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通過資料查找發(fā)現(xiàn):在15℃~35℃范圍內,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增長較快.為了探究酵母菌種群增長的最適溫度是多少,他們設置了5組實驗,每隔24h取樣檢測一次,連續(xù)觀察7天.下表是他們進行相關探究實驗所得到的結果:(單位:×106個/mL)
溫度
(℃)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第8次
0h24h48h72h96h120h144h168h
151.23.03.84.64.03.22.82.5
201.25.05.34.22.11.20.80.6
251.25.25.64.62.91.00.60.2
301.24.95.54.82.21.30.70.5
351.21.51.82.02.21.30.80.6
請根據表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中,每隔24小時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在顯微鏡下進行細胞計數(shù),并以多次計數(shù)的平均值估算試管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這種方法稱為
 
法.
(2)據表分析,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最適溫度約是
 
℃.在上述實驗條件下,不同溫度下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隨時間變化的相同規(guī)律是
 

(3)請在坐標中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不同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達到K值時的數(shù)量柱形圖.
 

(4)為了使實驗數(shù)據更加準確,需要嚴格控制實驗中的
 
(至少兩項)等無關變量.同一溫度條件下,若提高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起始種群數(shù)量,則該組別中酵母菌到達K值的時間將
 
(“增加”、“減少”或“保持不變”);若其他條件保持不變,適當提高培養(yǎng)液的濃度,則該組別的K值將
 
(“增加”、“減少”或“保持不變”).
考點: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種群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
專題:
分析:閱讀題干和圖表可知,本題涉及的知識是溫度對酵母菌種群增長的影響,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的基礎知識,分析圖表,結合問題的具體提示綜合作答.
解答: 解:(1)利用血球計數(shù)板估算酵母菌種群密度的方法是抽樣檢測法.
(2)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種群增長的最適溫度”,則自變量是溫度.根據表格數(shù)據可知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最適溫度約是25℃;不同溫度下酵母菌的種群數(shù)量都呈現(xiàn)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
(3)K值是指環(huán)境不受破壞的情況下,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最大值,不同溫度下K值不同.該柱形圖的橫坐標是溫度,縱坐標是K值.
(4)培養(yǎng)液的營養(yǎng)物質種類和濃度、PH、溶氧量、接種量等都屬于無關變量,同一溫度調節(jié)下,若提高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起始種群數(shù)量,則該組別中酵母菌到達K值的時間縮短;若其他條件條件保持不變,適當提高培養(yǎng)液的濃度,則該組別的K值將增加.
故答案為:
(1)抽樣檢測法
(2)25      在一定時間范圍內,酵母菌的種群數(shù)量隨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而不斷增長;達到最大值后,隨時間的延長酵母菌的種群數(shù)量逐漸下降
(3)如圖

(4)培養(yǎng)液的營養(yǎng)物質種類和濃度、pH、溶氧量、接種量      減少   增加
點評:本題考查種群密度的調查以及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難度中等,理解溫度對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甲、乙兩種生物的體細胞內染色體情況示意圖,則染色體數(shù)與圖示相同的甲、乙兩種生物體細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為( 。
A、甲:Aaaa      乙:AaaBbb
B、甲:AaBb      乙:AaBB
C、甲:AAaa      乙:AAaaBBbb
D、甲:AaaBbb    乙:AAaaBb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一高等生物細胞有絲分裂某一時期的圖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生物為一種植物
B、該細胞沒有姐妹染色單體
C、該細胞中含有12條染色體
D、該生物體細胞中含有12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據中央電視臺2003年12月15日報道,駐伊美軍經過將近一年的艱難跟蹤搜尋,終于在今天早些時候,于伊拉克前總統(tǒng)薩達姆的老家--提克里特市郊的原野洞穴中,生擒了落荒中的薩達姆.由于近一年來,薩達姆的生活環(huán)境條件較差,故其已面目全非,讓人很難辨其真?zhèn)危偃缒闶且晃粚<,你認為在美國情報局原已獲得薩達姆的照片、指紋、口腔上皮細胞標本、皮屑標本的條件下,哪種鑒定方法最可靠( 。
A、研究嫌疑人的牙齒結構、成分和年齡,然后進行分析判斷
B、鑒定指紋特點,并與檔案指紋相比較,進行確認
C、檢測嫌疑人口腔上皮細胞中DNA分子的堿基排列順序,并與檔案的相比較
D、檢測嫌疑人口腔上皮細胞中蛋白質種類,并與檔案的相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請據圖回答:
(1)A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生長的效應是
 
,對芽生長的效應是
 

(2)B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生長的效應是
 

(3)從圖中可以看出生長素作用的特點是
 

(4)某生物興趣小組參照圖示開展萘乙酸(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某種植物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的探究實驗,按照下表設計濃度梯度.(單位:c/mol?L-1
組別 A B C
濃度 10-12 10-9 10-7
為進一步精確測定最適濃度,應采取的改進措施是:
 

(5)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重力性生長的現(xiàn)象,有人發(fā)現(xiàn)在植物根向重力性彎曲部位除了生長素的分布不同外,在近地側同時也集中了大量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是由
 
的結果.
(6)達爾文在研究生長素時,將帶有尖端的胚芽鞘(a)和除去尖端的胚芽鞘(b)置于單側光下,結果a彎向光源生長,b不生長也不彎曲.該實驗的結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紅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紅薯吃起來比土豆甜.為探究其原因,某興趣小組在溫度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處于休眠期的紅薯塊根與土豆塊莖處理30分鐘后測定還原糖的含量.結果如圖:
注: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生成麥芽糖.
(1)由圖中曲線可知,60℃時紅薯還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
 

(2)與紅薯相比土豆不含還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3)為了確定土豆中不含還原糖的原因,請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為還原糖;②
 

備選材料與用具:
去掉淀粉與還原糖的紅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雙縮脲試劑A液,雙縮脲試劑B液,斐林試劑,蘇丹Ⅲ染液,質量分數(shù)為3%的淀粉溶液,質量分數(shù)為3%的蔗糖溶液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A、B兩支試管,在A試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mL,B試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還原糖的紅薯提取液2mL,60℃水浴保溫5min.
第二步:向A、B兩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溫至60℃的
 
溶液.水浴保溫5min.
第三步:向A、B試管內各加入
 
2mL.然后,
 

第四步:觀察試管中出現(xiàn)的顏色變化.
實驗結果:最可能的實驗結果是A試管
 
,B試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細胞內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在細胞中有兩種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結合水.在植物細胞中自由水和結合水的相對比的變化,是與生命活動相適應的.
(1)農民將新收獲的種子放在場院曬,是為了除去部分
 
,然后再將其儲存.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防止水分過多而霉變;二是可降低種子的呼吸作用,從而減少有機物的消耗.說明
 
水多代謝旺盛.
(2)如果將曬過的種子再用火烤,失去的是
 
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你到超市或市場里可以看到貨架上擺了相當多的蔬菜和水果,下列蔬菜和水果中,哪些所含的有機物量最接近于植株光合作用的積累量?( 。
A、菠菜B、玉米C、蘋果D、小白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了化合物b,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毒、幽門螺桿菌體內b均為4種
C、人體細胞的核內含有m四種,a一種,b八種
D、若a為脫氧核糖,則由b構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