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細胞核的結(jié)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膜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在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zhì)運輸、能量轉(zhuǎn)換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

B.染色質(zhì)主要由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DNA是細胞中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C.核仁與各種RNA的合成有關,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

D.不能在一個細胞中同時觀察到核膜、核仁和染色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重慶市高二小班上學期半期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觀察了幾種生物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并根據(jù)觀察結(jié)果繪制出如圖。下列與圖形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甲圖所示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在此時期之前細胞中央出現(xiàn)了赤道板結(jié)構

B. 乙圖所示細胞可能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階段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C. 乙圖所示細胞可能處于有絲分裂中期,此階段染色體著絲點發(fā)生分裂

D. 如果丙圖表示精巢內(nèi)的幾種細胞,則C組細胞可發(fā)生聯(lián)會并產(chǎn)生四分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月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干細胞是指動物和人體內(nèi)保留著的少量具有 能力的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月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某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nèi)DNA含量變化的曲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OA段表示間期,染色體復制,DNA含量加倍

B.動物細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兩個中心體

C.CD段細胞核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為1:2:2

D.細菌與BC段細胞相比主要區(qū)別是沒有核膜和核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月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可為葡萄糖合成麥芽糖提供能量

B.ATP由腺嘌呤、脫氧核糖和磷酸組成

C.細胞中絕大多數(shù)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D.酒精發(fā)酵過程中有ATP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長沙市高三上學期月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條由39個氨基酸形成的環(huán)狀多肽。其中有4個谷氨酸(R基為一CH2—CH2—COOH)則該多肽

A. 有38個肽鍵 B. 可能沒有游離氨基

C. 至少有5個游離羧基 D. 有20種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衡陽市高三上學期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研究人員對珍珠貝(2n)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細胞中染色體形態(tài)、數(shù)目和分布進行了觀察分析,圖中細胞類型是依據(jù)不同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和核DNA分子數(shù)的數(shù)量關系而劃分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b類型細胞處于哪些時期? 。

(2)若某細胞屬于類型c,取自精巢,沒有同源染色體,那么該細胞的名稱是 。

(3)在圖示細胞類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類型有 。

(4)著絲點分裂導致圖中一種細胞類型轉(zhuǎn)變?yōu)榱硪环N細胞類型,其轉(zhuǎn)變的具體情況有 (用圖中字母表述)

(5)若要觀察某哺乳動物減數(shù)分裂具體的圖像,最好使選精巢作為實驗材料,而不是選卵巢,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衡陽市高三上學期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癌細胞被稱為“不死的細胞”,研究表明腫瘤組織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組織,線粒體功能出現(xiàn)障礙,即使在氧氣充足條件下也主要由無氧呼吸提供能量。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

A.癌細胞比正常細胞的細胞周期更短,RNA的含量更多

B.癌細胞比衰老細胞自由水比例高,細胞吸收物質(zhì)更快

C.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分裂一次需要的葡萄糖更少

D.癌細胞中與細胞凋亡相關的基因通常情況下不會啟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一表示某動物箝原細胞中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該對同源染色體發(fā)生了交叉互換,結(jié)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個精細胞。這四個精細胞中,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