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  )
A.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B.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
C.DNA是細菌的遺傳物質(zhì)D.DNA分子結構是雙螺旋結構

分析 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①研究著: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
②實驗材料: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等.
③實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④實驗思路:S是蛋白質(zhì)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zhì)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
⑤實驗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⑥實驗結論:DNA是遺傳物質(zhì).

解答 解:由于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S是蛋白質(zhì)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質(zhì)中幾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zhì),直接單獨去觀察它們的作用.實驗過程中,只有DNA分子進入細菌,所以只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而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更不能證明DNA是細菌的遺傳物質(zhì)和DNA分子結構是雙螺旋結構.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及實驗結論,能結合所學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zhì)、核糖體、DNA,說明細胞具有統(tǒng)一性
B.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對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C.生物生長發(fā)育的基礎是細胞的增殖、分化
D.藍藻細胞有絲分裂前后,染色體數(shù)目一般不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作用于肝細胞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1)血糖平衡調(diào)節(jié)的主要方式是激素調(diào)節(jié),在血糖平衡調(diào)節(jié)過程中,腎上腺素與胰高血糖素具有協(xié)同作用;在血糖平衡調(diào)節(jié)過程中,胰島素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起抑制作用.
(2)欲探究胰島素在血糖平衡調(diào)節(jié)過程中的作用,可對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劑量的葡萄糖和胰島素,這兩種物質(zhì)的注射順序依次是胰島素、葡萄糖.
(3)某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會將自身的乙酰膽堿 (Ach,一種興奮性神經(jīng)遞質(zhì))受體當作抗原而發(fā)生免疫作用.Ach從突觸前膜釋放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其作用于突觸后膜時的信號變化是化學信號→電信號.當抗體作用于乙酰膽堿受體時,患者可能出現(xiàn)癥狀是肌肉舒張(或不能收縮).切除患者的胸腺,患病癥狀明顯好轉,卻容易感染其他的疾病,原因是切除胸腺后,對患者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影響分別是完全喪失,部分喪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果蠅的繁殖能力強,相對性狀明顯,是常用的遺傳實驗材料.果蠅的某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個基因在純合時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視為純合子).有人用一對果蠅雜交,得到F1代果蠅共185只,其中雄蠅63只.
①控制這一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成活果蠅的基因型共有3種.
②若F1代雌蠅僅有一種表現(xiàn)型,則致死基因是n,F(xiàn)1代雌蠅基因型為xNxN、xNxn
若F1代雌蠅共有兩種表現(xiàn)型,則致死基因是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種之間的生殖隔離,實現(xiàn)生物的定向變異
B.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識別序列越長,酶切點出現(xiàn)的概率越大
C.抗蟲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細胞染色體上也未必能正常表達
D.反轉錄法合成的目的基因不具有與RNA聚合酶結合位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是某種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圖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生物為某種動物
B.該生物的一個體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
C.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
D.該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水的生理功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
B.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C.糖類、蛋白質(zhì)、脂肪在徹底氧化分解過程中都產(chǎn)生水
D.休眠的種子中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是正常的兩條同源染色體,則如圖所示是指染色體結構的(  )
A.倒位B.缺失C.易位D.重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為某淡水湖泊中的食物網(wǎng)示意圖.據(jù)此回答相關問題:
(1)湖泊中,河蚌處于第二和第三營養(yǎng)級.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看,圖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近年來,該地區(qū)為了增加耕地面積,開始有計劃地對湖泊進行填埋,此舉將使生物多樣性降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降低.
(3)烏鱧通常棲息于水底,當天氣悶熱、下雨漲水時,它會躍出水面.這說明溫度升高,氧氣的溶解度降低,環(huán)境因素的改變,可使生物群落的結構發(fā)生改變.
(4)一條烏鱧將一條小鰱魚吞入體內(nèi),則經(jīng)過同化(消化吸收)后,這條小鰱魚的部分( 全部、部分)能量流入烏鱧體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