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旗葉是小麥植株最頂端的一片葉子,研究表明旗葉的生長發(fā)育能顯著影響小麥的產(chǎn)量。科學工作者對小麥旗葉的發(fā)育過程進行研究,測定其不同發(fā)育階段凈光合速率及相關(guān)指標的變化,結(jié)果如下表。

注:“一”表示未測數(shù)據(jù)

(1)A時期的凈光合速率為負值,原因可能是:               。B時期凈光合速率較低的原因有       從而導致暗反應受影響等。

(2)若將A、D時期的旗葉分別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A期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生成          ;D期葉肉細胞葉綠體中,ATP和[H]含量將           。

(3)研究人員認為,在小麥的灌漿過程中,小麥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葉提供。請設計實驗思路,驗證旗葉在小麥灌漿過程中的作用:①僅為小麥        提供14CO2;②檢測       。

 

【答案】

(1)無光合色素不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     CO2吸收量少

(2)乙醇   增加

(3)①旗葉   ②胚乳中含14C的淀粉占所有淀粉的比例

【解析】(1)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以直接看出,A中新葉展開前無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進行呼吸作用,所以凈光合速率為負值。B新葉展開中與C、D中的葉片相比,氣孔相對開放度明顯低,影響到二氧化碳的吸收,進而影響暗反應,故凈光合速率較低。(2)A時期的葉肉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進行呼吸作用,在密閉容器中,隨著有氧呼吸的進行,氧氣逐漸被消耗,無氧呼吸加強,積累酒精。D時期的葉肉細胞既能進行光合作用,也能進行呼吸作用,在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開始光合大于呼吸,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下降,暗反應受阻,光反應產(chǎn)物積累。(3)實驗的自變量為旗葉提供的營養(yǎng);用放射性標記法標記二氧化碳,可以追蹤其中合成的有機物的去向。

考點:該題考查光合作用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意在考查考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以及對數(shù)據(jù)的處理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西省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小麥旗葉是小麥植株最頂端的一片葉子,科研人員對小麥旗葉發(fā)育過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進行研究,測定其不同發(fā)育階段凈光合速率及相關(guān)指標的變化,結(jié)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測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

發(fā)育時期

葉面積

(最大面積的%)

總?cè)~綠素含量

(mg/g.fw)

氣孔相對開放度

(%)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A

新葉展開前

20

----

---

—2.7

B

新葉展開中

86

1.2

5.6

1.8

C

新葉已成熟

100

12.7

100

5.9

(1)B時期的凈光合速率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__少,影響光合作用過程。

(2)若將A時期的旗葉置于密閉恒溫玻璃容器中,給與恒定的光照,一段時間后,A期葉肉細胞中,明顯增強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__增多。

(3)小麥旗葉因葉面積大、細胞中葉綠體數(shù)目較多,葉綠體中基粒數(shù)量多,對小麥籽粒的產(chǎn)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蒲腥藛T認為,在小麥的灌漿過程中,小麥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葉提供。請補充完成以下科研實驗設計思路并加以驗證。

①在小麥的灌漿期,將旗葉和其他葉片分別包在密閉的透明袋中,分別通入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并始終保持25℃及給與合適的光照等條件。

②將小麥培養(yǎng)至籽粒成熟時期收獲籽粒。

③檢測、測定籽粒胚乳中_________的含量并計算比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證明科研人員的認識是正確的。

(4)將長勢相同的小麥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溫度下先暗處理1h,測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的(單位g)變化如甲曲線所示;再分別置于同一光照強度下照射1h后,測得其干重與暗處理前的變化如乙曲線。請據(jù)圖回答:

①小麥葉肉細胞內(nèi)呼吸酶的最適溫度為___。

②29℃時,小麥通過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量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高三第九次教學質(zhì)檢理綜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小麥旗葉是小麥植株最頂端的一片葉子,科研人員對小麥旗葉發(fā)育過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進行研究,測定其不同發(fā)育階段凈光合速率及相關(guān)指標的變化,結(jié)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測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

