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84580  184588  184594  184598  184604  184606  184610  184616  184618  184624  184630  184634  184636  184640  184646  184648  184654  184658  184660  184664  184666  184670  184672  184674  184675  184676  184678  184679  184680  184682  184684  184688  184690  184694  184696  184700  184706  184708  184714  184718  184720  184724  184730  184736  184738  184744  184748  184750  184756  184760  184766  184774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標準狀況下,11.2 L苯中所含C-H鍵數目為3NA

B. 7.8g Na2SNa2O2組成的混合物,所含陰離子總數為0.1NA

C. 1 mol Cl2發(fā)生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一定為2NA

D. 常溫下,pH=2H2SO4溶液中所含H+數目為0.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使甲基橙變紅色的溶液:Na+、Cu2+、ClO、Cl

B. 0.1 mol·L-1 Na2CO3溶液:K、AlO、Cl、SO42-

C. 0.1 mol·L-1 (NH4)2Fe(SO4)2溶液中:H+、Al3+、Cl、NO

D. KW/c(H)=0.1 mol·L-1的溶液中:Ca2+、NH4+、CH3COO、H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有關零排放車載燃料電池敘述正確的是(
A.正極通入H2 , 發(fā)生還原反應
B.負極通入H2 , 發(fā)生還原反應
C.總反應式為2H2+O2=2H2O
D.導電離子為質子,且在電池內部由正極定向移向負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溫度下,10mL 0.40mol/L H2O2溶液發(fā)生催化分解,不同時刻測得生成O2的體積(已折算為標準狀況)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A.0~6 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6~10 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C.反應到6 min時,H2O2分解了50%
D.反應到6 min時,c(H2O2)=0.30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能量變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化學反應必伴隨能量變化

B. 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取決于反應物和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C. 可燃物燃燒和酸堿中和反應都是典型的放熱反應

D. 燃煤發(fā)電不需經過其它能量轉換過程,可直接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若要檢驗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可選用的試劑是

A.生石灰B.無水硫酸銅C.濃硫酸D.金屬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試管壁上黏附有少量MnO2,除去黏附的MnO2可選用的試劑是

A. 蒸餾水 B. KOH溶液 C. 稀鹽酸 D. 濃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金屬與氯氣反應生成的化合物中,其質量比為11.9,原子個數比為13,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27 B. 56 C. 23 D. 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濃硫酸與銅反應的實驗過程中,觀察到銅片表面變黑,于是對黑色物質的組成進行實驗探究。

1)用如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1。(加熱和夾持儀器已略去)

實驗1:銅片與濃硫酸反應

操作

現象

加熱到120℃~250℃

銅片表面變黑,有大量氣體產生,形成墨綠色濁液

繼續(xù)加熱至338℃

銅片上黑色消失,瓶中出現白霧,溶液略帶藍色,瓶底部有較多灰白色沉淀

①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裝置C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

②為證明A裝置中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銅,實驗操作及現象是___________。

2)探究實驗1120℃~250℃時所得黑色固體的成分。

【提出猜想】黑色固體中可能含有CuO、CuS、Cu2S中的一種或幾種。

【查閱資料】

資料1:亞鐵氰化鉀[K4Fe(CN6]Cu2+的靈敏檢測劑,向含有Cu2+的溶液中滴加亞鐵氰化鉀溶液,生成紅棕色沉淀。

資料2

CuS

Cu2S

黑色結晶或粉末

灰黑色結晶或粉末

難溶于稀硫酸;可溶于硝酸;微溶于濃氨水或熱的濃鹽酸

難溶于稀硫酸和濃鹽酸;可溶于硝酸;微溶于濃氨水

【設計并實施實驗】

實驗2.探究黑色固體中是否含CuO

操作

現象

i.取表面附著黑色固體的銅片5片,用清水洗干凈,放入盛有10mL試劑A的小燒杯中,攪拌

黑色表層脫落,露出光亮的銅片

ii.取出銅片,待黑色沉淀沉降

上層溶液澄清、無色

①試劑A_________

②甲認為ii中溶液無色有可能是Cu2+濃度太小,于是補充實驗確認了溶液中不含Cu2+,補充的實驗操作及現象是______。

實驗3.探究黑色固體中是否含CuS、Cu2S

操作

現象

i.取實驗2中黑色固體少許,加入適量濃氨水,振蕩后靜置

有固體剩余,固液分界線附近的溶液呈淺藍色

ii.另取實驗2中黑色固體少許,加入適量濃鹽酸,微熱后靜置

有固體剩余,溶液變成淺綠色

【獲得結論】由實驗2和實驗3可得到的結論是:實驗1中,120℃~250℃時所得黑色固體中_______。

【實驗反思】

分析實驗1338℃時產生現象的原因,同學們認為是較低溫度時產生的黑色固體與熱的濃硫酸進一步反應造成。已知反應的含硫產物除無水硫酸銅外還有二氧化硫,則黑色固體消失時可能發(fā)生的所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兩個燒杯中各加入相同體積且濃度均為3 mol·L-1的硫酸溶液,隨后分別置于天平左右兩個托盤上,調節(jié)天平使之平衡,此時向兩燒杯中分別加入10.8 g鎂與鋁,反應完畢后天平兩端將會(  )

A. 放鋁的一端托盤上升 B. 放鎂的一端托盤上升

C. 仍保持平衡 D. 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