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為驗證血液中含有酸堿緩沖物質,做如下實驗,請補充完整.
(1)取四支試管,分別編號為1號、2號、3號、4號.
(2)在四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g/mL的檸檬酸鈉溶液(抗凝劑),然后將等量的正常人的新鮮血液注入1號和3號試管中,注意邊加邊攪拌,再向2號和4號試管中加入蒸餾水,加入量與血液量相等.
(3)分別從1號和2號試管中取少量液體,測定pH并記錄.然后向1號和2號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加入量相等,攪拌均勻,再各取少量液體測定pH.與上一次測定值比較,1號試管pH變化量記作△pH1,2號試管pH變化量記作△pH2,比較這兩個變化量△pH1
 
△pH2,并說明原因:
 

(4)從3號試管和4號試管中取少量液體,測定pH并記錄.然后向兩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的乳酸,攪拌均勻,測定它們的pH,與剛才測定值比較,3號試管pH變化量記作△pH3,4號試管pH變化量記作△pH4,比較這兩個變化量:△pH3
 
△pH4,并說明原因:
 

(5)結論:
 
考點:內環(huán)境的理化特性
專題:
分析:人體血液中調節(jié)酸堿平衡的緩沖物質主要是H2CO3和NaHCO3,H2CO3可與堿反應,NaHCO3可與酸反應,維持血漿PH穩(wěn)定.
解答: 解:(3)血液中H2CO3和加入的碳酸鈉發(fā)生反應,形成碳酸氫鈉,所以對血液的pH影響不大,既△pH1變化較小,△pH1<△pH2
(4)血液中的碳酸氫鈉與乳酸發(fā)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碳酸又可分解為CO2和水,所以對血液的pH影響不大,既△pH3變化較小,△pH3<△pH2
(5)由四組實驗可知,血液中含有酸堿緩沖物質,可以使血液的酸堿度不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從而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故答案為:
(3)<血液中碳酸和碳酸鈉發(fā)生反應,形成碳酸氫鈉,所以對血液的pH影響不大
(4)<血液中的碳酸氫鈉與乳酸發(fā)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碳酸又可分解為CO2和水,所以對血液的pH影響不大
(5)血液中含有酸堿緩沖物質,可以使血液的酸堿度不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從而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點評:本題考查PH穩(wěn)態(tài)調節(jié),識記血漿緩沖物質種類的作用是解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不屬于細胞膜的功能的是( 。
A、提高細胞內化學反應的速率
B、將胰島細胞形成的胰島素,分泌到細胞外
C、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D、作為系統的邊界,維持細胞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哪項不是DNA分子復制時所需條件( 。
A、DNA解旋酶B、模板和原料
C、RNA聚合酶D、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病毒只有依賴活細胞才能生活
B、人的各種反射活動都需要多個細胞的參與,不可能由一個細胞獨立完成
C、細胞學說揭示了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qū)別
D、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細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1表示人體進食后,血糖、胰島素含量的變化情況,據圖回答:
某人依據如圖2繪出胰島素調節(jié)血糖含量的模型如圖:

請將上面的模型補充完整,①代表
 
;結構②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1表示C、H、O、N、P元素組成有機化合物X、Y、Z的圖解,圖2表示人體某個細胞結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X表示圖2中的儲能物質,則X是
 

(2)若圖1中的Y、Z是組成結構7的化合物,則Z表示
 
,鑒定Y常用
 
試劑.
(3)Y表示細胞的某種分泌蛋白,在核糖體中合成之后,按照
 
(用箭頭和數字表示)的方向運到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圖,據圖回答:

(1)圖中①表示
 
,⑥表示
 

(2)該化合物是由
 
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而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
 
;該化合物稱為
 

(3)圖中有
 
個肽鍵,表示肽鍵的數字是
 
,有
 
個氨基和
 
個羧基.
(4)該化合物是由
 
種氨基酸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請回答下列有關實驗的問題:
(1)用洋蔥根尖作材料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要將細胞分散開可以進行
 
等操作才能實現;在該實驗中,若只跟蹤分生區(qū)的一個特定細胞則無法同時觀察到有絲分裂的各個時期,其原因是
 
.當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觀察染色體時,若要提高視野的亮度,應調節(jié)
 
 

(2)以下是幾位同學在進行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操作的情況,請分析:
甲同學從解離液中取出材料,立即染色,實驗效果很差;乙同學將已染色的材料立即蓋上蓋玻片觀察,看不清單個細胞;丙同學將制好的玻片直接用高倍鏡觀察,花了很多時間,找不到細胞.
①甲實驗效果差的原因是
 

②乙看不清細胞的原因是
 

③丙操作上的錯誤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一個DNA分子復制完畢后,新形成的DNA子鏈( 。
A、是DNA母鏈的片段
B、與DNA母鏈相同,但U取代T
C、與DNA母鏈之一相同
D、與DNA母鏈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