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低溫誘導洋蔥(2n=16)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A.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用于根尖的固定和解離,但作用不同
B.低溫與秋水仙素均能抑制著絲點分裂而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
C.應設置常溫培養(yǎng)的對照組,以確認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
D.如果顯微觀察到染色體數為32的細胞,可判斷低溫誘導成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核苷酸 序列
B. 質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運載體
C. 運載體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是具有多個限制酶 切點,以便于與外源基因連接
D. DNA連接酶使黏性末端的堿基之間形成氫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內蒙古鄂爾多斯西部四校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聯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表示某物種遷入新環(huán)境后,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 的變化關系。在第 10 年時經調查該種群數量為 200 只, 估算該種群在此環(huán)境中的環(huán)境容納量約為 ( )
A.100 只 B.200 只 C.300 只 D.400 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鄭州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預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麻風桿菌是一種胞內寄生菌,能感染人體并能侵入細胞而引起麻風病(一種慢性傳染病)。若把麻風桿菌DNA中表達膜表面抗原的基因片段導入人體細胞,則可能使人體獲得抵抗麻風桿菌的能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抗原基因表達后將使人體產生對麻風桿菌的記憶能力,使真正的麻風桿菌入侵人體時迅速被消滅
B.其免疫原理與被瘋狗咬傷后注射抗病毒血清的原理相同
C.我們也可以將其相應的抗體基因片段導入蔬菜細胞內表達,人體通過食物獲得該種免疫力
D.相應的漿細胞與麻風桿菌結合后,能夠抑制其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穩(wěn)派高三一輪復習質檢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資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資料一:單細胞蛋白( single cell protein,SCP)是指通過培養(yǎng)大量細菌、酵母、真菌或藻類,從中提取出的蛋白質或生物菌體,可直接作為一種人和動物的蛋白來源添加到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中。
資料二:對柑橘果實加工后剩下的新鮮皮渣處理成為許多加工廠亟需解決的問題,柑橘皮渣含大量果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并且可能作為一種發(fā)酵基質。
資料三:有科學家設想可以柑橘皮渣為原料,篩選合適的微生物和提供適宜發(fā)酵條件,生產單細胞蛋白質來作為動物飼料使用。
(1)單細胞蛋白可直接作為蛋白質來源添加到動物飼料的原因是蛋白質是細胞__ (干重,鮮重)中含量最高的物質。
(2)柑橘皮渣中的纖維素可以為微生物的培養(yǎng)提供 。
(3)我們分別使用四種類型的酵母進行發(fā)酵,并測定發(fā)酵前后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得到下表:
注:CP:粗蛋白,TP:真蛋白。
從表中來看,有3種酵母均可顯著提高發(fā)酵產物的粗蛋白質和真蛋白質含量,從粗蛋白質提高程度看,以 (填單株酵母菌株編號)效果最好,但以真蛋白質來看,則以 最好。
(4)進一步研究表明,使用酵母和霉菌混合發(fā)酵的效果更好,其原因可能是混合發(fā)酵時,霉菌產生的 酶和 酶可以分解發(fā)酵原料中細胞壁成分,其分解產物除了可以保障自身生長外,還可促進酵母生長。
(5)以下為研究發(fā)酵條件的部分實驗,在這三組實驗中,自變量為____ ,無關變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濰坊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需對S型細菌中的物質進行分離、提純和鑒定
B.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實質是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C.S型細菌的DNA使部分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D.該實驗的思路是將DNA和蛋白質分開,單獨觀察DNA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中沒有線粒體,只能通過厭氧呼吸獲得能量
B.細胞分化、衰老和癌變都會導致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
C.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的“裝配機器”,主要由蛋白質和tRNA組成
D.藍細菌有絲分裂前后,染色體數目一般不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氧呼吸全過程的物質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①C6H1206→丙酮酸;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下列與此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第③階段反應極易進行,無需酶的催化
B.第②階段無ATP生成
C.第①②階段能為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D.第①階段與無氧呼吸的第①階段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是細胞的部分結構放大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將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子細胞的過程中與細胞壁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 ]____。
(2)在細胞分裂間期,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結構是⑦中的[ ]________,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________供給。
(3)細胞的識別與⑥中的[ ]________有關。觀察活細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劑是________。
(4)圖中不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的是_____(填標號),不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的遺傳物質存在于____(填標號)中。
(5)用含有35S標記的氨基酸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動物細胞,該細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種含35S的蛋白質。請寫出在細胞各結構間移動的先后順序(用“―→”和序號表示先后順序)________________。
(6)信使RNA在細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進入細胞質中并與核糖體結合,通過的生物膜的層數是______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