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DNA分子結構和復制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組成DNA分子的基本結構單位是__________。

A. 氨基酸 B. 脫氧核苷酸 C. 磷酸

(2)DNA分子的堿基配對有一定規(guī)律,A一定與_________配對,G一定與_________配對。堿基之間的這種配對關系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則。

(3)DNA分子是由2條鏈組成的______________結構。

(4)DNA分子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稱為___________(基因、堿基對)。

(5)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__________(邊解旋邊復制、先解旋后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____________(激素、酶)等基本條件。

【答案】 B T C 堿基互補配對 雙螺旋 基因 邊解旋邊復制

【解析】試題分析:梳理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復制、基因的概念等相關知識并形成清晰的知識網(wǎng)絡。在此基礎上對各問題情境進行解答。

(1) 組成DNA分子的基本結構單位是[B] 脫氧核苷酸。

(2) DNA分子的堿基配對有一定規(guī)律,A一定與T配對,G一定與C配對。堿基之間的這種配對關系叫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3) DNA分子是由2條鏈組成的雙螺旋結構。

(4)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5) 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長著大豆、雜草和田鼠。雜草中的菟絲子通過蔓狀莖扎入大豆莖中吸收營養(yǎng),而后菟絲子的根退化、葉子黃化失去光合作用能力;卮鹣铝袉栴}:

(1)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大豆、雜草、田鼠及細菌、真菌等生物共同構成_________。一場大火將該農(nóng)田燒毀,一段時間后該農(nóng)田中又出現(xiàn)了雜草、田鼠等生物,這種現(xiàn)象稱______________。

(2)調(diào)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田鼠的種群數(shù)量,應采用____________法。為模擬該調(diào)查方法,生物小組同學使用玻璃球進行實驗。小組同學先從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隨意抓出一把(經(jīng)清點共15個),并換成相應數(shù)量的紅玻璃球放回布袋,搖勻后再抓出一把,經(jīng)清點共12個(其中紅色球4個),則布袋中原有玻璃球_______個,其中將白球換成紅球相當于___________。

(3)雜草和大豆的關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鼠睪丸中存在間質(zhì)細胞和實質(zhì)細胞,實質(zhì)細胞就是精原細胞, 間質(zhì)細胞是為實質(zhì)細胞提供營養(yǎng)物質(zhì)和相關激素的細胞?茖W家用顯微鏡觀察從睪丸中所取的部分組織。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質(zhì)細胞和間質(zhì)細胞因遺傳信息不同而功能不同

B間質(zhì)細胞產(chǎn)生的激素不需要通過體液運輸?shù)桨屑毎?/span>

C觀察到染色體條數(shù)最多的細胞不含姐妹染色單體

D顯微鏡下能看到染色體的細胞最多含兩條性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物為異花傳粉植物,高莖(D)對矮莖(d)為顯性,紅花(G)對白花(g)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在隨機受粉的該植物種群中,表現(xiàn)型的比例如下表。則該種群中基因型為DDGg的個體所占百分比是

表現(xiàn)型

高莖紅花

高莖白花

矮莖紅花

矮莖白花

百分比

64%

20%

11%

5%

A. 6% B. 9% C. 18% D. 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選項中屬于基因重組的是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片段

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

③DNA堿基對的增添、缺失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回答下列有關高中生物學實驗的相關問題。

1)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常用的提取液是 。研磨中為保護色素不被破壞,需要添加 。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的色素是 ,在濾紙擴散速度最 。

2)植物細胞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的外因是細胞外的溶液濃度 (大于、小于或等于)細胞液濃度,內(nèi)因是

3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加入鹽酸的作用是 。觀察細胞中RNADNA分布的實驗中加入鹽酸的作用,一方面能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另一方面是 。

4)用蘇丹染液對花生子葉染色后需要用 洗去浮色;在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的實驗中,取得的細胞需要放在 中染色并保持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測定亞硝酸鹽含量實驗操作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泡菜制作需要配制鹽水,其中鹽與水的質(zhì)量比為4∶1

B. 泡菜壇應該選擇材料好、外表美觀的壇子,只要不漏水、不滲水就行

C. 泡菜制作時可以加入少許“陳泡菜水”,目的是增加乳酸菌菌種

D. 泡菜腌制時間長短會影響亞硝酸鹽含量,但溫度和食鹽的用量不影響其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德國科學家薩克斯的實驗。綠色葉片放在暗處數(shù)小時"饑餓"處理消耗掉葉片中的淀粉后, 再把葉片的一部分遮光,其它部分曝光。一段時間后,經(jīng)脫色、漂洗再用碘液處理,結果遮光部位不變藍,曝光部分變藍。下列有關本實驗的分析及結論合理的是

本實驗未設對照組

有無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區(qū)域顯現(xiàn)不同結果的唯一原因

實驗初始時遮光和曝光區(qū)域均達到無淀粉狀態(tài)

實驗證明葉綠體利用光照將CO2轉(zhuǎn)變成了淀粉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制片之前要通過漂洗洗去染料,便于顯微鏡下觀察

②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細胞彼此分離開來

③壓片是為了將根尖細胞分散開,使之不相互重疊影響觀察

④視野中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數(shù)最多

⑤染色體的存在狀態(tài)可作為判斷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依據(jù)

⑥通過持續(xù)觀察一個細胞,認識有絲分裂的完整過程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