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檢測方法: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淀粉遇碘液變藍;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產生磚紅色沉淀;觀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綠染成綠色,RNA可以被吡羅紅染成紅色,脂肪需要使用蘇丹Ⅲ(蘇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橘黃色(紅色)的脂肪顆粒.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1)淀粉遇碘變藍,使用碘液可以根據藍色的深淺來判斷淀粉含量的變化,斐林試劑與雙縮脲試劑可以產生磚紅色沉淀,可以用來檢測還原性糖含量的變化.
(2)斐林試劑使用時應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使用,并且與還原性糖反應時需要水浴加熱才可以出現磚紅色沉淀.
(3)隨著時間的延長,淀粉分解,轉化為還原糖,藍色逐漸變淺,磚紅色逐漸加深.
故答案為:
(1)淀粉含量變化,可溶性還原糖(或還原糖)含量變化
(2)甲液、乙液等量混合均勻,水浴加熱
(3)淀粉含量逐漸減少,還原糖含量逐漸增加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檢測以及實驗材料的選擇,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用低倍鏡尋找細胞時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下降鏡筒 | |
B. | 換上高倍鏡后要上升鏡筒避免壓壞玻片 | |
C. | 若觀察蘚類葉片的結構,可以使用凹面鏡 | |
D. | 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時應使用小光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 |
B. | 脂肪與蘇丹Ⅲ反應呈紅色 | |
C. | 性激素測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fā)育 | |
D. | 維生素D能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鈣和磷的吸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常見的有20多種 | |
B. |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種類是大體相同的 | |
C. | 在不同的生物體中,各種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 |
D. | 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是完全一樣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綿羊的長毛與短毛、棉花的細絨與長絨都屬于相對性狀 | |
B. | 隱性性狀是指生物體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 | |
C. | 性狀分離是指雜種顯性個體自交產生顯性和隱性的后代 | |
D. | 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不一定是純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fā)現基因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的是( )
A.若遺傳因子位于染色體上,則遺傳因子在體細胞中成對存在
B.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兩種性狀比接近1∶1
C.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F2中三種基因型個體比接近1∶2∶1
D.由F2出現了“3∶1”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第四次檢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設將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并供給只含14N、不含15N的原料。該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產生的4個精子中,含15N標記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為? ?
A.0 B.25% C.50% D.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