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央視焦點訪談節(jié)目在2010年10月報道,俗稱“一滴香”的有毒物質被人食用后會損傷肝臟,還能致癌!耙坏蜗恪钡姆肿咏Y構如右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7H8O3
B.1 mol該有機物最多能與3 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
C.該有機物能發(fā)生取代、加成、氧化和還原反應
D.該有機物的一種芳香族同分異構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CuSO4、Al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本題均不考慮水解影響),已知溶液中陽離子的濃度相同,且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6mol·L-1,則此溶液最多溶解鐵粉的質量為
A.5.6 g B.16.8g C.22.4g D.33.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下圖所示,圖Ⅰ是恒壓密閉容器,圖Ⅱ是恒容密閉容器。當其它條件相同時,在Ⅰ、Ⅱ中分別加入2 mol X和2 molY,開始時容器的體積均為V L,發(fā)生如下反應并達到平衡狀態(tài)(提示:物質X、Y的狀態(tài)均未知,物質Z的狀態(tài)為氣態(tài)):2X(?)+ Y(?) a Z(g)
此時Ⅰ中X、Y、Z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物質Z的化學計量數a = 2
B.若Ⅱ中氣體的密度如圖Ⅲ所示,則X、Y中只有一種為氣態(tài)
C.若X、Y均為氣態(tài),則在平衡時X的轉化率:Ⅰ<Ⅱ
D.若X為固態(tài)、Y為氣態(tài),則Ⅰ、Ⅱ中從開始到平衡所需的時間:Ⅰ>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4分)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對電力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也促進了我國電力工業(yè)高速發(fā)展,但我國電力結構中,火電比重非常大,占發(fā)電裝機總容量的75%以上,且火電比重還在逐年上升;鹆Πl(fā)電廠釋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對燃煤廢氣進行脫硝、脫硫和脫碳等處理,可實現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減排、廢物利用等目的。
(1)脫硝。利用甲烷催化還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2=-1160kJ·mol-1
甲烷直接將NO2還原為N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2)脫碳。將CO2轉化為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O2(g)+3H2(g)CH3OH(g)+H2O(g);ΔH3
①取五份等體積CO2和H2的混合氣體(物質的量之比均為1∶3),分別加入溫度不同、容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反應相同時間后,測得甲醇的體積分數φ(CH3OH)與反應溫度T的關系曲線如右圖所示,則上述CO2轉化為甲醇的反應的ΔH3 0(填“>”、“<”或“=”)。
②在一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進行上述反應。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代號)。
A.第10min后,向該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則再次達到平衡時c(CH3OH)=1.5mol·L-1
B.0~10min內,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75mol/(L·min)
C.達到平衡時,氫氣的轉化率為0.75
D.升高溫度將使n(CH3OH)/n(CO2)減小
③甲醇堿性燃料電池工作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可表示為 。
(3)脫硫。某種脫硫工藝中將廢氣經處理后,與一定量的氨氣、空氣反應,生成硫酸銨和硝酸銨的混合物作為副產品化肥。設煙氣中的SO2、N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硫酸銨和硝酸銨的水溶液的pH<7,其中原因可用一個離子方程式表示為: ;在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硝酸銨溶液中滴加適量的NaOH溶液,使溶液的pH=7,則溶液中:c(Na+)+c(H+) c(NO)+c(OH-)(填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6分)下圖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已知:A、D、F、H均為單質,X常溫下為無色液體,B為淡黃色固體,J溶于酸得到黃色溶液。
請按要求填空:
(1)寫出B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生成E的電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⑤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實驗室中引發(fā)反應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⑥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5分)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種粒子,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探究其性質,做了如下實驗,請你幫助完成:
