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葫蘆科一種被稱為噴瓜的性別不是由異形的性染色體決定,而是由3個復等位基因aD、a+、ad決定的,每株植物中只存在其中的兩個基因。它們的性別表現(xiàn)與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性別類型 | 基因型 |
雄性植株 | aDa+、aDad |
兩性植株(雌雄同株) | a+a+、a+ad |
雌性植株 | adad |
請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決定雄性、兩性、雌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a+、ad這三個基因的顯隱性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雄性植株中為什么不可能存在純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雄株Ⅰ與雌株雜交,后代中有雄株也有雌株,且比例為1∶1,則雄株Ⅰ的基因型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了確定兩性植株的基因型,用上述表格的植株為實驗材料,設計最簡單的雜交實驗,應該怎樣進行?(簡要寫出雜交組合、預期結果并得出結論)
【答案】(1)aD、a+、ad
(2)aD對a+、ad為顯性,a+對ad為顯性
(3)因為它的兩個親本不可能同時提供aD基因,否則兩個親本都是雄性
(4)aDad
(5)讓兩性植株自交,觀察后代的性狀分離情況。如果后代都是雌雄同株,則親本基因型為a+a+;如果后代有性狀分離,且雌雄同株∶雌性植株=3∶1,則親本基因型為a+ad。
【解析】(1)(2)由表格分析可知,aD對a+、ad為顯性,a+對ad為顯性,則當aD存在時植株表現(xiàn)為雄性,當基因型為adad時植株表現(xiàn)為雌性,當基因型為a+a+、a+ad時植株表現(xiàn)為雌雄同株。
(3)如果雄性植株為純合子,則它的基因型即為aDaD,這需要此植株的父本和母本各提供一個aD配子,但含aD的植株必為雄性,即兩個親本都是雄性,這是不可能的。
(4)根據(jù)基因分離定律可知,此實驗為測交類型,且后代沒有雌雄同株,故可推知雄株親本的基因型為aDad。
(5)運用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實驗原理,以自交方式看后代有無性狀分離便可判斷兩性植株的基因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萌發(fā)的小麥種子中生長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若干,均分為8組,分別浸入7種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和萌發(fā)種子提取液(待測樣液)中,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24h后,測量每組切段平均長度,結果見下表。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生長素濃度(mg/L) | 待測樣液 | 0 | 0.001 | 0.01 | 0.1 | 1 | 10 | 100 |
切段平均長度 | 10 | 6.5 | 6.8 | 8.2 | 10 | 12 | 10 | 5.5 |
(1)上述實驗遵循的原則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兩項),由上述結果可初步判斷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濃度范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說明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確定待測樣液中的生長素濃度是0.lmg/L還是10mg/L,請根據(jù)上述實驗原理及方法,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測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在市場上的水果品種多種多樣,新的品種層出不窮,F(xiàn)在有科研人員想培育出一種紅色瓜皮的西瓜新品種,根據(jù)你所學的生物學知識,你推測哪種方法不可能實現(xiàn)()
A. 雜交育種 B. 人工誘變育種
C. 轉基因工程技術 D. 通過染色體變異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進行藥物試驗時,以動物細胞為材料,測定藥物對體外培養(yǎng)細胞的毒性。供培養(yǎng)的細胞有甲、乙兩種,甲為骨髓瘤細胞,乙為經(jīng)免疫過的正常漿細胞。請答題:
(1)將數(shù)量相等的甲和乙分別置于培養(yǎng)瓶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液及其它培養(yǎng)條件均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動物細胞培養(yǎng)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有_______________(選擇填寫下列條件前的序號)。
①對培養(yǎng)液和培養(yǎng)用具進行無菌處理,在細胞培養(yǎng)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這些做法都有利于提供一個無菌無毒的培養(yǎng)環(huán)境
②在使用合成培養(yǎng)基時,通常需加入血漿等天然成分
③所有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適宜溫度均為36.5±0.5℃,多數(shù)哺乳動物細胞生存的適宜pH為7.0左右
④動物細胞培養(yǎng)所需的氣體只是O2,因為O2是細胞代謝所必需
⑤培養(yǎng)液中需添加一定濃度和比例的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以誘導細胞脫分化和再分化
(3)藥物試驗需要大量細胞,甲乙看來都不適合用于試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令甲乙細胞融合,所獲雜交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條件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5)已知癌細胞中X基因過量表達與骨髓瘤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要試驗一種抗腫瘤藥物Y對甲生長的影響,可將甲分為A、B兩組,A組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B組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無菌生理鹽水,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定時間后,從A、B兩組收集等量細胞,通過分別檢測X基因在A、B兩組細胞中的_______________合成水平的差異,以確定Y的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實驗變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溫度和pH是自變量
B. 在探究氯化鈉濃度對人的紅細胞形態(tài)變化影響的實驗中,氯化鈉濃度是因變量
C. 探究光照對植物光合速率影響的實驗中,CO2濃度、溫度、植物種類等是無關變量
D. 在探究氧氣濃度對酵母菌細胞呼吸速率影響的實驗中,溫度可以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高等動物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每個卵細胞繼承了初級卵母細胞核中1/2的遺傳物質
B. 整個精子進入卵細胞內,完成受精作用
C. 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配子是多種多樣的,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因此,有性生殖產(chǎn)生的后代可有多種表現(xiàn)型
D. 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孟德爾在對兩對相對性狀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自由組合定律。下列能直接說明自由組合定律實質的是()
A. F2的性狀表現(xiàn)比為9: 3:3:1
B. 測交后代的比為1:1:1:1
C. F2的遺傳因子組成比為(1:2:1)2
D. F1產(chǎn)生配子的比為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多種激素共同調節(jié)其生命活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頂端優(yōu)勢產(chǎn)生的原因是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受抑制
B. 赤霉素施用過多引起植物瘋長,體現(xiàn)赤霉素的兩重性
C. 植物的幼芽和幼根都能產(chǎn)生乙烯
D. 用一定濃度的脫落酸處理某植物,可防止其葉片的脫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幾年馬尾松林病蟲害發(fā)生逐年遞增,危害性病蟲害不斷出現(xiàn)。某地區(qū)馬尾松林因松毛蟲引起的病蟲害,導致馬尾松大面積枯死。人們一般通過噴施農藥殺死松毛蟲。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蘇云金芽孢桿菌能寄生在松毛蟲體內,可用來防治松毛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馬尾松林大面積枯死,導致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降低
B. 可采用樣方法調查馬尾松林中松毛蟲蟲卵的種群密度
C. 噴施農藥使松毛蟲產(chǎn)生抗藥性突變,種群抗藥基因頻率增加
D. 利用蘇云金芽孢桿菌進行生物防治,有利于維持生物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