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甲是某細胞的部分結構;圖乙表示細胞通過形成囊泡運輸物質的過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分析圖甲可知,含有核酸的結構有①②③⑤⑥(填序號).氧氣充足條件下,該細胞中CO2濃度最高的結構是② (填序號).
(2)囊泡Y與⑤融合,若囊泡Y內“貨物”為水解酶,可推測結構⑤是溶酶體 (填細胞器).
(3)若乙是漿細胞,其不能對抗原進行特異性識別的原因是沒有相應的抗原.研究發(fā)現(xiàn)釀膿鏈球菌進入機體使機體產生抗體,而此類抗體攻擊該細菌的同時,也攻擊心肌瓣膜細胞原因是釀膿鏈球菌和心肌瓣膜細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分析 分析題圖:圖甲:①是染色質,②是線粒體,③是核糖體,④是內質網(wǎng),⑤是線粒體,⑥是細胞質基質
圖乙:①是細胞核,②細胞質基質,③內質網(wǎng),④高爾基體,⑤囊泡.

解答 解:(1)含有核酸的結構有①染色質、②線粒體、③核糖體、⑤線粒體、⑥細胞質基質.線粒體是細胞內產生二氧化碳的場所,正常情況下,該細胞中CO2濃度最高的結構是②線粒體.
(2)圖乙細胞中含有磷脂雙分子層的結構、既含有膜結構的⑤囊泡,含有水解酶的是溶酶體.
(3)抗體要和抗原進行特異性識別,需要相應的受體才能進行;抗體具有特異性,攻擊細菌時又攻擊心肌瓣膜的原因是釀膿鏈球菌和心肌瓣膜細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故答案為:
(1)①②③⑤⑥②
(2)溶酶體
(3)無相應的受體   釀膿鏈球菌和心肌瓣膜細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細胞結構的相關知識,熟記相關結構和功能不難回答,另外要注意信息識別需要相應的受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內填序號,“橫線”上按要求填序號或文字)
(1)物質A是蛋白質,物質B是磷脂.
(2)結構E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其功能特性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3)具有雙層E結構的細胞器是①②(填圖中的序號).動、植物細胞都有,但是功能不同的是[④]高爾基體.
(4)細胞內具有E結構的除了上述6種細胞器外,還有細胞膜、核膜.
(5)參與圖中①的生物膜是葉綠體類囊體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四分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每個四分體包含一對同源染色體的4條染色單體;②四分體中姐妹染色單體之間會發(fā)生交叉互換;
③復制后的同源染色體都形成四分體; ④只有減Ⅰ時期形成四分體;⑤四分體時期可發(fā)生交叉互換現(xiàn)象,進一步豐富了配子類型;⑥四分體時期的下一個時期是聯(lián)會;  ⑦細胞中有幾個四分體,就有幾對同源染色體.
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④⑤⑥⑦D.③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在學習了課本實驗“探究酵母菌細胞的呼吸方式”后,想進一步探究酵母菌細胞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產生等量CO2時,哪種條件下消耗葡萄糖較少的問題.他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將無菌葡萄糖溶液與少許酵母菌混勻后密封(瓶中無氧氣),按如圖甲、乙裝置實驗.當測定甲、乙裝置中CaCO3沉淀相等時,撤去裝置,將甲、乙兩錐形瓶溶液分別用濾菌膜過濾,除去酵母菌,得到濾液1和濾液2.請分析回答:

(1)甲、乙兩組的自變量是有無氧氣,實驗中需控制的無關變量主要有溫度、PH、培養(yǎng)液量、培養(yǎng)液濃度等(至少寫出兩個).
(2)酵母菌產生CO2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3)利用圖丙提供的U型管(已知濾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過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質能通過)、濾液1和濾液2等,繼續(xù)完成探究實驗:
實驗步驟:
①將等量的濾液1和濾液2分別倒入U型管的A、B兩側并標記;
②一段時間后觀察兩側液面的變化.