(1)氯氣能使?jié)駶櫟募t色布條褪色。使其褪色的微粒的化學式是______
(2)將氯水在光照上一段時間,溶液顏色逐漸變淺,其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平衡常數(K)表明了封閉體系的可逆反應在給定的溫度下進行的程度,對于同一個類型的反應,平衡常數越大,表明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
H2CO3 HCO3-+ H+ Ka1(H2CO3)=4.45×10-7
HCO3- CO32-+H+ Ka2(HCO3-)=5.61×10-11
HClOH++ClO- Ka(HClO)=2.95×10-8
請依據以上電離平衡常數,請寫出將少量的氯氣通入到過量的碳酸鈉溶液中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飽和氯水與石灰石的反應是制取較濃HClO溶液的方法之一。
實驗一、定性研究:
①在試管中加入過量的塊狀碳酸鈣,再加入約20mL飽和氯水,充分反應,有少量氣泡產生,溶液淺黃綠色褪去;
②過濾,將濾液滴在有色布條上,發(fā)現其比氯水的漂白性更強;
③為了確定反應產物,將濾液分為三份,分別進行以下實驗:
第一份與石灰水混合,立即產生大量白色沉淀;
第二份與稀鹽酸混合,立即產生大量無色氣體;
將第三份加熱,看到溶液變渾濁且有大量無色氣體產生。
經檢測,上述實驗中產生的無色氣體均為CO2。
請回答:
①反應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強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 ____
②依據上述實驗可推知:②的濾液中的溶質除CaCl2、HClO外,還含有______ _ 。
實驗二、定量研究:
在圓底燒瓶底部,有一用塑料網包住的過量塊狀 碳酸鈣和150mL飽和氯水,按如圖所示裝置實驗,待不再產生氣泡后,將塑料網中剩余的石灰石提出液面,密封后再加熱、煮沸燒瓶中的液體,直到量筒中的氣體不再增加(不考慮HClO的分解)。
請回答:
③寫出儀器(1)與儀器(3)的名稱:(1) (3)
④為減少用裝置Ⅲ收集氣體過程中CO2因溶解而造成的損失,且水槽中仍然為水,請你對裝置Ⅲ進行改進,最簡單的方法是 。
⑤如何準確讀出量筒中氣體的體積
a.________ _ ________ _ ________ _ ________
b.上下移動量筒至量筒內液面與水槽液面相平
c. ________ _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5分)2,3-二氫呋為無色易揮發(fā)液體,有溫和香味,微溶于水,常溫下穩(wěn)定,是抗腫瘤藥物的中間體,也用于電子化學品和香料中,可由丙烯為原料合成:
已知:
1、
2、
回答下列問題:
(1)請用系統命名法命名化合物D 。
(2)①.反應③的條件是 。
②.寫出C、E的結構簡式:C 、E 。
(3)工業(yè)上由化合物F(C4H10O2)在少量硫酸存在下可制得四氫呋喃,寫出反應方程式: 。
(4)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呋喃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① 沒有支鏈,且一取代產物只有兩種;
② 與銀氨溶液不發(fā)生銀鏡反應。
(5)2,3-二氫呋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變成四氫呋喃,如何用簡單的化學方法檢驗2,3-二氫呋喃是否完全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1年被第63屆聯合國大會定為“國際化學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化學與能源、環(huán)境、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市場上的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質、油漬效果很好,可以用來洗滌毛織品、棉織品及化纖織品
B.“光化學煙霧”、“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與氮氧化合物有關
C.世博停車場安裝催化光解設施,可將汽車尾氣中CO和NOx反應生成無毒氣體
D.世博會中國館——“東方之冠”使用的鋼筋混凝土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7.8 g Na2O2與足量的CO2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
②31g白磷分子中,含有的P—P鍵數目是NA
③7.8 g Na2S和Na2O2的固體混合物中含有的陰離子數大于0.1×6.02×1023
④在Cu-Zn原電池中,正極產生1.12LH2時,負極產生了0.05 NA個 Zn2+
⑤1mol H2O2含有極性共價鍵為2NA,含有非極性鍵為NA
⑥1molFeCl3完全轉化為Fe(OH)3膠體后生成NA個膠粒
A.①③ B.③④ C.①⑤ D.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1年3月18日至19日,受“吃碘鹽能防止核輻射”等謠言的影響,我國部分地區(qū)出現搶購食鹽現象。已知碘鹽的主要成分是KIO3和NaCl,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食鹽中由于含適量的碘化鉀因而可有效地抗核輻射
B.可用淀粉溶液檢驗碘鹽中是否含碘元素
C.23Na37Cl中質子數和中子數之比是8∶7
D.福島核電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質131I與127I互為同位素,化學性質幾乎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