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樺尺蠖的體色受一對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對淺色(s)顯性,某樺尺蠖種群分開分別遷移到A、B兩個區(qū)域,A地是工業(yè)發(fā)達的城鎮(zhèn),B地是閉塞的山區(qū),若干年后抽樣調查A、B兩地的樺尺蠖種群,結果如下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區(qū)域SS(%)Ss(%)ss(%)
A80182
B2890
A.A地S基因的頻率為89%,B地S基因的頻率為6%
B.A、B兩地的樺尺蠖因長期地理隔離達到生殖隔離,從而形成兩個物種
C.從上述結果可得結論: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
D.基因頻率變化的原因除自然選擇外,還有遷移和遺傳漂變等

分析 1、基因頻率是指在種群基因庫中,某基因占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比例;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顯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2,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隱性純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雜合子基因型頻率÷2.
2、現(xiàn)代進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是:①進化是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④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3、由表格信息可知,A區(qū)域,SS=80%,Ss=18%,ss=2%,因此S的基因頻率是80%+18%÷2=89%,s的基因頻率是2%+18%÷2=11%;B區(qū)域中,SS=2%,Ss=8%,ss=90%,因此S的基因頻率是2%+8%÷2=6%,s的基因頻率是90%+8%÷2=94%;A、B兩個區(qū)域的基因頻率不同說明生物發(fā)生了進化.

解答 解:A、由分析可知,A地S基因的頻率為89%,B地S基因的頻率為6%,A正確;
B、A、B兩個區(qū)域的基因頻率不同,說明發(fā)生了進化,但是不一定產生生殖隔離,B錯誤;
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C正確;
D、基因頻率變化的原因除自然選擇外,還有遷移和遺傳漂變等,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和基因頻率的計算,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能正確表示神經(jīng)纖維受刺激時,刺激點膜電位由靜息狀態(tài)轉為興奮狀態(tài)的過程是( �。�
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A、B兩個湖泊原來生態(tài)系統(tǒng)基本相似,但其中一個湖泊因附近農田過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如圖表示目前兩個湖的光合速率隨著水深的變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B湖光合速率遠低于A湖,所以受到污染的湖是B湖
B.A湖和B湖中的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層現(xiàn)象的原因是光照
C.A湖固定的太陽能更多,所以A湖中的能量傳遞效率更高
D.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費者和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學物質(X)隨時間變化的情況,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如果X代表血糖,在a→b時段血糖濃度的升髙主要是因為肝糖原分解,則b→c的變化過程與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上升有關
B.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時段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對水的重吸收增強
C.如果X代表CO2,c→d時段,呼吸強度增加
D.如果X代表甲狀腺激素,則分級調節(jié)過程可表示為下丘腦→垂體→甲狀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將江蘇某地當年收獲的小麥秸稈剪成小段,于7月20日開始分別進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種方式的處理,3次重復,每隔15天檢測一次秸稈腐解殘留量,結果見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秸稈還田后翻耕土埋應是利用秸稈的合理方法
B.土壤中的空氣和水分條件有利于多種微生物對秸稈的分解
C.如果將處理開始時間提早30天,則3條曲線的位置將呈現(xiàn)下移趨勢
D.從堆放、水泡2條曲線可以推測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厭氧性微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A~E結構的名稱分別是:
A多肽B氨基酸C轉運RNA  D信使RNA  E核糖體.
(2)如圖表示蛋白質合成中的翻譯過程,是在核糖體上進行的.
(3)由圖中的mRNA鏈可知DNA分子中模板鏈上對應的堿基序列為ACCCGAUUUGGC.
(4)查閱下面的密碼子,寫出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氨基酸的種類及排列順序色氨酸-丙氨酸-賴氨酸-苯脯氨酸.
注:有關氨基酸密碼子:甲硫氨酸(AUG)、丙氨酸(GCU)、色氨酸(UGG)、苯脯氨酸(CCG)、賴氨酸(AAA)
(5)該圖表明圖中所合成的蛋白質的氨基酸排列順序是由mRNA上的核糖核苷酸  排列順序決定的,而mRNA上的這種順序是由基因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請據(jù)如圖回答問題.

(1)圖A屬于動物(填“植物”或“動物”)細胞,其最根本原因是沒有圖B中的①細胞壁.
(2)圖A中③的功能是對來自⑨內質網(wǎng)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
(3)圖A中⑥所指的是核糖體,它是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4)圖B中⑤是線粒體,它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5)圖B中的⑦葉綠體是植物細胞特有的一個細胞器,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甲、乙兩圖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氧濃度為 a 時的情況對應的是乙圖中的 A 點
B.甲圖的 a、b、c、d 四種濃度中 c 是最適合貯藏的
C.甲圖中氧濃度為 b 時的情況對應的是乙圖中的 D 點
D.甲圖中氧濃度為 d 時沒有酒精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廣東佛山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排尿對于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人在大量飲水后, 滲透壓降低,垂體釋放的 減少,使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 (降低/升高),導致尿量增多。

(2)但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時,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識地“憋尿”,在適宜的環(huán)境下才完成排尿,“憋尿”,的神經(jīng)中樞位于 ,而在醫(yī)院尿檢時,在沒有尿意的情況下也能排出尿液,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神經(jīng)中樞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

(3)某同學上學時,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shù)而很少喝水,這種做法對身體健康不利,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