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某動物種群含有80個個體,基因型AA、aa的個體比例分別為30%、20%,由于某種原因從外地遷來20個基因型為Aa的個體,則該種群在自由交配的情況下,子一代中a的基因頻率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是( )

A.46%、49.68% B.54%、49.68%

C.46%、21.16% D.54%、29.16%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省高三上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島嶼由海底火山噴發(fā)形成,現已成為旅游勝地,島上植被茂盛,風景優(yōu)美。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島嶼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

B.該島嶼形成后最初進行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島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進行

D.該島嶼一定發(fā)生過漫長的群落演替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長春市高一上期中生物A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同學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中的基本操作步驟,其中步驟D在質壁分離和質壁復原實驗中分別屬于( )

A.對照組,對照組 B.實驗組,實驗組

C.實驗組,對照組 D.對照組,實驗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高二上第二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農業(yè)生產上,用生長素的類似物萘乙酸誘導無子果實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長素要明顯,其原因是( )

A.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用吲哚乙酸成本高,用量少,影響效果

B.萘乙酸分子上有兩個發(fā)揮作用的基團,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個作用基團

C.植物體內沒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長時間發(fā)揮作用,而植物體內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長時間發(fā)揮作用

D.萘乙酸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易揮發(fā),可長時間發(fā)揮作用,而吲哚乙酸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不能長時間發(fā)揮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省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對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進行了三次觀察(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第一次觀察時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細胞膜與細胞壁緊貼著

B、為了節(jié)約實驗時間,通?梢允÷缘谝淮物@微觀察步驟

C、第二次觀察時可以發(fā)現細胞質壁分離首先發(fā)生在細胞的角隅處

D、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體,以免污染鏡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孟德爾通過雜交實驗發(fā)現了一些有規(guī)律的遺傳現象,通過對這些現象的研究他揭示出了遺傳的兩個基本規(guī)律。在下列各項中,除哪項以外,都符合孟德爾的兩個遺傳規(guī)律( )

A.F1體細胞中各基因遺傳信息表達的機會相等

B.F1自交后代各基因型個體發(fā)育成活的機會相等

C.各基因在F2體細胞中出現的機會相等

D.每種類型雌配子與每種類型雄配子相遇的機會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二上第三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病毒、醋酸菌、毛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病毒與后兩者比較,沒有細胞結構,遺傳物質可能是DNA或是RNA

B.醋酸菌是好氧菌,可以將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其細胞結構中沒有核膜和核仁

C.在腐乳制作過程中,毛霉能產生蛋白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為肽和氨基酸

D.三者在培養(yǎng)過程中,只要培養(yǎng)基中有水、碳源、氮源和無機鹽,都能正常生長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省高三上第八次大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結合圖形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判斷甲是否為需氧型生物,依據的是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①

B.若判斷乙是否為植物細胞,并不能僅依據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②

C.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不能區(qū)分細胞甲和細胞乙是否為原核生物

D.根據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③,可將甲、乙、丙三種生物分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兩個類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是神經、體液、免疫共同調節(jié)的結果;卮鹣铝袉栴}:

(1)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由 、 和免疫活性物質組成。據圖甲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人體調節(jié)免疫功能的信號分子有 。科學研究表明:長期的焦慮、緊張等會導致機體T淋巴細胞活性下降,使機體不能有效地消滅感染的病毒和癌變的細胞,從而影響了免疫系統(tǒng)的 、 功能;T淋巴細胞活性下降還會導致淋巴因子的分泌量減少,影響了 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的過程,間接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使人體的免疫功能減弱。

(2)效應T細胞發(fā)揮免疫作用的原理如圖乙,其中FasL蛋白又稱死亡因子,其基因只有在效應T細胞內表達,Fas蛋白又稱死亡因子受體,其基因可在各種細胞內表達。人們推測精神因素引起T細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T細胞分化為效應T細胞過程中 基因的表達受到了影響,從而降低了對靶細胞的識別和結合能力。當HIV進人體內去感染T細胞時,在被HIV感染的T細胞中 基因表達增強,從而使該T細胞成為相應效應T細胞攻擊的靶細胞,使人體最終喪失了幾乎全部特異性免疫。

(3)神經調節(jié)的結構基礎是 ,圖丙表示突觸結構,乙酰膽堿受體的離子通道既允許鈉離子通過,也允許鉀離子通過,當前膜釋放的乙酰膽堿作用于后膜受體時,則突觸后膜上離子移動情況主要是 ,引起突觸后膜興奮。

(4)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研制了新型抗瘧疾藥青蒿素,因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瘧疾的病原體是瘧原蟲,這種原蟲感染后會在人體內形成周期性繁殖,然后周期性釋放毒素,毒素屬于一種熱源,可刺激了下丘腦中的 中樞,使腺體分泌的甲狀腺激素 腎上腺素激素增加,從而使產熱增加,體溫升高。若某人體溫24小時保持38度,這期間他體內的產熱量 (大于/等于/小于)散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