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首次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是

A.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B.摩爾根的果蠅紅白眼雜交實驗

C.薩頓的蝗蟲實驗D.魏斯曼的馬蛔蟲實驗

【答案】B

【解析】

1、孟德爾以豌豆為實驗材料,運用假說演繹法得出兩大遺傳定律,即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2、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3、魏斯曼通過進一步的考察和思考,作出了大膽的推測:由于細胞需要保持染色體數目的穩(wěn)定,在卵細胞和精子成熟的過程中,必然要發(fā)生一種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的特殊細胞分裂.當精子和卵細胞相融合形成的受精卵后,其內染色體才能恢復成正常的數目,否則子代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就會二倍于親代細胞。

A、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得出兩大遺傳定律,并沒有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A錯誤;
B、摩爾根以果蠅為實驗材料,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B正確;
C、薩頓的蝗蟲實驗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但并沒有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C錯誤;
D、魏斯曼的馬蛔蟲實驗發(fā)現了減數分裂,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海島中種海龜中有的腳趾是連趾(ww),有的腳趾是分趾(Ww、WW)。連趾海龜便于劃水,游泳能力強,分趾海龜游泳能力較弱。開始時,連趾和分趾的基因頻率各為05,當島上食物不足時,連趾的海龜更容易從海中得到食物。若干萬年后,W的基因頻率變?yōu)?/span>02,w的基因頻率變?yōu)?/span>08

1)該種群中所有海龜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該種群的________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后,從理論上計算雜合子占分趾海龜的比例為________

2)該種群中海龜多種多樣的類型來源于可遺傳的變異但由于變異是________的,因此只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而進化的方向則由________決定。

3)該海龜種群________(填是或否)發(fā)生了進化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表明,恒溫動物的溫度據培養(yǎng)基感受器有一定的感受范圍,皮膚溫度在 1230℃時,冷覺感受器 的活動較強;3045℃時熱覺感受器的活動較強。皮膚溫度常被視為溫度覺的“生理零度”。如人的皮膚溫度保持 30℃,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這個溫度時則感覺冷,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這個溫度時感覺到熱。

1)根據以上材料分析,當人進入室溫 25℃環(huán)境中時,會感覺______________

A.冷 B.熱 C.不冷不熱 D.不能確定

2)參與人體體溫調節(jié)的中樞是________,參與調節(jié)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

3)當人處于寒冷的環(huán)境中時會忍不住顫抖,這屬于_________________調節(jié)方式,此時人體的產熱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熱量。

4)當前有一種稱為“冰桶挑戰(zhàn)”的活動風靡全球,某挑戰(zhàn)者將冰水澆遍全身,此時他的體溫約為_____ ,這說明人體具有_____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諺語中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的原理。若鷹遷入了蟬、螳螂和黃雀所在的樹林中,捕食黃雀并棲息于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鷹遷入增加了該樹林中蟬及其天敵的數量

B.該生態(tài)系統中細菌產生的能量可流向生產者

C.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tài)系統能量消耗的環(huán)節(jié)

D.該食物鏈中螳螂屬于第二營養(yǎng)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的物質組成及其基本結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ATP脫去3個磷酸基團后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B.兔子的成熟紅細胞中沒有血紅蛋白mRNA的合成

C.代謝強的好氧細菌所含的線粒體數量較多

D.在蝌蚪發(fā)育成蛙的過程中,高爾基體對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去甲腎上腺素既是一種神經遞質(主要由交感節(jié)后神經元和腦內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合成和分泌),也是一種激素(由腎上腺髓質合成和分泌)。對此的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神經遞質與激素可以為同一種物質

B.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含量很低

C.由交感節(jié)后神經元分泌的去甲腎上腺素能與突觸前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

D.由髓質分泌的腎上腺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無機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哺乳動物血液中鈣離子含量太低會出現抽搐等癥狀,說明無機鹽對維持細胞酸堿平衡很重要

B.細胞合成脂肪、DNA、RNA等物質合成時都需要磷酸鹽

C.K是構成細胞的大量元素,對維持細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D.細胞中的無機鹽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模擬孟德爾雜交實驗活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模擬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受精過程時,全班同學共有16種組合方式

B.若在雌1信封中放入Yy的卡片各20張,雄1信封中放入Yy的卡片各10張,也可以模擬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C.若每次從雄1信封中抽到Y卡片時,都作廢,重新抽取,則可以模擬雄配子顯性致死的雜交實驗

D.Y的卡片代表Y染色體,y的卡片代表X染色體,可以模擬人類的性別決定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阿爾茨海默癥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科研人員進行了如下研究。

1)研究發(fā)現,患者腦部的神經元數量及神經元之間的_____(結構)明顯減少。進一步研究發(fā)現,患者腦部的神經元_____(填胞體、樹突或軸突)內的核糖體上合成的β-淀粉樣蛋白()有異常積累的現象。

2)科研人員推斷這種異常積累可能與_____的酶 C 表達量下降有關,于是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的神經元DNA,對酶C基因進行測序,測序結果完全一致,說明導致酶C基因表達量改變的原因不是_________

3)為了研究酶C表達量下降的原因,科研人員分別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神經元的酶C基因啟動子的DNA片段,再分別用具有相同識別序列(CCGG)的HpaIIMspI酶切(但HpaII不能切割甲基化的胞嘧啶)。結果顯示正常人該DNA片段用MspI切割后產生的片段數目與用HpaII切割后產生的片段數目的差值_____,說明患者細胞中酶C基因啟動子甲基化程度更高,從而影響了_____與酶 C 基因啟動子的結合,從而影響了酶C基因的_____

4)科研人員認為是形成阿爾茲海默癥的原因,設法降低了酶C的甲基化水平以及增加了酶C基因的表達量,結果發(fā)現β-淀粉樣蛋白沉積被清除,但阿爾茲海默癥卻沒有療效, 請分析原因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