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完全水解后的終產(chǎn)物是(  )
A、多種氨基酸
B、各種分子量不等的多肽
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
D、包括以上三項
考點:蛋白質的合成——氨基酸脫水縮合
專題:
分析: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鏈,而脫水縮合是指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連接,同時脫出一分子水的過程.分析水解蛋白質,可得出蛋白質的初步水解物質和最終產(chǎn)物.
解答: 解:A、蛋白質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使蛋白質水解為多肽,多肽在多肽酶作用下可以繼續(xù)水解為氨基酸,故蛋白質完全水解后的終產(chǎn)物是多種氨基酸,A正確;
B、各種分子量不等的多肽是初步水解的產(chǎn)物,B錯誤;
C、二氧化碳、水和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終產(chǎn)物,C錯誤;
D、由于B、C錯誤,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著重考查了蛋白質水解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識記并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一定知識網(wǎng)絡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對下表中所列待測物質的檢測,所選試劑及預期結果都正確的是( 。
待測物質 檢測試劑 預期顯色結果
DNA 吡羅紅 紅色
脂肪 蘇丹Ⅳ 紅色
淀粉 斐林試劑 磚紅色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將洋蔥表皮細胞除去細胞壁后,再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觀察將發(fā)現(xiàn)( 。
A、細胞形態(tài)正常
B、細胞膨脹、破裂
C、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
D、細胞皺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組成細胞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B、蔗糖和麥芽糖水解的產(chǎn)物都是葡萄糖
C、有些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能夠傳遞信息
D、有些脂質能激發(fā)和維持動物的第二性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離子態(tài)無機鹽的生理作用不包括(  )
A、維持細胞內(nèi)的酸堿平衡
B、細胞內(nèi)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C、細胞的結構物質之一
D、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著重要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科技小組在調(diào)查一塊方圓為2hm2的草場中灰蒼鼠的數(shù)量時,放置了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了50只,將捕獲的灰蒼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點再放置同樣數(shù)量的捕鼠籠,捕獲了42只,其中有上次標記的個體13只.則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數(shù)量最接近( 。
A、50只B、42只
C、92只D、16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元素和化合物是組成細胞的物質基礎,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磷脂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甘油和脂肪酸,它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B、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它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C、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它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D、淀粉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葡萄糖,它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  )
A、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B、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
C、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
D、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果膠是植物細胞壁以及胞間層的主要成分之一.果膠酶能夠分解果膠,瓦解植物的細胞壁及胞間層.在果汁生產(chǎn)中應用果膠酶可以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請你幫助完成以下有關果膠酶和果汁生產(chǎn)的實驗課題.
實驗用具和材料:磨漿機、燒杯、試管、量筒、刀片、玻璃棒、漏斗、紗布等.蘋果、質量分數(shù)為2%的果膠酶溶液、蒸餾水等.
[課題一]驗證果膠酶在果汁生產(chǎn)中的作用
實驗方法及步驟:
(1)將蘋果洗凈去皮,用磨漿機制成蘋果泥,加入適量蒸餾水備用.
(2)取兩個100ml潔凈的燒杯,編為1、2號,按相應程序進行操作,請把表中未填寫的內(nèi)容填上.
操作
順序
項目 燒杯
1 2
在燒杯中加入蘋果泥 20ml 20ml
 
2ml
 
注入蒸餾水
 
 
在恒溫水浴中保溫,并用玻璃棒不時攪拌 10min 10min
(3)取出兩個燒杯,同時進行過濾.觀察(或比較)
 
,并記錄結果.
實驗結果的預測及結論:
如果是
 
,則說明果膠酶對果膠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
[課題二]探索果膠酶催化果膠水解適宜的pH
(1)本課題實驗步驟中,在完成“燒杯中分別加入蘋果泥、試管中分別注入果膠酶溶液、編號、編組”之后,有下面兩種操作:
方法一:將試管中果膠酶溶液和燒杯中蘋果泥相混合,再把混合液pH分別調(diào)至4、5、6、…10.
方法二:將試管中果膠酶溶液和燒杯中蘋果泥的pH分別調(diào)至4、5、6、…10,再把pH相等的果膠酶溶液和蘋果泥相混合.
請問哪一種方法更為科學:
 
,并說明理由:
 

(2)實驗步驟中也有玻璃棒攪拌的操作,其目的是使
 
,以減少實驗誤差.
(3)如果用曲線圖的方式記錄實驗結果,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當橫坐標表示pH,縱坐標表示
 
,實驗的操作和記錄是比較切實可行的.根據(jù)你對酶特性的了解,在下圖中選擇一個最可能是實驗結果的曲線圖:
 
.若實驗所獲得的最適宜pH=m,請你在所選的曲線圖中標出“m”點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