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興趣小組觀察了幾種生物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并根據(jù)觀察結(jié)果繪制如圖。下列與圖形有關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在此時期之前細胞中央會看到赤道板
B、甲圖含有四個染色體組
C、乙圖所示細胞可能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D、乙圖所示細胞可能屬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上第四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酶的分別作用于a.ATP水解酶 b.解旋酶 c.纖維素酶 d.肽酶 e.DNA連接酶
A.肽鍵、氫鍵、原生質(zhì)層、肽鍵、磷酸二酯鍵
B.氫鍵、肽鍵、植物細胞壁、磷酸基團、磷酸基團
C.高能磷酸鍵、脫氧核苷酸、細胞膜、肽鍵、磷酸二酯鍵
D.高能磷酸鍵、氫鍵、植物細胞壁、肽鍵、磷酸二酯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高二12月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專一性時,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試劑進行鑒定;探索α-淀粉酶活性受溫度影響實驗中,一般用過氧化氫與過氧化氫酶
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用無水乙醇進行提取,葉綠素b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擴散速度最慢
C.用某一濃度的硝酸鉀溶液處理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不一定觀察到質(zhì)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產(chǎn)生二氧化碳來予以確定
D.在“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 和“觀察細胞中RNA和DNA分布” 的實驗中加入鹽酸的質(zhì)量分數(shù)和目的都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二上四調(diào)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甲表示人體內(nèi)眾多免疫細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圖,圖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體內(nèi)抗體產(chǎn)生的反應記錄。下列結(jié)合免疫知識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A.圖甲①一⑦細胞中不需抗原刺激就可形成的只有①②③
B.淋巴細胞起源于造血干細胞,①②③都在骨髓中完成
C.圖甲①一⑦細胞中,只有①和⑤不具有識別抗原的能力
D.圖乙中m>n,de<ac,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機體產(chǎn)生了較多的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貴州省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遺傳病中的唇裂、苯丙酮尿癥、先天愚型、抗維生素D佝僂病分別屬于( )
①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②多基因遺傳病
③常染色體上的單基因遺傳病
④性染色體上的單基因遺傳病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邢臺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電子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某細胞的一部分.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此細胞是真核細胞或原核細胞
B.此細胞不可能是細菌細胞,有可能是動物上皮細胞
C.結(jié)構(gòu)1可在該細胞分裂時提供能量
D.結(jié)構(gòu)23不具有磷脂蛋白質(zhì)構(gòu)成的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邢臺第二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zhì)的氨基酸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D.蛋白質(zhì)的空間結(jié)構(gòu)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省鄭州市高三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某條多肽鏈中有3個甘氨酸(位于第8、20、23位)參與其組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多肽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各30個
B.形成此多肽時,參與脫水縮合的氨基酸相對分子總量減少了540
C.用特殊水解酶選擇性除去3個甘氨酸后,形成的剩余產(chǎn)物中有一個不是多肽
D.若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都不變,則它們構(gòu)成的蛋白質(zhì)分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高二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光合作用中的物質(zhì)轉(zhuǎn)變與能量轉(zhuǎn)換的模式圖。圖中A~E為物質(zhì),①~⑤為反應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物質(zhì)A的名稱分別是 。
(2)C3轉(zhuǎn)變成(CH2O)需要的條件有 。
(3)若光照不變時,突然降低CO2的供應,短時間內(nèi) ATP相對含量變化是 (填“增加”、“不變”或“減少”)。
(4)在探索光合作用的歷程中,恩格爾曼把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huán)境中,然后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發(fā)現(xiàn)細菌分布在葉綠體受光的部位,這個實驗可以說明 ;卡爾文用小球藻做實驗,最終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zhuǎn)換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卡爾文運用的實驗技術主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