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為了研究2個新育品種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員分別測定了新育品種與原種(對照)葉片的凈光合速率、蛋白質含量和葉綠素含量,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的凈光合速率是采用葉齡一致的葉片,在光照強度、CO2濃度相同的實驗條件下,測得的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O2的釋放量.
(2)光合作用過程中,1分子CO2與RuBP(或五碳糖、核酮糖二磷酸、五碳分子)結合生成2個三碳酸(或3-磷酸甘油酸、三碳分子),最終形成三碳糖(實際上是三碳糖磷酸),ATP能為三碳糖的形成提供磷酸基團.
(3)由圖2可知,P1的葉片光合作用能力最強,推斷其主要原因有:一方面是其葉綠素含量較高,可以產(chǎn)生更多的NADPH和ATP;另一方面是其蛋白質含量較高,含有更多的參與光合作用的酶.
(4)若將P1植株于40℃環(huán)境中種植一段時間,其他條件適宜,會出現(xiàn)植物重量下降的現(xiàn)象.根據(jù)題意推測最可能的生理原因是40℃條件下,整個植株細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分析 據(jù)圖分析:圖1:看圖可知:隨著溫度的升高品種1和2的凈光合速率都先上升后下降,且最適宜溫度都是25度;品種1高于品種2,且兩者都高于對照組,但是品種1下降的更快;
圖2:品種1和2的葉綠素互為蛋白質含量都都大于對照組,且品種1葉綠素和蛋白質含量最高

解答 解:(1)凈光合速率指的是在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相同的實驗條件下,測得的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氧氣的釋放量,氧氣釋放量越多,說明凈光合作用強度越高.
(2)在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1分子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然后三碳化合物在光反應提供的[H]和ATP的作用下,最終形成三碳糖(實際上是三碳糖磷酸),ATP能為三碳糖的形成提供磷酸基團.
(3)圖中P1的葉片葉綠素含量較高,可以產(chǎn)生更多的[H]和ATP用于暗反應,同時其蛋白質含量較高,含有更多的參與光合作用的酶,所以其光合作用能力最強.
(4)題干所述現(xiàn)象最可能的原因是40℃條件下,整個植株細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故答案為:
(1)光照強度、CO2濃度    O2
(2)RuBP(或五碳糖、核酮糖二磷酸、五碳分子)  三碳酸(或3-磷酸甘油酸、三碳分子)      ATP
(3)NADPH和ATP    參與光合作用的酶
(4)40℃條件下,整個植株細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影響光合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的實驗分析,意在強化學生對實驗的原理及過程的分析與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原核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藍藻含有葉綠體和藻藍素B.擬核含有一個環(huán)狀DNA
C.藍藻與細菌的直徑差不多大D.細菌都是營腐生或寄生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組成①的基本單位有四種脫氧核苷酸,其排列順序決定了④
B.②由蛋白質和rRNA組成,它的形成與細胞核核仁相關
C.③中的氫鍵有利于保持結構的相對穩(wěn)定性
D.圖中各部分徹底水解后得到產(chǎn)物種類最多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然選擇是生物變異的隨機淘汰和保留
B.不同性狀個體繁殖率的差異會導致基因頻率改變
C.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意味著新物種的產(chǎn)生
D.新物種的形成必須經(jīng)過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系統(tǒng)及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同一種生物細胞的細胞膜上有相同的MHC分子
B.人體皮膚大面積燒傷后,由于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而容易發(fā)生感染
C.哺乳動物的B淋巴細胞在胸腺中成熟,T淋巴細胞在骨髓中成熟
D.漿細胞在特異性識別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體來消滅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資陽市高二下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泡菜制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A.泡菜的制作離不開乳酸菌,乳酸菌就是乳酸桿菌

B.可加入少量陳泡菜液,其目的是提供鹽分

C.所用鹽水應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溶解氧和雜菌

D.壇蓋邊沿的水槽中應注滿水,其目的是防止壇內氣體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藍藻在分裂末期細胞中央由高爾基體囊泡形成細胞板
B.凋亡細胞內的基因表達都下降,酶活性減弱
C.伴隨著細胞的生長,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效率逐漸提高
D.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中心體不只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圖1表示反射弧中三個神經(jīng)元及其聯(lián)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即一個完整的神經(jīng)元模式).圖2表示突觸的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關于圖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1內表示有2個完整突觸結構
B.圖1中刺激d點,興奮將傳導(遞)至c、e點
C.圖2軸突中有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D.神經(jīng)遞質進入突觸后膜與受體結合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為了驗證鎳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請完成下列問題.
(1)材料用具:完全營養(yǎng)液甲,缺鎳的營養(yǎng)液乙(其他元素均具備),只含鎳的營養(yǎng)液丙,適當?shù)娜萜骱凸潭ú牧、(a.長勢良好且相似)的玉米幼苗等.
(2)方法步驟(完善表格):
項目A組(20株上述玉米幼苗)B組(20株上述玉米幼苗)
處理放入完全營養(yǎng)液甲中培養(yǎng)b.放入等量的缺鎳的營養(yǎng)液乙中培養(yǎng)
培養(yǎng)c.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數(shù)天
觀察玉米幼苗的生長狀況
預期結果d.玉米幼苗生長正常e.玉米幼苗生長不正常
(3)從科學研究的嚴謹角度出發(fā),為進一步證實A、B兩組玉米生長狀況的差異是由于鎳元素供應不同引起的,還應增加的實驗步驟及結果是:
步驟:在缺鎳的營養(yǎng)液乙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鎳營養(yǎng)液丙
結果:一段時間后玉米幼苗恢復正常生長(或癥狀消失),則鎳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