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基因型為AaXbY的精原細胞經過異常分裂形成一個基因型為AAaXb的精子,則隨之產生的另三個精子為( �。�
A.AaaXb、Y、YB.aXb、Y、YC.AaY、AaY、AaaXbD.Xb、AaY、AaY

分析 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因為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所以一個初級精母細胞能產生2種基因型不同的次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類似于有絲分裂,因此每個次級精母細胞產生2個基因型相同的精細胞.由此可見,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4個精子,但只有兩種基因型.

解答 解:一個基因型為AaXbY的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產生了一個AAaXb的精子,說明含有A和a的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開,移向同一極并分配到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中,所以產生了基因型為AAaaXbXb和YY的兩種次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類似于有絲分裂,所以基因型為YY的次級精母細胞產生了兩個基因型為Y的精子;而基因型為AAaaXbXb的次級精母細胞在形成精子的過程中含有A和A的兩條子染色體移向了同一極,因此形成基因型為AAaXb和aXb的精子.由此可見,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為aXb,Y,Y.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精子的形成過程,要求考生識記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征,特別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能結合題干所給精原細胞和精子的基因型,推測其他三種精子的基因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質中都含氮和磷元素
B.病毒都可以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腸桿菌中
C.RNA和DNA都含有糖類
D.病毒和寄主都可以為病毒的物質合成提供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稻田中,水稻與稗草的關系在生態(tài)學上稱為( �。�
A.競爭B.寄生C.互利共生D.捕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鹽酸和NaOH是生物實驗中常用的試劑.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斐林試劑中的CuSO4需要與NaOH反應后,才能用于還原性糖的鑒定
B.在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可用NaOH和HCl來改變反應條件
C.稀鹽酸處理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健那綠染液進入細胞并對線粒體染色
D.用鹽酸處理洋蔥根尖細胞,可使細胞相互分離而利于顯微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的血型是可以遺傳的,在ABO血型系統(tǒng)中,IA與IB為共顯性基因,對i均為顯性.不同血型的基因組成如圖:正常情況下,子女血型不可能為O型的婚配方式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A型×O型 B.B型×O型

C.A型×B型 D.AB型×O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1所示表示葉綠體中光合作用的過程,其中①表示結構,②③表示物質,RuBP為含有5個碳原子的中間產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表示類囊體,②表示3-磷酸甘油酸.
(2)光反應過程中,水在光下裂解產生H+、電子和氧氣.暗反應生成的三碳糖大部分運至葉綠體外,轉變成蔗糖供植物體所有細胞利用.
(3)光合作用正常進行時,若光照突然減弱,則在較短時間內葉綠體中RuBP的含量將減少,其主要原因是光照減弱,光反應生成的ATP和NADPH減少,碳反應中RuBP減少.
(4)研究小組探究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對某種幼苗光合作用的影響,獲得的實驗數據見表.
NaCl溶液濃度
(mmol•L-1
02550100150200250
表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6.06.37.06.05.52.01.8
(注:表觀光合速率是指在光照條件下,植物從外界環(huán)境吸收CO2的速率)據表中數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建立坐標系并在如圖2所示坐標系中繪出表觀光合速率變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調查發(fā)現,一個外耳道多毛的男子,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兒子、孫子皆表現為外耳道多毛.下列關于此性狀的遺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外耳道多毛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B.外耳道多毛基因只位于Y染色體上

C.外耳道多毛基因只位于常染色體上

D.外耳道多毛與家庭生活習慣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遺傳信息傳遞過和表達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遺傳物質復制都是以兩條鏈為模板,翻譯則是以mRNA為模板

B.核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穿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進行翻譯過程

C.復制、轉錄及翻譯過程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D.DNA復制、轉錄和翻譯的原料依次是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研究發(fā)現,口服等量的葡萄糖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明顯強于靜脈注射,這種額外的效應被稱為“腸促胰島素效應“為研究腸促胰島素效應”的調節(jié)機制,用狗進行了以下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腸促胰島素效應”的調節(jié)機制作了如下假設:
假設一是通過神經調節(jié):葡萄糖刺激小腸的神經,神經將興奮傳給胰腺,通過神經末梢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胰島B細胞而引起胰島素的分泌.
假設二是通過體液調節(jié):在葡萄糖的刺激下,小腸細胞可能產生/分泌某種(化學)物質/激素,隨血液到達靶細胞而引起胰島素的分泌.
假設三是上述兩種調節(jié)方式都存在.
(2)如表是相關實驗及結果:(“+”數量表示胰島素分泌量多少)
實驗操作胰島素分泌量
1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
2靜脈注射與第1組等量的葡萄糖++++
3切除通向小腸的神經,只留下血管,口服與第1組等量的葡萄糖++++++
上述實驗結果支持哪種假設?假設三,理由是:第3組沒有神經調節(jié)時,胰島素分泌量增加,但增加量不及第1組(第3組的胰島素分泌量多于第2組少于第1組).
(3)研究發(fā)現,引起“腸促胰島素效應”的物質是由小腸K細胞的胰高血糖素基因編碼的胰高血糖素原,經過細胞中的內質網、高爾基體加工后形成.說明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都是簡單的一一對應(線性)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