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蛋白質合成示意圖(圖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③上的某一個堿基發(fā)生了改變,一定會引起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的變化
B.組成②的單體是核糖核苷酸,②在生物體內共有61種
C.該圖表示翻譯過程,丙氨酸的密碼子是CGA
D.若合成蛋白質的基因中有3000個堿基對,則合成的蛋白質中最多有氨基酸500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學生在學校調查了人的拇指能否向背側彎曲(如圖所示)的遺傳情況,他們以年級為單位,對各班級的統(tǒng)計進行匯總和整理,見下表:
親代類型 子代類型 | 第一組 | 第二組 | 第三組 |
雙親均為拇指能向背側彎曲 | 雙親中只有一個拇指能向背側彎曲 | 雙親全為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 | |
拇指能向背側彎曲 | 480 | 480 | 0 |
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 | 88 | 448 | 子代均為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 |
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你根據表中第________組婚姻狀況調查,就能判斷屬于顯性性狀的是____________。
(2)設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為A,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為a,請寫出在實際調查中,第二組雙親中可能有的婚配組合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若第一組的一個同學是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請推測他的一個哥哥拇指能向背側彎曲的概率是________;根據表中的遺傳情況分析,拇指能向背側彎曲和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的遺傳符合____________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豌豆進行遺傳試驗時,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A.雜交時,須在花蕾期人工去雄 B.自交時,雌蕊和雄蕊都無需除去
C.雜交時,須在開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應套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成都市高考適應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脫落酸(ABA)溶液處理培養(yǎng)在含一定濃度蔗糖的培養(yǎng)基中的水稻愈傷組織,實驗數據如下圖所示。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在處理第1-3天ABA促進愈傷組織中淀粉酶的合成
B. 在處理第1-3天時ABA促進還原糖產生
C. 在處理笫7-14天時實驗組中較多的淀粉水解成還原糖
D. 植株用ABA處理更有利于光合產物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第四次檢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羊產生配子時的細胞減數分裂過程進行了研究,并繪制了相關圖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過程表明,通過減數分裂,染色體數目會__________。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的行為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圖2顯示的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常染色體)的不正常分裂情況,產生異常配子①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圖3表示精原細胞,該精原細胞經圖4形成了一個基因型為AB的精細胞,則其形成的其他精細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第四次檢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生物核酸的堿基組成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遺傳物質的堿基比例為:嘌呤占34%、嘧啶占66%,則甲、乙生物可能是( )
A. 藍藻、變形蟲 B. T2噬菌體、豌豆
C. 硝化細菌、綿羊 D. 肺炎雙球菌、煙草花葉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第四次檢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15N標記細菌的DNA分子,再將它們放入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連續(xù)繁殖四代,a、b、c為三種DNA分子∶a只含15N,b同時含14N和15N,c只含14N,則下圖所示這三種DNA分子的比例正確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隱性遺傳因子決定的性狀是隱性性狀,生物在正常情況下不能表現(xiàn) | |
B. | 能穩(wěn)定遺傳的性狀是隱性性狀 | |
C. | 只有在隱性純合時才能表現(xiàn)的性狀是隱性性狀 | |
D. | 具有等位基因的生物體表現(xiàn)的性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