實驗結果預測和結論:
①如果A側液面上升(“上升”、“下降”),B側液面下降(“上升”、“下降”),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A側液面下降,B側液面上升,則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A、B兩側液面高度相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樣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人類多指基因(T)對正常指(t)為顯性,白化基因(a)對正常(A)為隱形,都在常染色體上,而且都是對立遺傳.一個家庭中,父親是多指,母親正常,他們有一個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則下一個孩子只有一種病和患兩種病的幾率分別是( 。
A.$\frac{1}{2}$      $\frac{1}{8}$B.$\frac{3}{4}$       $\frac{1}{4}$C.$\frac{1}{2}$      $\frac{1}{4}$D.$\frac{1}{4}$     $\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變異與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通過雜交育種培育出來的品種都是純合子
B.多倍體都是人為使染色體變異后產生的,它極大豐富了果實中的營養(yǎng)
C.人工誘變沒有改變基因的本質,只是通過提高突變率而實現(xiàn)了定向變異
D.轉基因屬于定向變異,豐富了育種類型,新品種要經(jīng)嚴格檢測才能應用于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為某種真菌線粒體中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脯氨酸CCA、CCC
CCU、CCG
蘇氨酸ACU、ACC
ACA、ACG
甘氨酸GGU、GGA
GGG、GGC
纈氨酸GUU、GUC
GUA、GUG
(1)結構Ⅰ、Ⅱ代表的結構或物質分別為:核膜、線粒體DNA.
(2)完成過程①需要的物質是從細胞質進入細胞核的.它們是ATP、核糖核苷酸、酶.
(3)從圖1分析,基因表達過程中轉錄的發(fā)生場所有細胞核、線粒體.
(4)根據(jù)圖1和表格判斷:Ⅲ為tRNA(填名稱).攜帶的氨基酸是蘇氨酸.若蛋白質2在線粒體內膜上發(fā)揮作用,推測其功能可能是參與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
(5)用α鵝膏蕈堿處理細胞后發(fā)現(xiàn),細胞質基質中RNA含量顯著減少,那么推測α鵝膏蕈堿抑制的過程是①(填序號),線粒體功能會(選填“會”或“不會”)受到影響.
(6)如圖2為圖1中①過程,圖2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學組成上的區(qū)別是前者含脫氧核糖,后者含核糖.圖2中a是一種酶分子,它能促進c的合成,其名稱為R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為獲得較純凈的細胞膜以研究其結構與功能.請你完成下列實驗設計并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最好選取人的A作實驗材料原因是哺乳動物(人)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和細胞器膜,可得到較純凈的細胞膜
A.成熟的紅細胞  B.肝臟細胞  C.白細胞   D.口腔上皮細胞
(2)要獲得較純凈的細胞膜,兩個最重要的步驟是:
①將選取的上述材料放入清水(蒸餾水);
②用離心、過濾獲得較純凈的細胞膜.
(3)在制備細胞膜時,顯微鏡下觀察紅細胞的動態(tài)變化是( 。
①細胞破裂   ②凹陷消失  ③內容物流出  ④細胞體積增大
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④①③②D.①③②④
  (4)通過有關方法,測得多種膜的化學成分如下表所示:
化學成分
膜的類型
蛋白質(%)脂質(%)(主要是磷脂)糖類(%)
變形蟲細胞膜54424
小鼠肝細胞膜44524
人紅細胞膜49438
線粒體內膜76240
菠菜葉綠體片層膜70300
依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構成細胞膜與細胞器膜的化學成分的共同點是都由脂質(磷脂)和蛋白質組成,但細胞膜與細胞器膜功能不同是由于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分子和基本結構的闡述,錯誤的是( 。
A.膽固醇包含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物質
B.以玉米為主食的人群,特別是兒童要額外補充自身無法合成的賴氨酸
C.胰島素、肝糖原、DNA都是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的多聚體
D.血紅蛋白和葉綠素都是由無機鹽參與形成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