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用樣方法調查了某地北點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種群數(shù)量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972年北點地梅個體間生存斗爭程度較1975年低
B.1971年種子萌發(fā)至幼苗階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階段
C.統(tǒng)計種群密度時,應去掉采集數(shù)據(jù)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環(huán)境條件的限制,5年間該種群數(shù)量呈“S”型增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0. (2014 •福建福州八中期末) 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親本甲與乙雜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各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9 : 3 : 3 : 1,F(xiàn)2中與親本(甲與乙) 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占3/8,則親本甲與乙的基因型是()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5. (2014 •遼寧營口期中) 右圖表示某二倍體動物體內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這個細胞所 處的時期為()
A. 有絲分裂中期 B.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
C.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 D.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命的基礎
仔細觀察下列各細胞結構模式圖,并回答問題:([ ]內填數(shù)字,橫線上填文字)
31.乙圖細胞屬于_____細胞,它與甲在結構上的最主要區(qū)別是____________。
32.甲圖代表的是___________(植物/動物)細胞,在甲、乙細胞中都具有的細胞器是[ 。。
33.甲圖中與④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 。,能發(fā)生卡爾文循環(huán)的細胞結構是[ 。荨
34.若某種毒素能抑制細胞有氧呼吸,該毒素損傷了甲細胞的[ ]。
35.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會發(fā)生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_。
36.若甲圖是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的細胞,則不具有的結構是[ ]。
37.若甲圖是紫色洋蔥鱗葉外表皮細胞,則其紫色存在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感染乳頭瘤病毒(HPV)可誘發(fā)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研究機構為評估某種HPV疫苗的效果,在志愿者中進行接種。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宮頸出現(xiàn)癌前病變(癌變前病理變化,可發(fā)展為惡性腫瘤)的人數(shù),結果見表。
組別 | 接種物 | 總人數(shù) | 癌前病變人數(shù) | |
A (接種前未檢出HPV DNA) | A1 | 對照劑 | 7863 | 83 |
A2 | 疫苗 | 7848 | 4 | |
B (接種前檢出HPV DNA) | B1 | 對照劑 | 1125 | 126 |
B2 | 疫苗 | 1121 | 125 |
(1)為制備該疫苗,將HPV外殼蛋白L1基因與_________連接,導入受體細胞。受體細胞將目的基因轉錄,再以_______為原料翻譯出L1蛋白,這樣就獲得了疫苗的有效成分。
(2)人體接種該疫苗后,______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一旦HPV侵入機體,______會迅速繁殖、分化,產(chǎn)生大量抗體。這些抗體與游離HPV結合,阻止HPV________。所以A2組出現(xiàn)癌前病變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
(3)B1組人群中出現(xiàn)癌前病變的比例顯著高于________組,據(jù)此推測感染HPV是誘發(fā)癌前病變的因素之一。
(4)B2組與B1組人群中出現(xiàn)癌前病變的比例沒有明顯差異,原因可能是該疫苗未能明顯誘導___________清除體內HPV。
(5)綜上所述,該疫苗可用于宮頸癌的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小腸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產(chǎn)物、水和無機鹽等通過小腸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0.9%的NaCl溶液是與兔的體液滲透壓相等的生理鹽水。某同學將處于麻醉狀態(tài)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腸結扎成甲、乙、丙、丁4個互不相通、長度相等的腸袋(血液循環(huán)正常),并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和結果如表。
實驗組別 實驗步驟 | 甲 | 乙 | 丙 | 丁 |
向腸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 0.7%NaCl 10 mL | 0.9%NaCl 10mL | 1.1%NaCl 10mL | 0.9%NaCl+微量Na+載體蛋白的抑制劑共10mL |
維持正常體溫半小時后,測腸袋內NaCl溶液的量 | 1mL | 3mL | 5mL | 9.9mL |
請根據(jù)實驗結果回答問題:
(1)實驗開始時,水在腸腔和血液之間的移動方向是:甲組從_________;丙組從________。在這一過程中水分子的運動方向是從溶液濃度_____處流向溶液濃度_____處。本實驗中水分子的這種移動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
(2)比較乙和丁的實驗結果,可推測小腸在吸收Na+時,需要_____________的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類對遺傳的認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純合的黃色圓粒(YYRR)與綠色皺粒(yyrr)的豌豆雜交,若將F2中黃色皺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現(xiàn)型為綠色皺粒的個體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r基因的堿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個堿基對,但r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無酶活性)比R基因編碼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個氨基酸,推測r基因轉錄的mRNA提前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從基因表達的角度,解釋在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所觀察的7種性狀的F1中顯性性狀得以體現(xiàn),隱性性狀不體現(xiàn)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摩爾根用灰身長翅(BBVV)與黑身殘翅(bbvv)的果蠅雜交,將F1中雌果蠅與黑身殘翅雄果蠅進行測交,子代出現(xiàn)四種表現(xiàn)型,比例不為1∶1∶1∶1,說明F1中雌果蠅產(chǎn)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種配子。實驗結果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原因是這兩對等位基因不滿足該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基本條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轉化實驗的肺炎雙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種類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變產(chǎn)生。利用加熱殺死的SⅢ與R型菌混合培養(yǎng),出現(xiàn)了S型菌,有人認為S型菌出現(xiàn)是由于R型菌突變產(chǎn)生,但該實驗中出現(xiàn)的S型菌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這種說法。
(4)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該模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釋DNA分子的多樣性,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精確性保證了DNA遺傳信息的穩(wěn)定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HIV) 攜帶的RNA在宿主細胞內不能直接作為合成蛋白質的模板。依據(jù)中心法則(下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質外殼的完整過程至少要經(jīng)過④②③環(huán)節(jié)
B.侵染細胞時,病毒中的蛋白質不會進入宿主細胞
C.通過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DNA上
D.科學家可以研發(fā)特異性抑制逆轉錄酶的藥物來治療艾滋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