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細胞膜成分和結構的探索過程中,運用了假說,學習了“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一節(jié)后,某同學作如下比喻欠妥的是(  )


  1. A.
    把靜態(tài)的三維結構比作“三明治”或“三合板”
  2. B.
    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比作“棗糕”如圖1所示
  3. C.
    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比作“正在煮著的粥”如圖2所示
  4. D.
    細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比作“信號接收塔”
B
試題分析: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1、蛋白質在脂雙層中的分布是不對稱和不均勻的。
2、膜結構具有流動性。膜的結構成分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tài)的,生物膜是流動的脂質雙分子
層與鑲嵌著的球蛋白按二維排列組成。
“棗糕” 能體現(xiàn)細胞膜中蛋白質分布,但不能體現(xiàn)流動性;B錯誤。
考點: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點評:此題容易混淆,基本知識必須扎實,易混知識必須區(qū)分清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教材全解 高中生物 分子與細胞�。ㄅ淙私贪妫”匦�1 人教版 題型:071

閱讀下面科學家研究細胞膜成分與分析方法、實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1)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種未受精卵細胞的透性時,發(fā)現(xiàn)脂溶性物質容易透過細胞膜,不溶于脂質的物質透過細胞膜十分困難。這表明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

(2)1925年Gon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膜中的脂質,并將它在空氣——水界面上展開時,這個單層分子層的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表面積的兩倍。由此認為細胞膜由________組成。

(3)1970年科學家用不同熒光染料標記的抗體,分別與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膜上的一種抗原相結合,使它們分別產(chǎn)生綠色和紅色熒光。將這兩種細胞融合成一個細胞時,開始時一半呈綠色,另一半呈紅色,但在37℃保溫40 min后,在融合細胞上兩種顏色的熒光就均勻分布了。這個實驗說明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后,回答問題:

科學家在進行細胞膜化學成分分析時,采用哺乳動物或人的紅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將其特殊處理使細胞破裂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一些物質溶出,再將溶出細胞外的物質洗掉,即可得到純凈的細胞膜(又稱血影)。有的科學家將“血影”中的脂質提取出來,使其在空氣和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所形成的薄膜面積是原來細胞整個表面積的2倍。

(1)如何處理紅細胞才能使其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紅細胞溶血后,溶出細胞外的主要物質應該是______,這種物質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影”的化學組成主要是_______和________。此外,還含有少量的________。

(4)如果選取雞的紅細胞來驗證細胞膜具有磷脂雙分子層結構,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用下列哪種物質處理會使細胞失去識別能力

A.核酸酶     B.龍膽紫     C.糖水解酶     D.雙縮脲試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山西省曲沃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在細胞膜成分和結構的探索過程中,運用了假說,學習了“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一節(jié)后,某同學作如下比喻欠妥的是(  )

A.把靜態(tài)的三維結構比作“三明治”或“三合板”
B.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比作“棗糕”如圖1所示
C.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比作“正在煮著的粥”如圖2所示
D.細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比作“信號接收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山西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在細胞膜成分和結構的探索過程中,運用了假說,學習了“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一節(jié)后,某同學作如下比喻欠妥的是(  )

A.把靜態(tài)的三維結構比作“三明治”或“三合板”

B.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比作“棗糕”如圖1所示

C.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比作“正在煮著的粥”如圖2所示

D.細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比作“信號接收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