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氧化還原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反應,在工農業(yè)生產、日常生活中都有廣泛的用途。
(1)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永遠值得炎黃子孫驕傲。黑火藥在發(fā)生爆炸時,發(fā)生如下反應:2KNO3+3C+S=K2S+N2↑+3CO2↑。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還原產物是____________。
(2)實驗室為監(jiān)測空氣中汞蒸氣的含量,往往懸掛涂有CuI的濾紙,根據濾紙是否變色或顏色發(fā)生變化所用去的時間來判斷空氣中的含汞量,其反應為4CuI+Hg=Cu2HgI4+2Cu。
①上述反應產物Cu2HgI4中,Cu元素顯________價。
②以上反應中的氧化劑為________,當有1 mol CuI參與反應時,轉移電子________mol。
③標明上述反應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業(yè)上常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處理含有CuS和Cu2S的礦物,其反應原理如下:
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根據上述反應原理,某學習小組用400 mL 0.075 mol·L-1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處理2 g含有CuS和Cu2S的混合物。反應后煮沸溶液,趕盡SO2,剩余的KMnO4恰好與350 mL 0.1 mol·L-1的(NH4)2Fe(SO4)2溶液完全反應。
①配平KMnO4與(NH4)2Fe(SO4)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MnO+Fe2++H+=Mn2++Fe3++H2O
②KMnO4溶液與固體混合物反應后,剩余KMnO4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石油和煤都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如圖1是煤化工產業(yè)鏈的一部分。
試用所學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1)柴油是由石油加工得到的重要產品,它在燃燒時往往冒黑煙,可能的原因是____。
(2)煤經過干餾可以得到焦爐氣、煤焦油和焦炭等。煤焦油經過____(填加工方法)可得到芳香族化合物。
(3)煤的直接液化是煤和適當溶劑混合在高溫和____存在下與____作用生成液態(tài)燃料的過程。
(4)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會引起全球氣候變暖。一種新的處理方法是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含有長石(地殼中最常見的礦石,含量高達60%)成分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KAlSi3O8+CO2+2H2O=KHCO3+X↓+3SiO2↓,則X的化學式為____。
(5)工業(yè)上主要采用氨氧化法生產硝酸,如圖2是氨氧化率與氨--空氣混合氣體中氧氨比的關系。其中直線表示反應的理論值;曲線表示實際生產情況。當氨氧化率達到100%,理論上γ[n(O2)/n(NH3)]=___,實際生產將γ維持在1.7~2.2之間,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做如下實驗: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變藍;第二步,在上述藍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藍色逐漸消失。下列有關該同學對實驗原理的解釋和所得結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氧化性:ClO->I2>SO42—
B. 藍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C. 淀粉KI溶液變藍是因為I-被ClO-氧化為I2,I2使淀粉變藍
D. 若將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六種短周期元素,有關位置及信息如下: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其氫化物反應生成離子化合物;C單質一般保存在煤油中;F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G單質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易被腐蝕或損壞。請回答下列問題:
(1)A元素的氫化物水溶液能使酚酞變紅的原因用電離方程式解釋為____________。
(2)同溫同壓下,將a L A氫化物的氣體和b L D的氫化物氣體通入水中,若所得溶液的pH=7,則a____b(填“>"或“<”或“=”)
(3)常溫下,相同濃度F、G簡單離子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F、G兩元素先后沉淀,F (OH)n完全沉淀的pH是4.7,G (OH)n完全沉淀的pH是2.8,則ksp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4)A與B可組成質量比為7:16的三原子分子,該分子釋放在空氣中其化學作用可能引發(fā)的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
①酸雨 ②溫室效應 ③光化學煙霧 ④臭氧層破壞
(5)A和C組成的一種離子化合物,能與水反應生成兩種堿,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6)已知一定量的E單質能在B2(g)中燃燒,其可能的產物及能量關系如下左圖所示:請寫出一定條件下EB2(g) 與E(s)反應生成EB(g)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7)若在D與G組成的某種化合物的溶液甲中,加入銅片,溶液會慢慢變?yōu)樗{色,依據產生該現象的反應原理,所設計的原電池如上右圖所示,其反應中正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以葡萄糖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和異山梨醇(B)都是重要的生物質轉化平臺化合物。E是一種治療心絞痛的藥物,由葡萄糖為原料合成E的過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葡萄糖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
(2)A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
(3)由B到C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
(4)C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
(5)由D到E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6)F是B的同分異構體,7.30 g的F與足量飽和碳酸氫鈉反應可釋放出2.24 L二氧化碳(標準狀況),F的可能結構共有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其中核磁共振氫譜為三組峰,峰面積比為3∶1∶1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向1 L 0.1 mol·L-1一元酸HR溶液中逐漸通入氨氣[已知常溫下NH3·H2O電離平衡常數K=1.76×10-5],使溶液溫度和體積保持不變,混合溶液的pH與離子濃度變化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0.1 mol·L-1 HR溶液的pH為5
B. HR為弱酸,常溫時隨著氨氣的通入,c(R-)/[c(OH-).c(HR)] 逐漸增大
C. 當通入0.1 mol NH3時,c(NH4+)>c(R-)>c(OH-)>c(H+)
D. 當c(R-)= c(HR)時,溶液必為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實驗室制備乙烯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燒瓶中加入碎瓷片防止溫度過高,受熱均勻 ②燒瓶里注入酒精和濃硫酸(體積比1:3)混合均勻 ③溫度計下端伸入液體內部,且不接觸瓶底 ④加熱時使溫度緩慢上升至170度 ⑤加入的濃硫酸在反應中只起吸水劑的作用
A.①②B.④⑤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完成下列電化學習題:
(1)某電池工作時的總反應可簡化為:,電池中的固體電解質可傳導Li+,則放電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充電時,Li+遷移方向為____(填“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圖中聚合物隔膜應為____(填“陽”或“陰”)離子交換膜。
(2)使用間接電解法可處理燃煤煙氣中的NO,裝置如下圖左。已知電解池的陰極室中溶液在pH在4~7(酸性)之間,試寫出陰極的電極反應式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吸收塔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
(3)某原電池裝置如圖所示,電池總反應為2Ag+Cl2=2AgCl。則負極反應為_______,放電時交換膜右側溶液中酸性____(填“增強”、“減弱”或“不變”),若用KCl溶液代替鹽酸,則電池總反應______(填“改變”或“不變”)。
(4)在生產和生活中采取了多種防止金屬腐蝕的措施,利用原電池原理保護金屬的方法是_______。
(5)純鋅與酸反應,為什么加入少許硫酸銅后會加速反應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丁烷在催化劑、加熱、加壓的條件下會以如下兩種方式發(fā)生裂解:
①C4H10 CH4+C3H6
②C4H10 C2H4+C2H6
現有1 mol丁烷,其中有36%以方式①裂解,有24%以方式②裂解,還有40%沒有裂解,則最終所得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1)某實驗小組模擬合成氨過程,通過儀器測得正反應速率與時間的圖象如圖所示,請回答相關問題:
①正反應速率呈現出先增大后減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
②v正-t圖象中A、B、C、D四點屬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點。
(2)將HI(g)置于密閉容器中,某溫度下發(fā)生下列變化:2HI(g)H2(g)+I2(g) △H<0
①該反應平衡常數的表達式為K=____。
②當反應達到平衡時c(I2)=0.5mol/L,c(HI)=4mol/L,則c(H2)為___,HI的分解率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