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如圖是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如果⑤上安置的兩個物鏡標有40×和10×,目鏡①標 10×,那么根據圖中物鏡的安放狀態(tài),所觀察到物像的
 
(填“長度”、“面積”或“體積”)是物體的
 
倍.
(2)在目鏡為10×、物鏡為10×的視野中,看到剛好穿過視野中心的一行連續(xù)排列的8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看到細胞數(shù)目是
 
 個,看到的細胞體積比原來的
 
(大,小)所看到視野的亮度比原來
 
(亮,暗).
(3)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轉動
 
,使高倍物鏡到位后,若視野中圖象模糊不清,這時應調節(jié)
 
至物像清晰.
(4)某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花生子葉切片時,有一部分細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細胞較模糊,這是由于
 

A.反光鏡未調節(jié)好              B.標本切得厚薄不均
C.細準焦螺旋未調節(jié)好          D.顯微鏡物鏡損壞
(5)如果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則看見物像向
 
 移動;如果物像在視野的左下方,則應該將裝片向
 
 移動.
考點:細胞觀察實驗
專題:
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不是體積或面積,而是長度或寬度;從高倍鏡換到低倍鏡時,所觀察到的范圍增大,細胞數(shù)目增多,但是細胞的長度變�。�
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顯微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jié)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顯微鏡的觀察.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并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顯微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3調節(jié)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后,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準焦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準焦螺旋).
解答: 解:(1)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不是體積或面積,而是長度或寬度.據圖示可知,所用物鏡為低倍物鏡,故放大倍數(shù)為10×10=100倍.
(2)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物象放大倍數(shù),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8×時,物象放大80倍,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物象放大400倍,為原料的5倍;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8×時,在視野直徑范圍內看到一行相連的10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可看到細數(shù)是10÷5=2;換上高倍鏡后,細胞體積增大,但視野變暗.
(3)低倍鏡換成高倍鏡時,應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物鏡,若此時視野中圖象變得模糊不清,這時應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注意一定不要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
(4)觀察花生子葉切片時,有一部分細胞看得清晰,說明顯微鏡完好并且已經調好,而另一部分細胞較模糊,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使得焦距不在一個平面上,故成像不清晰.
(5)由于顯微鏡成像為倒像,故如果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則看見物像向右上方移動;如果物像在視野的左下方,則標本應在右上方,故應該將裝片向左下方移動.
故答案為:
(1)長度  100倍
(2)2個  大   暗
(3)轉換器   細準焦螺旋
(4)B 
(5)右上方   左下方
點評:本題考查了顯微鏡的使用與操作,意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實驗能力,試題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統(tǒng)一性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在結構上具有統(tǒng)一性
B、所有的細胞都含有細胞膜,具有統(tǒng)一性
C、原核細胞都不含葉綠體,但有的含葉綠素
D、真核細胞都含有葉綠體,具有統(tǒng)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動物和植物體內都有的糖類是(  )
A、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
B、蔗糖、麥芽糖、乳糖
C、淀粉、糖原、纖維素
D、葡萄糖、果糖、纖維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人因為交通事故導致脊髓胸段折斷、大腦皮層語言中樞H區(qū)(聽覺性語言中樞)受損,下列現(xiàn)象會出現(xiàn)的是( �。�
A、聽覺喪失而聽不懂他人講話
B、不能發(fā)生膝跳反射
C、刺激下肢有感覺但不能運動
D、大小便失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從根本上講,若沒有突變,進化將不可能發(fā)生
B、遷入?遷出不會造成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C、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而基因頻率的改變是不定向的
D、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物種之間的生存斗爭實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導致基因選擇性表達,使細胞種類增多
B、有絲分裂對保持細胞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
C、細胞凋亡雖然不受基因的控制,但有利于個體生長發(fā)育
D、原癌基因突變促使細胞癌變,抑癌基因突變抑制細胞癌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①、②、③表示細胞器,a、b、c表示某些過程.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②、③分別是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B、該過程可以說明各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
C、b、c表示蛋白質的加工及運輸過程
D、圖解中的b、c過程在原核細胞中也可以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對某品種番茄的花進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無子番茄果實平均重量見圖:據圖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A、2,4-D濃度超過25mg?L-1,對果實發(fā)育起抑制作用
B、2,4-D與生長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誘導無子番茄的最適濃度大約為20mg?L-1
D、2,4-D不僅有促進莖伸長的作用,還有促進果實發(fā)育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1是生長素發(fā)現(xiàn)過程示意圖.請回答:

(1)由圖①和圖②可以證明胚芽鞘具有
 
.由圖④和圖⑤可以證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2)由圖
 
和圖
 
可以證明胚芽鞘尖端能夠產生某種促進生長的物質并且向下部運輸.
(3)1931年,科學家首次分離出具有生長素效應的化學物質是
 

(4)為了研究生長素在胚芽鞘內的運輸方向,科學家做了圖2所示實驗.其中,A、B、C、D為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供應塊是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接受塊是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請根據實驗結果在如圖所示的⑧、⑨方框中分別畫出胚芽鞘C、D的生長示意圖.該實驗證明: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方向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