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別浸浴某種植物細胞,觀察質壁分離現(xiàn)象,得到其原生質體體積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該細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區(qū)的細胞

B. AB段曲線表明細胞液濃度在逐漸增大

C. BC段表明該細胞開始因失水過多而逐漸死亡

D. 用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類似的結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對相對性狀,隨機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進行間行種植,其中一定能夠判斷甜和非甜的顯隱性關系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美國細胞生物學家威爾遜(E•B•Wilson)曾經說過:“每一個生物科學問題的答案都必須在細胞中尋找”.他作出這一結論的理由最可能是( )

A.細胞內能發(fā)生一切生命活動

B.有些生物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

C.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內或細胞參與下完成的

D.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子弟三中高三11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某種大小相似的綠色植物葉片,分組進行光合作用實驗:已知葉片實驗前重量,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h,測其重量變化,立即再光照1h(光強度相同),再測其重量變化。得到如下結果。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組別

溫度/℃

27

28

29

30

暗處理后重量變化/mg

-1

-2

-3

-1

光照后與暗處理前重量變/mg

+3

+3

+3

+1

A.光照的1h時間內,第四組輪藻合成葡萄糖總量為3mg

B.光照1h時間,第1、2、3組植物釋放的氧氣量相等

C.光照1h時間,四組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強度

D.該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適溫度在28℃至30℃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子弟三中高三11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水稻的根尖細胞分離出某細胞器,進行分析,其堿基組成如下表所示:則該細胞器中所完成的生理活動是( )

A.mRNA→蛋白質

B.CO2+H2O→(CH2O)+O2

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D.2C3H4O3(丙酮酸)+4[H]+6H2O+6O2→6CO2+12H2O+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子弟三中高三11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TP在細胞中含量不多

B.綠色植物細胞中ATP中的能量只來源于光合作用

C.一分子的 ATP中含有兩個高能磷酸鍵和三個磷酸基團

D.人、動物、真菌以及大多數(shù)細菌中ATP的能量來源是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子弟三中高三11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大分子物質)和半乳糖。這兩種物質分別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 主動運輸,主動運輸 B. 胞吞,主動運輸

C. 主動運輸,胞吞 D. 被動運輸,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黑龍江七臺河田家炳高中等五校高三上期中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表數(shù)據(jù)為科研人員實驗測得體外培養(yǎng)的某種動物細胞的細胞周期(分裂期間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為分裂期)各階段時間(單位:小時),回答下列問題:

周期

G1

S

G2

M

合計

時長(h)

10

7

3.5

1.5

22

(1)若在上述細胞的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過量的DNA合成抑制劑,處于_________期的細胞立刻被

抑制,再培養(yǎng)_________小時,其余細胞都將被抑制在G1,期與S期的交界處。

(2)若在培養(yǎng)過程中將適量的3HTdR(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和某促進細胞分裂的藥物加入到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可觀察和測量到G2期__________________(填“變長”或“變 短”)。

(3)S期的啟動需要某種蛋白質分子作為啟動信號,該蛋白質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過程中。若將S期和G1期細胞融合,則G1期細胞核進入S期的時間將_____________(填“提前”、“不變”或“延遲”)。

(4)處于M期細胞中的紡錘體是由細胞兩極的_____________發(fā)出。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現(xiàn)的細胞結構是_____________。若要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M期的各時期特征,需用龍膽紫溶液使細胞中的___________著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天津市紅橋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小組已培育出中國首例轉基因獼猴。這一研究成果標志著中國科學家在靈長類轉基因動物研究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下圖是轉基因獼猴培育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過程②中常用____________技術將目的基因導入受精卵。

(2)如果⑤過程在體外進行,那么卵母細胞需要培養(yǎng)到____________,精子需要獲能。

(3)在體外培養(yǎng)受精卵時,為了維持無菌、無毒環(huán)境,定期向培養(yǎng)液添加__________。受精卵發(fā)育到____________時期,開始分化,該時期____________屬于胚胎干細胞。

(4)圖中⑦過程稱為____________,為使代孕雌猴與供體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變化相同,此前需對代孕雌猴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

(5)若要同時獲得多只與此轉基因獼猴相同的小猴,可釆用____________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