(1)B時期的凈光合速率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__少,影響光合作用過程。

(2)若將A時期的旗葉置于密閉恒溫玻璃容器中,給與恒定的光照,一段時間后A期葉肉細胞中明顯增強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__增多。

(3)將C時期的旗葉置于密閉恒溫玻璃容器內(nèi),連續(xù)48h測定容器內(nèi)CO2濃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圖所示曲線(整個過程呼吸作用強度恒定)。

據(jù)曲線分析,實驗中由12時到18時葉綠體內(nèi)C3含量變化是_________;葉綠體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時刻是_________h時,前24小時比后24小時的平均光照強度____ ______。

(4)小麥旗葉因葉面積大、細胞中葉綠體數(shù)目較多,葉綠體中_______________數(shù)量多,對小麥籽粒的產(chǎn)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三測試理綜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小麥旗葉是小麥植株最頂端的一片葉子,研究表明旗葉的生長發(fā)育能顯著影響小麥的產(chǎn)量?茖W工作者對小麥旗葉的發(fā)育過程進行研究,測定其不同發(fā)育階段凈光合速率及相關(guān)指標的變化,結(jié)果如下表。

         發(fā)育時期 葉面積

(最大面積的%)    總?cè)~綠素含量

(mg/g.fw)     氣孔相對開放度(%)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A             新葉展開前            19                                   ---                              ---                                             -2.8

B              新葉展開中            87                                   1.1                             5.5                                            1.6

C              新葉展開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葉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表示未測數(shù)據(jù).

(1)B時期的凈光合速率較低,推測原因可能是:①           ,影響光反應過程;②                ,影響         過程。

(2)若將A、D時期的旗葉分別置于光溫恒定的密閉容器中,一段時間后,A期葉肉細胞中,將開始積累_________;D期葉肉細胞葉綠體中,ATP和[H]含量將__________。

(3)與D期相比,A期合成生長素的能力          ;與C期相比,D期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數(shù)量明顯增多的結(jié)構(gòu)是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員認為,在小麥的灌漿過程中,小麥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葉提供。請設計實驗思路,驗證旗葉在小麥灌漿過程中的作用:①僅為小麥   提供       ;②檢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4.(11分)小麥旗葉是小麥植株最頂端的一片葉子,科研人員對小麥旗葉發(fā)育過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進行研究,測定其不同發(fā)育階段凈光合速率及相關(guān)指標的變化,結(jié)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測數(shù)據(jù))。請回答下列問題:

(1)B時期的凈光合速率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__少,影響光合作用過程。

(2)若將A時期的旗葉置于密閉恒溫玻璃容器中,給與恒定的光照,一段時間后,A期葉肉細胞中,明顯增強的生理活動是____________,導致____________增多。

(3)將C時期的旗葉置于密閉恒溫玻璃容器內(nèi),連續(xù)48h測定容器內(nèi)CO2濃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圖所示曲線(整個過程呼吸作用強度恒定)。

據(jù)曲線分析,實驗中由12時到18時葉綠體內(nèi)C3含量變化是_________;葉綠體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時刻是_________h時,前24小時比后24小時的平均光照強度__________。

(4)小麥旗葉因葉面積大、細胞中葉綠體數(shù)目較多,葉綠體中_______________數(shù)量多,對小麥籽粒的產(chǎn)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蒲腥藛T認為,在小麥的灌漿過程中,小麥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葉提供。請補充完成以下科研實驗設計思路并加以驗證。

①在小麥的灌漿期,將旗葉和其他葉片分別包在密閉的透明袋中,分別通入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并始終保持25℃及給與合適的光照等條件。

②將小麥培養(yǎng)至籽粒成熟時期收獲籽粒。

③檢測、測定籽粒胚乳中_________的含量并計算比例。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科研人員的認識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