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某種細胞器的化學成分,并用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和雙縮脲試劑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能使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呈現(xiàn)紅色,使雙縮脲試劑呈紫色。則該細胞器最可能是

A.核糖體 B高爾基體 C.線粒體 D.內質網(wǎng)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閩粵聯(lián)合體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某地區(qū)人類的遺傳病進行調查。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及調查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不攜帶致病基因的個體一定不會患遺傳病

B.先天性心臟病都是遺傳病

C.調查人類遺傳病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紅綠色盲、高度近視、哮喘病等

D.通常要進行分組協(xié)作和結果匯總統(tǒng)計

(2)下圖是該小組的同學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甲病(基因為A、a)、乙病(基因為B、b)的家庭系譜圖,其中Ⅲ-3的父親不含致病基因,請據(jù)圖回答:

①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染色體上,是_______性遺傳;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染色體上,是_______性遺傳。

②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Ⅲ-2與正常的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若在妊娠早期對胎兒的細胞進行檢查,可判斷后代是否患這種遺傳病,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③如果Ⅳ-6是男孩,則該男孩同時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為_______,如果Ⅳ-6是女孩,且為乙病的患者,說明Ⅲ-1在有性生殖產生配子的過程中發(fā)生了_______。

④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發(fā)病情況,應在人群中_______調查并計算發(fā)病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一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經分析某條多肽鏈中有O原子p個,N原子q個,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1分子該多肽水解得到的賴氨酸個數(shù)為

A.p-q

B.q-p

C.p-q+1

D.q-p+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內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分別由基因A、a和D、d控制,圖一為兩種病的家系圖,圖二為Ⅱ10體細胞中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相關基因定位示意圖。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Ⅱ6個體的基因型為aaXDXd

C.Ⅲ13個體是雜合子的概率為1/2

D.Ⅲ12與Ⅲ14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為5/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自貢市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果實在貯減過程中會不斷地進行呼吸作用,下表是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測定的密閉釋器內番茄果實C02的生成速率,請分析回答:

(1)在番茄果實的有氧呼吸中,氧氣參與____階段的化學反應,此階段是在__ (填細胞結構)上進行的。

(2)貯藏時間為60h時,與25℃條件下相比,0 .5℃條件下前茄果實的于重減少量____(較小/相l(xiāng)等/較大),原因足____;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密閉容器內 的濃度升高,抑制了果實的細胞呼吸。本實驗還可以通過檢測容器中_ ___的濃度變化來計算呼吸速率。

(3)為驗證上述實驗結果,生物課外小組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①取同一品種相同質量的兩份番茄果實,分別裝入甲、乙兩個容積相同的容器并密封;

②將甲、乙容器分別置于0 5℃和25℃的條件下儲存,每隔段時間測定各瓶中的CO2濃度;

③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并計算C02的生成速率。為使實驗結果更加可靠,請你給出兩點建議以完善實驗方案:

A________;

B.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郴州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監(jiān)測(12月)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玉米的基因型與性別對應關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若BbTt的玉米植株做親本,白交得F1代,讓F1中的雌雄同株異花植株相互交配,則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

A.9:8 B.3:1

C.9:7 D.1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省開封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興奮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傳導過程中,有時存在一個突觸引起的興奮被后一個突觸抑制的現(xiàn)象。下圖是突觸2抑制突觸1興奮傳導的過程,以及突觸1和突觸2興奮傳導時的電位變化。

(1)突觸1中沒有體現(xiàn)的內環(huán)境構成部分是___________。

(2)圖中a段表示________電位,引起b點電位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內流。

(3)B處膜電位沒發(fā)生變化,可推測突觸2的突觸小泡中的Gly是抑制性遞質,釋放的Gly經______通過突觸間隙,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使_______(填“陰”/“陽”)離子內流,進而使突觸后膜繼續(xù)維持外正內負的電位差,導致興奮不能傳導,起到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南通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一般淡水的pH介于6.5~8.5。為了給水產養(yǎng)殖提供控制水華的參考依據(jù),科研人員進行了pH對普通小球藻(魚類優(yōu)良餌料)和魚腥藻(主要的水華藻)生長影響的研究,結果見下圖。請分析回答:

注:不同pH條件下小球藻、魚腥藻的初始接種密度相同,整個培養(yǎng)過程的pH保持不變。

(1)實驗中設計pH范圍在6.0~9.0,其主要依據(jù)是 。

(2)單獨培養(yǎng)時,不同pH條件下普通小球藻和魚腥藻的種群數(shù)量按“ ”型增長;隨pH增大,環(huán)境容納量增加更顯著的是 。

(3)共同培養(yǎng)時,小球藻與魚腥藻之間通過 、 等形成競爭關系。

(4)已知多數(shù)淡水魚生長的最適pH為7.0~8.5,根據(jù)本實驗結果分析,水產養(yǎng)殖中水體pH應控制在 左右。

(5)下圖是某水產養(yǎng)殖池塘中能量流動途徑,其中有機碎屑主要是指動植物的遺體、殘骸和飼料被分解成的顆粒性有機物。

①搖蚊幼蟲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 (填成分)。

②流經此生態(tài)系的總能量是

③小球藻固定的能量流入浮游動物后,除了圖示流動方向外還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二上學期12月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般認為,艾滋病病毒最可能產生的變異是( )

A.環(huán)境改變 B.基因重組 C.基因突變 D.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