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28年,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基本實驗過程如下:
①將R型活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
②將S型活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患敗血癥死亡;
③將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不死亡;
④將R型活細菌與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患敗血癥死亡。
就其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②對照,可得出什么結論?
(2)如果沒有步驟③,能否得出格里菲思的結論——加熱殺死后的S型細菌中含有促成“R型活細菌轉化成S型活細菌”的轉化因子?
(3)如果讓你完成該實驗過程,你認為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遺傳物質的發(fā)現(xiàn)是眾多科學家共同努力的結果。請回答下列有關遺傳物質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1928年,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通過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實驗,證明了在S型細菌中,必然存在將無毒性的R型活細菌轉化為有毒性S型活細菌的__________。
(2)1944年,美國科學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過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實驗的巧妙之處是把S型菌的_________________
等物質提純,分別加入到培養(yǎng)__________的培養(yǎng)基中,單獨觀察它們的作用。
(3)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標記法進行了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若用DNA被32P標記、蛋白質中S是32S的噬菌體侵染DNA中P是31P、蛋白質被35S標記的大腸桿菌,產(chǎn)生的子一代噬菌體中含32S的占__________%;子二代噬菌體的DNA分子中含32P的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將無毒性R型活細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患敗血癥死亡,那么在小鼠體內可找到下列哪類細菌( �。�。
A.有毒R型 | B.無毒R型和無毒S型 |
C.有毒S型 | D.有毒S型和無毒R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將無毒性R型活細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患敗血癥死亡,那么在小鼠體內可找到下列哪類細菌( )。
A.有毒R型 B.無毒R型和無毒S型
C.有毒S型 D.有毒S型和無毒R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