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下列關于細胞學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學說是由魯賓和卡門共同提出的
B.細胞學說揭示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性,即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C.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一性
D.該學說認為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都是一樣的

分析 細胞學說是由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的,其內容為:(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的產物所構成;(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解答 解:A、細胞學說是由施旺和施萊登共同提出的,A錯誤;
B、細胞學說揭示了地球上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沒有細胞結構,B錯誤;
C、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一性,C正確;
D、該學說認為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但沒有說明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都是一樣的,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學說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學說的建立者、內容及意義,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分別在正常培養(yǎng)和藥物處理培養(yǎng)時,所測得的細胞中DNA含量與細胞數的變化。推測該藥物的作用可能是

A.通過抑制DNA的復制抑制細胞分裂

B.通過促進DNA的復制促進細胞分裂

C.通過抑制紡錘體的形成抑制細胞分裂

D.通過促進著絲點分裂促進細胞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我國民間常用鹽漬法來保存食物,其中的道理是( �。�
A.鹽可以使細菌毒素失效B.Cl-可以殺滅細菌
C.鹽中缺乏細菌需要的營養(yǎng)D.鹽可以使細菌脫水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圖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過程中的物質變化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和②都只能發(fā)生在無氧條件下
B.過程①和③都發(fā)生在酵母細胞的線粒體中
C.過程①~④所需的最適溫度基本相同
D.過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氣的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科學家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與大腸桿菌的DNA分子進行重組,并成功地在大腸桿菌中得以表達.但在進行基因工程的操作過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便于重組和篩選.已知限制酶Ⅰ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TC-,請據圖回答:

(1)過程①所需要的酶是逆轉錄酶.
(2)在構建基因表達載體的過程中,應用限制酶Ⅰ切割質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載體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連接.人的基因之所以能與大腸桿菌的DNA分子進行重組,原因是人的基因與大腸桿菌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相同.
(3)在過程③中一般將受體大腸桿菌用CaCl2溶液進行處理,以增大細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組質粒容易進入受體細胞.
(4)將得到的大腸桿菌B涂布在一個含有氨芐青霉素的培養(yǎng)基上,得到如圖a所示的結果(圓點表示菌落),

該結果說明能夠生長的大腸桿菌中已導入了普通質粒或重組質粒,反之則沒有導入;再將滅菌絨布按到培養(yǎng)基a上,使絨布表面沾上菌落,然后將絨布按到含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得到如圖b所示的結果(圓圈表示與圖a中培養(yǎng)基上對照無菌落的位置).與圖b圓圈相對應的圖a中的菌落表現型是抗氨芐青霉素而不抗四環(huán)素,這些大腸桿菌中導入了重組質粒.
(5)人體的生長激素基因能在大腸桿菌體內成功表達是因為二者共用一套密碼子.目的基因導入大腸桿菌中后表達的過程是生長激素基因→mRNA→生長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哺乳動物卵母細胞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正確的是(  )
A.提取出來的卵母細胞與精子相遇即可結合形成受精卵
B.直接進行細胞培養(yǎng)可形成試管動物
C.可直接作為核移植的受體細胞
D.作為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但不能直接培育成轉基因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古詩云:“春蠶到死絲方盡.”下列有關“蠶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組成蠶絲的基本單位是葡萄糖
B.蠶絲的形成過程一定有水產生
C.蠶絲服裝可以用熱水浸泡
D.蠶絲中一定含有化學元素C、H、O、N、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離體的葉綠體在光照下進行穩(wěn)定的光合作用時,如果突然中斷CO2氣體的供應,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3化合物與C5化合物及細胞中ATP的相對含量的變化是( �。�
A.上升、下降、上升B.下降、上升、上升C.下降、上升、下降D.上升、下降、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如圖是實驗的部分步驟:

(1)在上述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中,采用的實驗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噬菌體的DNA用32P標記.
(2)該實驗中的大腸桿菌所含的硫和磷分別是32S和31P.
(3)噬菌體侵染細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需要噬菌體提供的DNA模板和大腸桿菌提供的原料、酶和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