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科學家通過雜交瘤細胞培養(yǎng)生產單克隆抗體的過程如圖所示.請回答:
(1)生產單克隆抗體一般不直接培養(yǎng)B淋巴細胞,主要原因是
 

(2)圖中將
 
注入小鼠體內,而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得B淋巴細胞,其中至少1個B淋巴細胞能產生抗該抗原的抗體.
(3)在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之所以選用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是因為它們融合后的雜交瘤細胞具有
 
 
的特性.
(4)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運用了
 
 
的動物細胞工程技術手段.
(5)得到較穩(wěn)定的雜交瘤細胞后,需進行大規(guī)模體外培養(yǎng)才能獲得抗體.動物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對環(huán)境條件有比較高要求,如培養(yǎng)液需適宜的溫度、
 
 
、
 
等.
(6)除上述過程獲得抗體外,目前應用動物組織和細胞培養(yǎng)技術生產的生物制品主要有
 
(寫出2項).
考點: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動物細胞與組織培養(yǎng)過程
專題:
分析:1、在制備過程中需要將抗原首先注入生物體內,是其產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細胞,再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將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并篩選出能大量增殖和產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最后經過體外或體內培養(yǎng),獲取單克隆抗體.
2、動物細胞培養(yǎng)條件:
(1)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①消毒、滅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以清除代謝廢物
(2)營養(yǎng)物質:糖、氨基酸、促生長因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物質.
(3)溫度和PH:適宜溫度:哺乳動物多是36.5℃+0.5℃;pH:7.2~7.4.
(4)氣體環(huán)境:95%空氣和5%CO2
解答: 解:(1)B淋巴細胞不能無限增殖,因此需要將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生成雜交瘤細胞,使其具有在體外大量繁殖并產生特異性抗體的特性.
(2)一個B淋巴細胞只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圖中將抗原注入小鼠體內,而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得能產生特定抗體的B淋巴細胞.
(3)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生特異性抗體
(4)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運用了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和雜交瘤細胞在特定培養(yǎng)基上篩選以及體外或體內培養(yǎng)涉及了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
(5)動物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對環(huán)境條件有比較高要求,如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營養(yǎng)物質要充沛,還需加入血清、血漿等天然物質;同時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95%空氣和5%CO2氣體環(huán)境等.
(6)目前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的應用:制備病毒疫苗、制備單克隆抗體、檢測有毒物質、培養(yǎng)醫(yī)學研究的各種細胞.
故答案為:
(1)B淋巴細胞不能無限增殖
(2)抗原
(3)在體外大量繁殖     產生特異性抗體
(4)動物細胞融合    動物細胞培養(yǎng)
(5)溶解氧   酸堿度   滲透壓
(6)各類疫苗,生長因子,酶激素等醫(yī)用蛋白質
點評:本題著重考查了動物細胞工程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利于對學生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查,利于對學生能力諸如識圖識表能力、知識遷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數據資料的能力、比較、判斷、推理、分析、綜合概括等思維能力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種生物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該圖為光學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結構圖
B、參與組成該生物的遺傳物質的堿基共有5種
C、該細胞中能產生ATP的部位是⑤、⑨和⑩
D、該細胞可能取自莖尖分生區(qū)或根尖成熟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單克隆抗體制備流程示意圖.

(1)單克隆抗體制備技術的基礎是
 

(2)細胞融合是隨機的過程,在HAT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目的是
 
.在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培養(yǎng)液中需要添加無機鹽,但要注意無機鹽的
 
,以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3)為選育出能產生高特異性抗體的細胞,要將從HAT培養(yǎng)基上篩選出的細胞稀釋到7~10個細胞/ml,每孔滴入0.1ml細胞稀釋液,其目的是
 

(4)若用15N標記的氨基酸培養(yǎng)能產生單克隆抗體的細胞,放射性物質在細胞結構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圖解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質,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a是
 
,在動物細胞內,與物質A作用最相近的物質是
 

若物質A在動物、植物細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為細胞內最理想的儲能物質,不僅含能量多而且體積較小,則A是
 

(2)物質b的結構特點是
 

(3)物質c在人體細胞中共有
 
種,分子中
 
的不同決定了c的種類不同;物質C主要存在于
 
中.
(4)物質d是
 
,d與
 
、
 
都屬于固醇類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人用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豌豆進行雜交,發(fā)現后代出現4種類型,對性狀統(tǒng)計結果如圖所示,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F1中,表現型不同于親本的是
 
、
 
,它們之間的數量比為
 
,F1中純合子的比例是
 
,
(2)用遺傳圖解的形式,寫出雜交實驗的過程(寫出親本表現型、基因型、子一代表現型、基因型.豌豆顏色用A、a,豌豆形狀用B、b來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人員在對某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后,繪制了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圖甲)和碳循環(huán)示意圖(圖乙),圖中A、B、C、D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關成分.請據甲、乙兩圖,回答問題:

(1)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看,與乙圖相比較,甲圖中沒有的是
 
(填字母).
(2)湖泊中,鰱魚與河蚌的關系是
 

(3)某個季節(jié),由于光照減弱,導致鰱魚向上層轉移.此現象表明:環(huán)境因素的改變,可使生物群落的
 
結構發(fā)生改變.
(4)水蚤吃藻類,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屬于第
 
營養(yǎng)級;水蚤的糞便能被細菌和真菌分解,這種情況下,細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
 
營養(yǎng)級.
(5)若河蚌從小球藻中獲得的能量
3
5
,從水蚤中獲得的能量為
2
5
,則河蚌增加10g體重,至少需要小球藻
 
g.
(6)自2008年以來,該地區(qū)為了增加耕地面積,開始有計劃地對湖泊進行填埋,此舉造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穩(wěn)定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果蠅中灰身(B)與黑身(b)、大翅脈(E)與小翅脈(e)是兩對相對性狀且獨立遺傳(位于常染色體上).灰身大翅脈的雌蠅與灰身小翅脈的雄蠅雜交,子代中47只為灰身大翅脈,49只為灰身小翅脈,15只為黑身大翅脈,15只為黑身小翅脈,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述雜交子代中,體色的表現型及比例約為
 
,翅脈的表現型及比例約為
 

(2)兩個親本中,雌蠅的基因型為
 
,雄蠅的基因型為
 

(3)親本雌蠅產生卵的基因組成類型及理論比例為
 

(4)上述子代中表現型為灰身小翅脈個體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
 
,子代黑身大翅脈與黑身小翅脈個體相互交配,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進行需氧呼吸,在無氧條件下能進行厭氧呼吸產生酒精.如果如果在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中,它們產生CO2的比為2:1,那么它在這兩種過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 。
A、1:2B、2:1
C、3:2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家將120只健康成年雄性小鼠均分為4組,分別供給等體積的含不同濃度醋酸鉛的飲用水,飼養(yǎng)12周后,測定各組小鼠胸腺細胞凋亡率,結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組別 醋酸鉛濃度(mg?L-1 胸腺細胞凋亡率(×10-4
0 0.35±0.05
125 1.03±0.52
250 1.65±0.40
500 3.08±0.56
A、在實驗中甲組為對照組,乙、丙、丁三組為實驗組
B、實驗中醋酸鉛的濃度是自變量,胸腺細胞凋亡率是因變量
C、小鼠在正常的生活環(huán)境中,胸腺細胞不會發(fā)生凋亡
D、小鼠體內鉛離子含量過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均可能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