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據圖1分析:本圖是植物體細胞雜交結合基因工程育種:①是誘導細胞融合,融合前先去除細胞壁,②脫分化,③是再分化,④是胚狀體包上人造種皮,制備人工種子,⑤是導入外源基因.
據圖2分析,單抗是指將骨髓瘤細胞與B細胞形成的雜交瘤細胞,所以X為骨髓瘤細胞,Y為效應B細胞,Z為雜交瘤細胞,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為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則①類似于脫分化過程,②是再分化過程,③是誘導細胞融合,采用的方法是物理、化學或滅活的病毒,④篩選出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解答 解:(1)圖中①過程涉及到基因工程、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
(2)圖中②為脫分化的過程,可獲得愈傷組織,然后經過③再分化而得到胚狀體.
(3)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①誘導植物細胞融合,常用的試劑是聚乙二醇,雜種細胞融合成功的標志是再生出新的細胞壁.
(4)與傳統(tǒng)的雜交育種相比,基因工程育種和植物體細胞雜交育種的優(yōu)點:打破生殖隔離、實現遺傳物質的定向改變、克服了遠緣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周期短.
(5)圖2中的X細胞表示骨髓瘤細胞,在體外能無限增殖;Y細胞表示受抗原刺激過的(效應)B細胞,能夠產生特異性抗體;Z細胞表示骨髓瘤細胞和(效應)B細胞融合形成的雜交瘤細胞.
(6)生產單克隆抗體一般不直接培養(yǎng)漿細胞,主要原因是漿細胞高度分化,不能無限增殖.誘導動物細胞融合,
用到的生物方法是滅活的病毒.
(7)④處需要進行篩選,目的是篩選出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氣體環(huán)境為:95%空氣(細胞代謝必需的)和5%的CO2(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
故答案為:
(1)植物體細胞雜交 基因工程
(2)脫分化 再分化
(3)土壤農桿菌 聚乙二醇 再生出新的細胞壁
(4)打破生殖隔離、實現遺傳物質的定向改變、克服了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和周期短)
(5)骨髓瘤細胞 抗原刺激過的B淋巴細胞 雜交瘤細胞
(6)漿細胞高度分化,不能無限增殖 滅火的病毒
(7)能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 95%空氣和5%的CO2
點評 本題源于課本中單克隆抗體制備的思路,又高于課本,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學習分析問題,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單克隆抗體制備的過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2、3均起源于造血干細胞 | B. | 僅細胞4中含有合成物質a的基因 | ||
C. | ②、③過程與細胞膜的蛋白質有關 | D. | 物質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內質網的膜上附著有多種酶,有利于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 | |
B. | 細胞之間的信息交流可以不依賴于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 | |
C. | 真核細胞內,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 | |
D. | 癌變細胞的細胞膜成分會發(fā)生改變,膜上各種蛋白質均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合 序號 | 雜交組合類型 | 子代的表現型和植株數目 | |||
抗病紅 種皮 | 抗病白 種皮 | 感病紅 種皮 | 感病白 種皮 | ||
一 | 抗病、紅種皮×感病、紅種皮 | 416 | 138 | 410 | 135 |
二 | 抗病、紅種皮×感病、白種皮 | 180 | 184 | 178 | 182 |
三 | 感病、紅種皮×感病、白種皮 | 140 | 136 | 420 | 4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黑蟻黃繭 | 黑蟻白繭 | 淡赤蟻黃繭 | 淡赤蟻白繭 | |
組合一 | 9 | 3 | 3 | 1 |
組合二 | 0 | 1 | 0 | 1 |
組合三 | 3 | 0 | 1 | 0 |
A. | 組合一中兩親本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AaBb | |
B. | 組合三中兩親本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AaBB | |
C. | 若組合一和組合三親本雜交,子代表現型及比例與組合三的相同 | |
D. | 組合二親本一定是Aabb×aab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溫度對酶催化活性影響的曲線,圖中A、B兩點的催化效率是相當的。在下面的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處于t1溫度時的酶和處于t2溫度時的酶催化效率相同
B.處于t1溫度時的酶的壽命比處于t2溫度時的短
C.處于t2溫度時的酶有可能開始發(fā)生蛋白質的熱變性
D.處于t1溫度時的酶分子結構比處于t2溫度時的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