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 B. | 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 | ||
C. | DNA是細菌的遺傳物質(zhì) | D. | DNA分子結構是雙螺旋結構 |
分析 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研究著: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
②實驗材料: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等.
③實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④實驗思路:S是蛋白質(zhì)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zhì)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
⑤實驗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⑥實驗結論:DNA是遺傳物質(zhì).
解答 解:由于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S是蛋白質(zhì)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zhì)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實驗過程中,只有DNA分子進入細菌,所以只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而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更不能證明DNA是細菌的遺傳物質(zhì)和DNA分子結構是雙螺旋結構.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及實驗結論,能結合所學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zhì)、核糖體、DNA,說明細胞具有統(tǒng)一性 | |
B. | 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對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 |
C. | 生物生長發(fā)育的基礎是細胞的增殖、分化 | |
D. | 藍藻細胞有絲分裂前后,染色體數(shù)目一般不發(fā)生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種之間的生殖隔離,實現(xiàn)生物的定向變異 | |
B. | 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識別序列越長,酶切點出現(xiàn)的概率越大 | |
C. | 抗蟲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細胞染色體上也未必能正常表達 | |
D. | 反轉錄法合成的目的基因不具有與RNA聚合酶結合位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生物為某種動物 | |
B. | 該生物的一個體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 | |
C. | 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 | |
D. | 該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 | |
B. | 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 |
C. | 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在徹底氧化分解過程中都產(chǎn)生水 | |
D. | 休眠的種子中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