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液免疫屬于人體第三道防線,主要依靠(  )
A、抗體B、抗原
C、T細胞D、溶菌酶
考點: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
專題:
分析: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shù)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外,大多數(shù)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效應階段: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
解答: 解:A、體液免疫中,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進而消滅抗原,A正確;
B、抗原有兩種:①進入人體的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花粉等;②非正常組織:自身破損、衰老、死亡或病變的組織細胞,引起免疫反應,B錯誤;
C、T細胞主要參與細胞免疫,增殖分化形成效應T細胞,使得靶細胞裂解死亡,C錯誤;
D、唾液中的溶菌酶屬于第一道防線,體液中溶菌酶屬于第二道防線,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知識,意在考查識記和理解能力,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行為變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體細胞中基因和染色體都是成對存在的
B、體細胞中成對存在的基因和染色體都是一條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C、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等位基因都隨之分離
D、在雜合體體細胞內,等位基因并非獨立存在,而是互相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研究人員已經(jīng)弄清了青蒿細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徑(如圖中實線方框內),并且發(fā)現(xiàn)酵母細胞也能夠產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間產物FPP(如圖中虛線方框內).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達過程中,mRNA通過
 
進入細胞質,該分子的作用是作為
 
的模板.
(2)根據(jù)圖示代謝過程,科學家在培育能產生青蒿素的酵母細胞過程中,需要向酵母細胞中導入什么基因?
 
.此過程構建的基因表達載體應該含有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以驅動目的基因的
 
,該部位稱為
 

(3)實驗發(fā)現(xiàn),酵母細胞導入相關基因后,這些基因能正常表達,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據(jù)圖解分析原因可能是酵母細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
 

(4)野生型青蒿白青稈(A)對紫紅稈(a)為顯性,稀裂葉(B)對分裂葉(b)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則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種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稈、稀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
3
8
,則其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
 
,該F1代中紫紅稈、分裂葉植株占所比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光合作用發(fā)生的部位是( 。
A、葉綠素B、葉綠體
C、類囊體的薄膜D、葉綠體的基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若圖為小鼠某種淋巴細胞,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
A、該細胞可能是漿細胞,可由記憶細胞分化而來
B、該細胞內質網(wǎng)腔中的物質一定是具有免疫功能的抗體
C、圖中可見細胞內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lián)系
D、圖示物質運輸、分泌過程與線粒體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甲、乙、丙三個國家的人口年齡結構示意圖.按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速度由快到慢排序,正確的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要協(xié)調好人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系
B、禁止利用就是最好的保護
C、要反對盲目地、掠奪式地開發(fā)利用
D、有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兩大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減數(shù)分裂與有絲分裂不相同的是( 。
A、有紡錘體形成
B、有DNA復制
C、有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和分離
D、有著絲點分裂為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以下是師生共同制定并研究設計的“試管牛”工廠化生產技術的流程,其中正確順序應是( 。
①卵母細胞的采集和培養(yǎng)  ②精子的采集和獲能  ③畫出“試管牛”工廠化生產的技術流程圖  ④受精  ⑤胚胎的早期培養(yǎng).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④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