衰老可能與端粒的變短有關,B正確;
C、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屬于細胞凋亡,C正確;
D、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突變?yōu)榘┗蚴羌毎┳兊膬仍谝蛩,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衰老和癌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衰老的特征、細胞癌變的特征,并能將兩者進行區(qū)分,掌握細胞衰老和個體衰老之間的關系,明確細胞的衰老不等于個體的衰老;理解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明確癌變細胞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薺菜(2N=32)是一年生植物,果實的形狀有三角形和卵圓形兩種,兩種純合類型的薺菜雜交,F(xiàn)1全為三角形,用F1與純合卵圓形品種做了兩個實驗.實驗1:F1與卵圓形雜交,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數(shù)量比為三角形:卵圓形=3:1;實驗2:F1自交,F(xiàn)2的表現(xiàn)型及數(shù)量比為三角形:卵圓形=15:1.分析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實驗2可推知,薺菜果實的形狀是由位于兩(不同)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控制的.
(2)實驗2產(chǎn)生的F2中三角形薺菜的基因型有8種,其中純合子占的比例為$\frac{1}{5}$.
(3)讓實驗1得到的全部F2植株繼續(xù)與卵圓形品種雜交,假設每株F2代產(chǎn)生的子代數(shù)量相同,則F3的表現(xiàn)型及數(shù)量之比為三角形:卵圓形=7: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甲表示細胞內各種蛋白質的合成和轉運過程,圖中①②③④⑤⑥⑦代表細胞結構.圖乙表示某細胞中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前圖示三種生物膜的膜面積.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結構是①②(填序號).
(2)A、B、C、D代表由細胞內合成的各種蛋白質.其中下列物質中屬于A類物質的是①⑤.
①呼吸酶、谝葝u素   ③線粒體膜的組成蛋白  ④DNA聚合酶   ⑤ATP合成酶
(3)E是合成D物質的原料,則E物質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形成D物質并排出細胞外,需要經(jīng)過的膜結構依次是(用“→”和序號表示)⑦→③→④→⑦.
(4)細胞器③和細胞器④可以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再加工,通過囊泡運輸?shù)郊毎,再分泌到膜外,這一過程體現(xiàn)的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定的流動性.
(5)請在圖乙中繪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后細胞中圖示三種生物膜的膜面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下列是有關植物細胞分裂的問題.圖1、圖2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含量的變化;圖3表示細胞分裂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4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象,請據(jù)圖回答:

(1)給圖1寫上最合適的縱坐標.圖1縱坐標為細胞核內DNA含量.假如以人體的一個細胞為例(2n=46),請畫出人體的一個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單體的數(shù)量變化曲線?
(2)圖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復制,該過程發(fā)生于細胞分裂的間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
(3)圖3中①④細胞(寫序號)處于圖3中的BC段,圖4中②③⑥細胞(寫序號)處于圖2中的DE段.
(4)分析圖3中①細胞可知,該細胞含有12條染色單體,染色體數(shù)與核DNA分子數(shù)之比為1:2.用圖4中序號表示有絲分裂過程:⑤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與肝細胞形態(tài)、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 。
A.核糖體數(shù)目不同B.蛋白質種類不同C.基因表達不同D.信使R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為部分物質進出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示意圖.請回答:
(1)組織液中O2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的方式是自由擴散,上皮細胞中氨基酸進入組織液的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以上兩種運輸方式所需條件的區(qū)別是是否需要載體的協(xié)助.
(2)上皮細胞的Na+進入組織液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影響其運輸速率的因素有能量、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此運輸方式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是具有一定的選擇透過性.
(3)從圖中可以看出,管腔中氨基酸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時的動力來源于鈉離子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A、B、C、D是丙中關系密切的四種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圖所示;如表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數(shù)據(jù)表(不考慮未利用的能量),請回答下列請問題:
營養(yǎng)級分解者
從上一營養(yǎng)級固定的能量(KJ)141.015.90.9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3.20.5192.6
(1)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結構,除了甲、乙、丙、丁所示的組成成分外,還包括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營養(yǎng)結構).表中的Ⅰ和分解者分別對應圖中乙、。
(2)圖中A生物為第二營養(yǎng)級,其下一營養(yǎng)級生物為B、C(填字母);據(jù)表分析,A與下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1.3%(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3)圖中②③過程中碳的傳遞形式分別是含碳有機物、二氧化碳.
(4)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在蓄洪防旱、調節(jié)氣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甲圖中,A、B分別為培植于無色透明氣球內、質量相等的某植物幼苗,氣球可膨脹、收縮;其中B已死亡,氣球內的培養(yǎng)液中均含CO2緩沖液(維持氣球內CO2濃度不變);初始時指針指向正中零的位置.乙圖為不斷改變燈泡距水面的距離,間隔相同時間記錄到指針偏轉變化情況.下列對于相關描述,正確的是( 。
A.d點時指針向右偏轉
B.該實驗的自變量為光照強度,c點植物O2釋放速率最大
C.f點與a、b、c、d點的指針偏轉方向相同,但數(shù)值較小
D.若改在無CO2緩沖液情況下進行實驗,b點時指針偏轉格數(shù)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資陽市高一下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黃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的雜交實驗得到了如下結果,由此推斷不正確的是

雜交

親本

后代

雜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雜交B

黃色×黃色

2/3黃色,1/3灰色

雜交C

灰色×黃色

1/2黃色,1/2灰色

A.由雜交A、B、C后代可判斷,雜交A中的親本為純合子

B.由雜交B可判斷鼠的黃色毛基因是顯性基因

C.雜交B后代黃色毛鼠既有雜合子也有純合子

D.鼠毛色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符合基因的分離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