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分析 1、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
(1)樣方法:調查植物和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
(2)標志重捕法:調查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動物.計算公式為:種群中個體數(N)÷標記總數=重捕總數÷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
2、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的實驗中,注意事項:
(1)由于酵母就是單細胞微生物,因此計數必須在顯微鏡下進行;顯微鏡計數時,對于壓線的酵母菌,應只計固定的相鄰兩個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
(2)從試管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前,需將試管輕輕振蕩數次,目的是使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均勻分布,減少誤差.
(3)每天計算酵母菌數量的時間要固定.
(4)溶液要進行定量稀釋.
(5)本實驗不需要設置對照和重復,因為該實驗在時間上形成前后對照,只要分組重復實驗,獲得平均值即可.
解答 解:①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應該統(tǒng)計樣方內和相鄰兩邊及夾角上的細胞,因此若統(tǒng)計時納入了小樣方4條邊上的細胞會導致細胞數目偏大,①正確;
②標志重捕法的計算公式為:種群中個體數(N)÷標記總數=重捕總數÷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若調查某種鳥的種群密度時標記物脫落,會導致重捕中被標記的個體數偏少,進而導致結果偏大,②正確;
③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應該隨機取樣,若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qū)取樣會導致結果偏小,③錯誤;
④探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未用放大鏡對小動物進行觀察和分類,會導致有些小動物被疏漏,使結果偏小,④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象及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六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離體的心肌細胞施用某種毒素,可使心肌細胞對Ca2+吸收量明顯減少,而對K+的吸收則不受影響.這種毒素的作用是( )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載體的活動
C.改變了細胞膜的結構
D.改變了細胞膜兩側Ca2+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定律--假說演繹法 | |
B. | 摩爾根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類比推理法 | |
C. | DNA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模型建構法 | |
D. |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同位素標記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定濃度的肝素處理后的精子與卵子相遇后,釋放頂體酶穿過放射冠進入透明帶 | |
B. | 透明帶反應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 | |
C. | 精子外膜與卵黃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 | |
D. | 雄原核形成的同時,卵子完成減數第二次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