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體溫、水鹽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調節(jié)過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受到寒冷刺激時,腺體A的分泌活動增強,腺體 A 表示的器官有甲狀腺和腎上腺.
(2)人體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增加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體釋放進入血液,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
(3)空腹時,血糖的來源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該細胞的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中進行加工的.
(4)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飲入高濃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時間靜脈取血,測定血糖濃度(整個過程禁食、禁水,不做劇烈運動),發(fā)現(xiàn)正常人與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濃度的變化趨勢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原因是胰島素可促進血糖被細胞利用,胰島B細胞功能不足,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下降慢.
(5)I型糖尿病由胰島B細胞損傷引起,患病率具有種族差異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島B 細胞的抗體和效應 T 細胞.據(jù)此推測:I型糖尿病是針對胰島 B細胞的一種自身免疫病,胰島 B 細胞的損傷是機體通
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特異性免疫)免疫導致的.

分析 下丘腦地位和功能:
①感受:滲透壓感受器感受滲透壓升降,維持水代謝平衡.
②傳導:可將滲透壓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導至大腦皮層,使之產生渴覺.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使之分泌相應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環(huán)境溫度低時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在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時促使垂體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中樞、血糖調節(jié)中樞、滲透壓調節(jié)中樞.

解答 解:(1)受到寒冷刺激時,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細胞代謝水平,增加產熱量,維持體溫相對穩(wěn)定.因此,腺體A為腎上腺和甲狀腺,寒冷時,它們的活動增強.
(2)人體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后,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升高,下丘腦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體釋放進入血液,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
(3)血糖的來源包括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質的轉化,因此空腹時,血糖的來源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是胰島素,屬于分泌蛋白,其在該細胞的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中進行加工的.
(4)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時間靜脈取血,測定血糖濃度(整個過程禁食、禁水,不做劇烈運動),發(fā)現(xiàn)正常人與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濃度的變化趨勢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原因是胰島素可促進血糖被細胞利用,胰島B細胞功能不足,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下降慢.
(5)Ⅰ型糖尿病由胰島B細胞損傷引起,患病率具有種族差異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島B細胞的抗體和效應T細胞,說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過強,引起自身免疫;其中抗體參與體液免疫,效應T細胞參與細胞免疫,則胰島B細胞的損傷是機體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導致的.
故答案為:
(1)增強     甲狀腺和腎上腺
(2)抗利尿      垂體      腎小管和集合管
(3)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質轉化        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
(4)胰島素可促進血糖被細胞利用,胰島B細胞功能不足,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下降慢
(5)自身免疫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特異性免疫)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血糖調節(jié)、水平衡調節(jié)和體溫調節(jié),要求考生識記參與血糖調節(jié)、水平衡調節(jié)和體溫調節(jié)的激素及其功能,掌握體溫調節(jié)、水平衡調節(jié)和血糖調節(jié)的具體過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贛州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的肌肉組織分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兩種,快肌纖維幾乎不含有線粒體,與短跑等劇烈運動有關;慢肌纖維與慢跑等有氧運動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消耗等摩爾葡萄糖,快肌纖維比慢肌纖維產生的ATP多

B.兩種肌纖維均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時快肌纖維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故產生酸痛感覺

D.慢跑時慢肌纖維產生的ATP,主要來自于線粒體內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動物在寒冷環(huán)境中,機體會發(fā)生一系列反應,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受到寒冷刺激,興奮在神經細胞膜內外的電位變化是由外正內負變?yōu)橥庳搩日;同時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這屬于神經調節(jié)中的非條件反射.
(2)當體內甲狀腺激素合成量過多時,則會引起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減少,從而使甲狀腺激素含量下降,這是一種反饋(負反饋)調節(jié),是人體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一個重要途徑.
(3)將一只青蛙和小白鼠,分別放在500mL也密閉的玻璃罩中,并由25℃移至4℃的環(huán)境中,哪個存活時間更長些青蛙,原因是因為青蛙是變溫動物,環(huán)境溫度降低,耗氧量減少;小白鼠是恒溫動物與青蛙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中國登山隊19名隊員在所處環(huán)境溫度從20℃降至-10℃的過程中,體內的各項生理變化與右圖變化趨勢相符的有( 。
①皮膚血管血流量 
②身體耗氧量 
③腎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腺的分泌量   
⑤尿量       
⑥酶的活性.
A.②③⑤⑥B.②③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人體細胞中有機物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RNA聚合酶可以在細胞核中合成
B.免疫活性物質可以不由免疫細胞合成
C.糖蛋白可以在成熟紅細胞的內質網(wǎng)合成
D.性激素可以在性腺細胞的高爾基體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白鼠是恒溫動物,當環(huán)境溫度明顯降低時,其體溫仍能保持相對恒定.為了證明調節(jié)體溫的中樞為下丘腦,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制訂了以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①取兩只健康狀況良好且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標記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壞甲鼠的下丘腦,乙鼠不做處理作為對照,并分別測量初始體溫.
③把甲鼠置于0℃環(huán)境中,把乙鼠置于37℃環(huán)境中作為對照,在相對安靜的條件下觀察24h,每隔4h分別測量一次體溫,并做好記錄.
預期結果與結論:甲鼠體溫發(fā)生明顯改變,乙鼠體溫保持相對恒定,說明下丘腦是調節(jié)體溫的中樞.
(1)該興趣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有哪些不妥之處?請?zhí)岢鱿鄳母倪M意見:
①兩只改為兩組;
②將兩組小白鼠均置于0℃(0℃、37℃)環(huán)境中;
(2)若沒有破壞甲鼠的下丘腦,將甲鼠置于0℃的環(huán)境中,則甲鼠戰(zhàn)栗的反射弧是:冷覺感受器→傳入神經→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傳出神經→骨骼肌
(3)寒冷環(huán)境下,小白鼠的耗氧量會增加(增加、不變、減少).
(4)將乙鼠從低溫移入高溫的環(huán)境中,產生炎熱感覺的神經中樞是大腦皮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同學感冒發(fā)熱39.5℃,伴有輕度腹瀉.與病前相比,此時該同學的生理狀況是( 。
A.呼吸加快,心肌細胞中ATP大量積累
B.汗液分泌增多,尿量減少
C.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代謝增強,產熱量增加
D.糖原合成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野生獼猴桃是一種多年生的富含維生素C的二倍體(2n=58)小野果.下圖是某科研小組以大量的野生獼猴桃種子(aa)為實驗材料培育抗蟲獼猴桃無籽新品種的過程,據(jù)圖回答:

(1)③⑦過程用到的藥劑是秋水仙素,原理是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經③過程產生的AAaa植株是雜合子(填“純合子”或“雜合子”).
(2)若⑤過程是雜交,產生的AAA植株的體細胞含染色體數(shù)目是87,該植株所結果實無籽的原因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紊亂,不能產生可育的配子;AA植株和AAAA植株是不是同一個物種?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觀察細胞結構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低倍鏡下物像清晰,換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應首先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B.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可以觀察到核糖體、液泡等結構
C.視野中有異物,轉動物鏡發(fā)現(xiàn)異物不動,移動裝片也不動,則異物在目鏡上
D.制作口腔上皮裝片時,首先在載玻片中央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蓋蓋玻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