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內(nèi)糖類、核酸和蛋白質相互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脫氧核糖核酸的化學組成包含糖類,它主要位于細胞質中
B.細胞質中的核糖核酸都是翻譯過程中合成蛋白質的直接模板
C.DNA和蛋白質參與構成細胞核內(nèi)的染色質和細胞質中的核糖體
D.多糖和蛋白質構成的糖蛋白位于細胞膜上,具有識別作用

分析 1、真核細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此外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少量分布.
2、糖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多糖;功能是細胞識別、保護和潤滑等功能.
3、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能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解答 解:A、脫氧核糖核酸即DNA,含有脫氧核糖,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A錯誤;
B、核糖核酸包括mRNA、tRNA等,mRNA是翻譯過程中合成蛋白質的直接模板,B錯誤;
C、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但核糖體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質,C錯誤;
D、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質組成的,位于細胞膜上,與細胞間信息交流有關,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組成細胞的三大有機物的基礎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綜合理解基礎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為了研究生長素的運輸特點,某科研小組分別作了兩個實驗:
實驗一:切取某植物幼苗上胚軸并縱切成a和b兩部分,進行如圖實驗一處理,6小時后檢測另一端含14C的生長素含量.
實驗二:切取同種植物幼苗上胚軸,分別切去上胚軸a側和b側形態(tài)學上端的一部分,在未切的一側放置含14C的生長素瓊脂塊,如圖實驗二處理,6小時后檢測各部分含14C的生長素含量.

(1)生長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苗的尖端.
(2)實驗一的自變量是植物形態(tài)學上端和下端放置方向及胚軸縱切成的a側和b側兩部分,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生長素的運輸具有極性運輸與非極性運輸兩種形式,且極性運輸強于非極性運輸,且a側的能力較強.
(3)由實驗二數(shù)據(jù)可判斷,a側和b側對IAA的運輸能力不同,被切去的一側也檢測到14C-IAA,說明IAA存在橫向運輸.若將實驗二中切去b側的上胚軸放在左側單側光照的環(huán)境中,胚軸將向右側彎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將紫色洋蔥表皮細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如圖所示.光鏡下所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①區(qū)域1擴大  ②區(qū)域1縮小 ③區(qū)域2紫色變淺 ④區(qū)域2紫色加深(  )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中的個體
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共同進化的結果
C.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D.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根據(jù)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報告,在最近的10年中,全世界糖尿病的發(fā)生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糖尿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代謝紊亂疾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后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三位重大疾。鐖D是研究人員提出的治療方法.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核移植的受體細胞一般選用MⅡ期的卵母(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卵母)細胞.進行相關顯微操作時,一般用微型吸管一并吸出細胞核和第一極體.
(2)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除培養(yǎng)液提供必需的營養(yǎng)條件、適宜的溫度和pH、氣體環(huán)境外,還需要有無菌、無毒環(huán)境,為保證無菌、無毒環(huán)境,在培養(yǎng)液中通常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還應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便清除代謝廢物.
(3)現(xiàn)有一段人工合成的正常胰島素基因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可利用PCR技術擴增正常胰島素基因,該技術的原理是DNA雙鏈復制.將正常胰島素基因導入胚胎干細胞通常采用顯微注射法.
(4)“定向誘導”的本質是使重組細胞B發(fā)生細胞分化(使重組細胞B中的基因選擇性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河北邢臺市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遺傳實驗過程圖解,實驗中必須對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

①開花前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②開花后人工去雄 ③去雄后自然授粉 ④去雄后待雌蕊成熟時人工授粉 ⑤去雄、授粉后套袋隔離 ⑥授粉后自然發(fā)育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將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浸潤到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迸行顯微觀察,視野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結構②由纖維素和果膠組成,伸縮性比原生質層小
B.將視野中的細胞浸潤在清水中,①處紫色會變淺
C.由于細胞壁對物質透過的選擇性,③處充滿清水
D.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不宜作為該實驗的實驗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研究人員為探究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害蟲對興安落葉松林危害的生態(tài)生理學機理,主要研究方法及結果如下:
步驟1:植物材料處理選用健康、長勢一致的落葉松苗,隨機分為3組,分別進行全自然光照、50%和25%的自然光照處理,每個處理組內(nèi)50株幼苗.
步驟2:動物材料處理選擇新蛻皮的、個體大小發(fā)育一致、健康的舞毒蛾2齡幼蟲,饑餓24h后移置到不同遮陰處理的落葉松苗枝條上,每株4只舞毒蛾幼蟲,每個處理組200只幼蟲.每日觀察記錄舞毒蛾幼蟲生長發(fā)育狀況,并用適當方法測量舞毒蛾幼蟲的有關生理指標.
實驗結果1: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取食落葉松針對舞毒蛾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處理幼蟲平均體重(g/只)化蛹率(%)平均蛹重(g/只)羽化率(%)
4齡5齡
全自然光照0.0380.12735.500.48778.87
50%自然光照0.0080.09825.500.28154.90
25%自然光照0.0040.04717.000.05238.24
實驗結果2: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取食落葉松針葉對舞毒蛾幼蟲體內(nèi)兩種酶活性的影響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舞毒蛾幼蟲與落葉松之間的種間關系屬于捕食.落葉松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過程中的功能是將無機環(huán)境中的碳(CO2)固定進入生物群落.
(2)在植物材料處理步驟中,本研究的對照組實驗處理方法是全自然光照.
(3)根據(jù)表1實驗結果可知,取食遮陰處理的落葉松針葉后,4齡和5齡舞毒蛾幼蟲的平均體重均比對照組低,且光照強度與舞毒蛾體重增加呈負相關性.
(4)過氧化物酶和堿性磷酸脂酶是昆蟲體內(nèi)重要的酶系,昆蟲可以利用這類酶進行解毒和排毒,這是昆蟲對植物防御的一種適應性,它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根據(jù)實驗結果2可知,過氧化物酶活性在取含50%光照強度條件下的落葉松后降低最顯著.
(5)根據(jù)本研究成果可知,在林業(yè)生產(chǎn)中針對陽坡光照比較充足的林分,可以通過適當增加樹木的密度(樹木的相互遮擋程度)等方法,進而提高林木自身的抗性來抵御害蟲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酶和激素都直接參與細胞中的多種代謝
B.等質量的糖原和脂肪相比,前者體積小而儲能多
C.C、H、O、N、P是ATP、核苷酸、磷脂共有的組成元素
D.蛋白質遇高溫變性時,其空間結構被破壞,肽鍵數(shù)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