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分別感受哪三方面刺激?神經(jīng)遞質、血糖濃度、胰島素和神經(jīng)遞質、血糖濃度和胰高血糖素.

分析 1、胰島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類物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
2、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進效果沒有抑制作用,即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
3、人體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屬于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

解答 解: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屬于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胰島A細胞和胰島B表面有神經(jīng)遞質的受體,能夠接收下丘腦傳來的刺激;同時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表面能夠感受血糖濃度的變化,直接決定是否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胰島A細胞表面還有胰島素的受體,可以感受胰島素的刺激,胰島B細胞表面還有胰高血糖素的受體,可以感受胰高血糖素的刺激.
故答案為:
神經(jīng)遞質、血糖濃度、胰島素和神經(jīng)遞質、血糖濃度和胰高血糖素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意在強化學生對血糖濃度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應用,題目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科學家用傘形帽和菊花形帽兩種傘藻做嫁接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該實驗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
A.細胞核和細胞質在結構上沒有聯(lián)系B.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復制的主要場所
C.傘帽形態(tài)結構的建成與細胞核有關D.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調控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人和高等動物機體代謝及調節(jié),下列各項說法與事實相符的是( )

A.糖類在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有可能大量轉化成脂質

B.只要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就能保證體內蛋白質合成的需要

C.過敏反應中組織胺使毛細血管擴張和透性增強屬于神經(jīng)調節(jié)

D.若支配某一肢體的傳入神經(jīng)及中樞完整而傳出神經(jīng)受損,則該肢體受到針刺時沒有感覺但能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線a、b表示物質跨(穿)膜運輸?shù)膬煞N方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質不能通過方式a運輸

B.與方式a有關的載體蛋白覆蓋于細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轉運速率與載體蛋白數(shù)量有關

D.抑制細胞呼吸對方式a和b的轉運速率均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結合如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判斷甲是否為需氧型生物,依據(jù)的是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①

B.若判斷乙是否為植物細胞,并不能僅依據(jù)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②

C.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不能區(qū)分細胞甲和細胞乙是否為原核生物

D.根據(jù)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③,可將甲、乙、丙三種生物分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兩個類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的變異性,感染機體后可損傷多種免疫細胞,并通過多種機制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識別和攻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變異性,使疫苗效果難以持久
C.HIV感染者最終免疫功能幾乎全部喪失
D.HIV破壞T細胞,機體無體液免疫應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日常生活中,酵母菌常用被用于發(fā)面制作饅頭,這是因為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的酵母菌能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二氧化碳,饅頭的蓬松度與二氧化碳的氣體量有關.某研究小組為了探究溫度對酵母菌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氣體量的影響,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并進行實驗探究.

【實驗假設】溫度對酵母菌無氧呼吸產(chǎn)生的氣體量有影響.
【實驗原理】溫度影響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強度,導致二氧化碳釋放量發(fā)生變化,引起裝
置中試管內壓強變化,從而導致毛細管液滴移動.
【實驗過程】使用兩組相同的裝置,分別放置在15℃和25℃條件下,記錄液滴的初始刻度值為0;每隔一段時間,分別記錄兩個實驗裝置中液滴的刻度值.
【實驗結果】(說明:周圍環(huán)境中溫度、壓強等因素對液滴移動的影響忽略不計.)
記錄時間(min)0510152025303540
15℃條件下記錄液滴的刻度值(mm)03581216202327
25℃條件下記錄液滴的刻度值(mm)0511162127323741
請分析回答:
(1)在一定時間內,可以觀察到毛細管中液滴向→(填“→”或“←”)移動.
(2)實驗結果顯示:在相同時間內,與15℃相比25℃時釋放的氣體量少,酵母菌無氧呼吸強度小.
【深入探究】
(3)若上述實驗假設成立,再通過使用多組相同的裝置,在25~45℃范圍內進行實驗.20min時測得的實驗結果繪出圖2,可以確定35℃℃為酵母菌發(fā)酵的最適宜溫度.其根本原因是35℃時酵母菌酶的活性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表示細胞內某些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圖中X、Y、Z、P分別為構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單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X是葡萄糖,Ⅰ在小麥種子中主要是指淀粉.
(2)圖中Z是核糖核苷酸,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呈現(xiàn)紅色.
(3)圖中B是N,P的結構通式為
(4)導致地球上生物多種多樣的直接原因是[Ⅳ]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
(5)若P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00,通過脫水合形成2條肽鏈,其中肽鍵的數(shù)目為10個,則這2條肽鏈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保證胚胎在移植前后所處的生理環(huán)境一致的方法是(  )
A.用催產(chǎn)素處理供體和受體B.用孕激素同時處理供體和受體
C.用抗利尿激素同時處理供體和受體D.用促性腺激素同時處理供體和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