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破傷風桿菌產生的痙攣毒素是一種蛋白質,會使感染者的突觸不能釋放抑制性遞質而引起肌肉痙攣。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痙攣毒素與抑制性遞質競爭受體從而引起肌肉痙攣

B. 破傷風桿菌及產生的痙攣毒素在免疫中分別屬于抗原和抗體

C. 預防破傷風時,第二次注射疫苗產生的漿細胞全來自B細胞

D. 對于感染者,盡早注射抗毒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十八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高倍物鏡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因為蘚類葉片大,在高倍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

B.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鏡

C.換高倍物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

D.要觀察圖1中A所示微生物,應把載玻片向圖2中甲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結核桿菌引起肺結核等疾病,下列有關結核桿菌的描述正確的是

A.高倍鏡下可觀察到該菌的遺傳物質分布于細胞核內

B.該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

C.該菌感染機體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體的消化降解

D.該菌的蛋白質在核糖體合成、內質網加工后由高爾基體分選運輸?shù)较鄳课?/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A.隨著全球環(huán)境污染嚴重,石油資源逐步減少,近年來乙醇等“綠色能源”的開發(fā)備受關注。科技工作者研制出利用秸稈生產燃料酒精的技術,大致流程如下圖所示。

(1)若要從土壤中分離出能分解植物秸稈的微生物,培養(yǎng)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____,對該培養(yǎng)基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進行滅菌。

(2)某同學對分離得到的微生物培養(yǎng)液進行數(shù)量測定,在稀釋倍數(shù)為105對應的培養(yǎng)基中測定平板上菌落數(shù)的平均值為23.4,則每毫升樣品中的細菌數(shù)是(涂布平板時稀釋液的體積為0.2mL)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方法測定目的菌的密度,實際活菌數(shù)量要比測得的菌落數(shù)量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圖中,糖液發(fā)酵產生酒精需要的菌種是_________________,酒精是在目的菌的________(結構)中產生的。

B.馬鈴薯塊蓮含有大量的淀粉,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我國已將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進行產業(yè)化開發(fā)。下圖是轉基因抗鹽馬鈴薯的培育過程,請分析回答問題:

(1)為獲取抗鹽基因,可以從堿蓬細胞研磨液中提取抗鹽基因的___________來合成cDNA。

(2)上圖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最好選用___________酶切割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質粒,不能使用Sma I切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構建好的重組質粒在抗鹽基因前要加上特殊的啟動子,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___________片段。

(3)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農桿菌中的Ti質粒上的T—DNA上的原因是__________。通過農桿菌的轉化作用,使抗鹽基因插入到馬鈴薯細胞中的染色體DNA上,從而使抗鹽基因的遺傳特性得以__________。

(4)上圖轉基因抗鹽馬鈴薯培育過程中,屬于脫分化階段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從個體水平上檢驗轉基因抗鹽馬鈴薯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深海熱泉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存在硫細菌,該細菌能利用氧化硫化物釋放的能量將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生活在熱泉附近的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硫細菌為食。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硫細菌是生產者,處于食物鏈最髙營養(yǎng)級

B.直接或間接以硫細菌為食的生物都屬于分解者

C.能量能隨著硫元素的循環(huán)而被生態(tài)系統(tǒng)循環(huán)利用

D.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選項

比較項目

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

A

檢測方法

DNA分子雜交技術

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

B

發(fā)生范圍

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只發(fā)生在真核生物中

C

變異結果

改變基因的排列順序

改變染色體上基因的數(shù)量

D

應用舉例

青霉素高產菌的獲得

三倍體無子西瓜的培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植物細胞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午時分,若氣孔關閉會導致葉肉細胞中的Ca含量短暫下降

B.藍藻細胞中,水的光解發(fā)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

C.光合作用中產生的[H]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線粒體參與H20的生成

D.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都可以在相應的細胞器基質中產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師大附中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擬南芥野生型(WT)和突變體(chup1)進行研究:將二者的葉片分別放在弱光下和強光下進行照射,其中強光照射時只對葉片中部留出的一條縫進行強光照射,其他部分遮光,葉片顏色如圖1。然后對葉片中部縫處兩層葉肉細胞內的葉綠體分布進行觀察,結果如圖2。chup1突變體是chup1基因突變導致CHUP1蛋白失活的變異個體。根據實驗結果不可得出的結論是( )

A.正常情況下強光可以導致葉片顏色變淡,與葉綠體中色素減少有關

B.葉綠體在細胞中的位置依光照強度情況而變化

C.強光下,葉綠體會移動到細胞的側面以躲避強光直接照射

D.CHUP1蛋白與葉綠體的運動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三次調研考生物A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實驗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條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處

B.條件Y下,葡萄糖在線粒體中被分解,并產生CO2和水

C.試劑甲為健那綠溶液

D.物質a產生的場所為線粒體基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