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小麥種子萌發(fā)時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小麥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30℃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20℃和30℃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天后,做如下處理:

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加熱至50℃左右,搖勻后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是


  1. A.
    甲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2. B.
    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3. C.
    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4. D.
    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D
試題分析:根據題干可知,小麥種子萌發(fā)時能產生淀粉酶,可以將淀粉水解成還原性糖,同時淀粉酶的最適溫度為30,故試管乙比試管甲含有的還原性糖多,出現磚紅色的程度高于甲,丙中的淀粉沒有分解,因此不能出現磚紅色沉淀,但由于斐林試劑的顏色為藍色,故D正確。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酶的作用和還原性糖的鑒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安徽省高三上學期段一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麥種子萌發(fā)時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小麥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30℃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20℃和30℃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天后,做如下處理: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加熱至50℃左右,搖勻后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是(  )

A.甲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B.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C.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D.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屆甘肅天水一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麥種子萌發(fā)時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小麥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30℃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20℃和30℃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天后,做如下處理:

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加熱至50℃左右,搖勻后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是                                                            A.甲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B.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C.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D.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四校高三上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麥種子萌發(fā)時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小麥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30℃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20℃和30℃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天后,做如圖處理后,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加熱至50℃左右,搖勻后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是(   )

A.甲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B.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C.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D.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甘肅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文)試卷 題型:選擇題

小麥種子萌發(fā)時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小麥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30℃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20℃和30℃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天后,做如下處理:

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加熱至50℃左右,搖勻后觀察試管中顏色。結果是( )

A.乙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B.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C.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D.甲呈淺磚紅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河北省高一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小麥種子萌發(fā)時產生淀粉酶,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葡萄糖等。小麥種子萌發(fā)的最適溫度為30℃左右。取適量小麥種子在20℃和30℃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天后,做如下處理:

在3支試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試劑并加熱至50℃左右,搖勻后觀察試管中的顏色。結果是(    )

A.乙呈藍色,乙呈磚紅色,丙呈無色

B.甲呈無色,乙呈磚紅色,丙呈藍色

C.甲、乙皆呈藍色,丙呈磚紅色

D.甲呈淺磚紅色,乙呈深磚紅色,丙呈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