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兩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雌性動物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行為變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甲、乙分別為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的染色體行為變化
B.甲圖中,e→a表示在分裂間期發(fā)生的染色體復制過程
C.乙細胞的b基因來自于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
D.乙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不能進行受精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線粒體中含有mRNA、tRNA和rRNA
B.在翻譯時,mRNA上有多少個密碼子就有多少個轉運RNA與之對應
C.化學本質(zhì)為RNA的核酶只能在細胞核內(nèi)發(fā)揮作用
D.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經(jīng)加工后部分形成tRNA和r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染色體和染色質(zhì)的描述錯誤的是
A.染色質(zhì)是細胞核內(nèi)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zhì)
B.染色質(zhì)和染色體的形態(tài)結構、化學成分完全相同
C.染色體或染色質(zhì)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zhì)
D.染色體或染色質(zhì)存在于真核細胞的細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南陽市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水庫中屬于同一種群的生物是
A.全部生物個體的總和 B.全部動物個體的總和
C.全部魚類個體的總和 D.全部鯽魚個體的總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廣東東莞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大豆植株的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蛐蜑锳A的植株呈深綠色,基因型為Aa的植株呈淺綠色,基因型為aa的植株呈黃色。深綠色和淺綠色植株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相同,而黃色植株會在幼苗階段死亡。
(1)基因型為Aa的植株,有的細胞中含有兩個A基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型為AA的植株,正常光照下莖葉為綠色,而在遮光條件下莖葉為黃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讓深綠色植株給淺綠色植株授粉,其后代成熟植株中,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其中深綠色植株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xiàn)有一批淺綠色植株(P),經(jīng)相互授粉隨機交配得到F1,成熟的F1植株經(jīng)相互授粉隨機交配得到F以相同的方法得到Fn 。
①F2成熟的植株中,淺綠色植株所占的
比例為_______________。
②在如圖坐標中畫出成熟植株中a的基因頻率
隨繁殖代數(shù)變化的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純化大腸桿菌時①都需要用固體培養(yǎng)基②都需要使用接種針進行接種③都需要在火焰旁進行接種④都可以用菌落數(shù)來計數(shù)活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某種細胞一段時間后,再移至普通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不同間隔時間取樣,進行放射顯影,在顯微鏡下觀察計數(shù),統(tǒng)計標記細胞的百分數(shù),圖中A:細胞核開始被標記;B:一個被標記細胞X開始進入分裂期;C:細胞X著絲點開始分裂;D:細胞X分裂成兩個子細胞,被標記細胞數(shù)目在增加;E:標記細胞第二次進入分裂期;F:被標記細胞的比例在減少;G:被標記細胞的數(shù)目在減少。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該細胞分裂一次平均經(jīng)歷的時間為7h
B.圖甲中BC段DNA分子穩(wěn)定性最低,適于進行誘發(fā)突變
C.被標記的細胞比例減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復制的特點,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中,新合成的脫氧核苷酸鏈都是沒被標記的
D.圖乙分裂狀態(tài)位于圖甲的CD期的前段,細胞內(nèi)含有4個染色體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紹興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膜表面分布有載體蛋白和糖蛋白,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與其表面的糖蛋白有關
B.同一生物體內(nèi)的不同細胞表面的載體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
C.不同生物細胞表面的糖蛋白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
D.免疫細胞攻擊病原體時依賴于細胞表面特定的載體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華中師大一附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因為病毒不能形成化石和它們復制機制的復雜,使得研究病毒的起源十分困難。有關病毒的起源及與細胞的關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下列觀點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細胞產(chǎn)生之后的是
A.病毒既具有化學大分子的屬性,又具有生物的部分特征
B.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離開細胞不能進行新陳代謝
C.病毒的化學組成簡單,只有核酸和蛋白質(zhì)兩類分子
D.有些病毒的核酸與哺乳動物細胞DNA某些片段的堿基序列十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