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紅眼長翅的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后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設眼色基因為A、a,翅型基因為B、b。眼色與長翅性狀的遺傳方式分別是
A. 常染色體遺傳 伴X遺傳 B. 伴X遺傳 常染色體遺傳
C. 都是伴X遺傳 D. 都是常染色體遺傳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南五校高三下學期期中聯合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鱗翅目昆蟲雄性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Z,雌蟲的性染色體組成是ZW。該種昆蟲體壁顏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型與體壁顏色的對應關系如下表。讓白色雌蟲與綠色雄蟲雜交,F1個體都是綠色。讓F1雌雄個體自由交配,F2的表現型及比例為綠色雄蟲:綠色雌蟲:黃色雌蟲:藍色雄蟲:藍色雌蟲:白色雌蟲=6:3:3:2:1:1。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A、B的本質區(qū)別是____________不同;駻、B分別位于____________染色體上。
(2)F2中綠色雄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種,F2藍色雄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讓F2中藍色雌雄蟲交配,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
(4)藍色雄蟲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F有足夠多的綠色雌雄個體(純合、雜合都有)和白色雌雄個體,請用最快捷的方法培育出純合藍色雄蟲,步驟如下: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福建省泉州市高三高考考前適應性模擬(一)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果蠅的灰身和黑身、長翅和殘翅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Morgan用灰身長翅果蠅和黑身殘翅果蠅進行正反交實驗,F1都為灰身長翅果蠅。他再用F1的雄果蠅與黑身殘翅雌果蠅相互交配,F2中只出現了50%的灰身長翅和50%的黑身殘翅。已知該果蠅實驗中不存在致死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這兩種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____(填“X”或“常”)染色體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根據該雜交結果可判斷,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依據是____________。
(3)研究發(fā)現長翅果蠅的正常的培養(yǎng)溫度為25℃。若將孵化后4〜7天的純合長翅果蠅幼蟲放在35〜37℃的環(huán)境中處理6〜24小時后,將得到了一些殘翅果蠅(有雌有雄)。為探究這些殘翅果蠅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如下實驗:讓這些殘翅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孵化后的幼蟲在________℃中培養(yǎng),觀察子代的性狀。請預測該實驗的現象并得出結論。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3個不同小麥雜交組合及其子代的表現型和植株數目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 6個親本都是雜合體 B. 抗病對感病為顯性
C. 紅種皮對白種皮為顯性 D. 這兩對性狀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人類某遺傳病的系譜圖,若母親是純合體,則該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
A. 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
B. 常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
C. 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
D. X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正在進行減數分裂的某動物細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體的位置(不考慮交叉互換)最可能是
A. A位于①上,a則可能位于⑤上 B. 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 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①和③上 D. 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②和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a、b為果蠅的兩個隱性基因。若親代的基因型為aaBB及AAbb,F1與某基因型的個體交配后所得后代的數據如下表。下列相關推理中正確的是
A. 與F1交配的個體基因型為AaBb
B. 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C. 基因A和基因B分別位于X與Y上
D. 基因A和基因b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對此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因為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
B.在含R型菌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和DNA酶,培養(yǎng)基中有S型菌出現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成功,是因為采用同位素標記法將蛋白質與DNA分開研究
D.赫爾希、蔡斯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來侵染細菌,離心后的上清液中可能檢測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南陽信陽等六市高三第二次聯考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一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微生物強化采油(MEOR)是利用某些微生物能降解石油,增大石油的乳化度,降低石油粘度的原理,通過向油井中注入含微生物的水來提高采油率的新技術。以下是人們篩選、純化和擴大培養(yǎng)該類微生物的實驗操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營,該類微生物應取自__________的土壤。
(2)為篩選和純化該類微生物,從功能上分,應選用______________培養(yǎng)基。常用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接種后,應密封培養(yǎng)的原因是___________,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在培養(yǎng)基上形成降油圈,此時選取_________就可獲得高效菌株。
(4)擴大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對微生物進行計數。取0.2mL樣品,用固體培養(yǎng)基對其培養(yǎng),最后統(tǒng)計三個平板,菌落數分別是200、180、220。則樣品中微生物的數量為___________個/mL。該統(tǒng)計結果_____(填“低于”“高于”)實際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