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為研究CO2濃度對針葉樹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將紅松、紅皮云杉和長白落葉松的幼苗盆栽于模擬自然光照和人工調節(jié)CO2濃度為400 μmol/mol和700 μmol/mol的氣室內,利用儀器測定了各樹種的相關數值,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隨著環(huán)境中CO2濃度的升高,三種植物均在更弱的光照下達到光補償點
B. 當環(huán)境CO2濃度為400 μmol/mol時,長白落葉松有機物積累量最多
C. 隨著環(huán)境中CO2濃度的增加,最大凈光合速率增加幅度最大的是紅松
D. 從光飽和點的變化推測,CO2濃度的增加會使光合速率因暗反應速率的加快而提高
【答案】C
【解析】由表格中數據,在CO2濃度為400μmolmol-1時,三種植物的光補償點分別為261、200、125,當濃度變?yōu)?/span>700μmolmol-1時,對應的光補償點分別為95、135、120,說明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三種植物均在更弱的光照下達到光補償點,故A正確;在CO2濃度為400μmolmol-1時,表中最大凈光合速率即為有機物積累量,表中可以看出長白落葉松最大凈光合速率為5.7μmolCO2m-2s-1,該值最大,故B正確;隨著環(huán)境中CO2濃度的增加,紅松、紅皮云杉、長白落葉松的最大凈光合速率增加幅度分別為:4.54-1.66=2.9、5.63-1.92=4.71、6.87-5.7=1.17,由此可見,紅皮云杉增加幅度最大,故C錯誤;增大二氧化碳濃度,可促進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使產生的C3含量增多,消耗[H]和ATP的量增多,導致整個光合作用速率加快,光飽和點對應的光照強度增大,故D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細胞中糖類合成與分解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只能在線粒體中進行,過程②只能在葉綠體中進行
B.過程①產生的能量全部都儲存在ATP中
C.過程②產生的O2中的氧來自H2O
D.過程①和②中均能產生[H],且二者還原的物質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五個大小相同的馬鈴薯幼根與物種A的幼根分別放入甲~戊五種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細胞失水過多會導致死亡),數小時后,取出稱重,重量變化如圖所示。以下關于該實驗結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在甲溶液中加入適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時間,其中的馬鈴薯幼根細胞液濃度將減小
B. 物種A比馬鈴薯更耐干旱
C. 物種A在與馬鈴薯根細胞液等滲的完全培養(yǎng)液中不能正常生長
D. 當馬鈴薯根細胞在乙溶液中重量不再發(fā)生變化時,滲透作用依然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同一植物的成熟細胞依次浸在甲、乙、丙三種溶液中,測得細胞體積隨著時間的變化如圖曲線所示,下列有關推導和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甲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乙、丙兩溶液的濃度
B. 因丙溶液濃度過高,導致植物細胞發(fā)生滲透失水而死亡
C. 在時間T內,乙溶液中的植物細胞保持生命活力
D. 乙溶液中的溶質分子可以通過主動運輸或被動運輸進入植物細胞內,丙溶液中的溶質分子則可能不被植物細胞所選擇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中共有的細胞器是( )
A.葉綠體、線粒體和中心體
B.葉綠體、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C.線粒體、內質網和中心體
D.線粒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說明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的生長
B. 植物激素進入靶細胞并催化細胞代謝中的特定反應
C. 乙烯能促進果實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實中含量較多
D.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的內分泌腺合成并分泌的小分子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中常作為基因運載體的一組是( )
A.質粒、噬菌體、動植物病毒
B.質粒、線粒體、噬菌體
C.染色體、葉綠體、線粒體
D.細菌、噬菌體、動植物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體液調節(ji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體液調節(jié)比神經調節(jié)持續(xù)時間長
B.體液調節(jié)比神經調節(jié)作用范圍廣
C.參與體液調節(jié)的化學物質就是各種激素
D.參與體液調節(jié)的化學物質需要體液傳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