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59639  159647  159653  159657  159663  159665  159669  159675  159677  159683  159689  159693  159695  159699  159705  159707  159713  159717  159719  159723  159725  159729  159731  159733  159734  159735  159737  159738  159739  159741  159743  159747  159749  159753  159755  159759  159765  159767  159773  159777  159779  159783  159789  159795  159797  159803  159807  159809  159815  159819  159825  159833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化學與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近年來霧霾問題已成為百姓所關(guān)注的主要問題,今年入秋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更是“霾伏”四起,部分地區(qū)持續(xù)出現(xiàn)中度至重度霾,環(huán)境治理刻不容緩.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AC
A.光化學煙霧是氮氧化物與碳氫化合物受紫外線作用后產(chǎn)生的有毒煙霧
B.PH小于7的雨水都是酸雨
C.PM2.5含量的增加是形成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之一
D.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會導致臭氧空洞的加劇
(2)鹽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學階段常見的“三大酸”.現(xiàn)就硫酸、硝酸與金屬銅反應的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①工業(yè)上制備硫酸銅是利用廢銅屑經(jīng)灼燒后,在加熱情況下跟稀硫酸反應,有關(guān)的化學方程式是:2Cu+O2$\frac{\underline{\;\;△\;\;}}{\;}$2CuO、CuO+H2SO4=CuSO4+H2O;(兩個);不采用銅跟濃硫酸反應來制取硫酸銅的原因是生成等量的硫酸銅時需要硫酸較多且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環(huán)境(答兩點)
②在一定體積的10mol•L-1的濃硫酸中加入過量銅片,加熱使之反應,被還原的硫酸為0.9mol.則濃硫酸的實際體積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mL.
③若使剩余的銅片繼續(xù)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鹽溶液(如KNO3溶液),則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2NO3-+8H+═3Cu2++2NO↑+4H2O
④將8gFe2O3投入到150mL某濃度的稀硫酸中,再投入7g鐵粉,充分反應后,收集到1.68LH2(標準狀況),同時,F(xiàn)e和Fe2O3均無剩余,為了中和過量的硫酸,且使溶液中鐵元素完全沉淀,共消耗4mol•L-1的NaOH溶液150mL.則原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測定硫酸銅晶體(CuSO4•xH2O)結(jié)晶水含量的實驗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下是實驗中可能用到的幾種儀器,請在圖下方橫線上寫出儀器名稱.
a.電子天平  b.坩堝 c.干燥器 d.酒精噴燈
①“操作I”是灼燒硫酸銅晶體,用到上述bd(填序號)儀器.
②“操作Ⅱ”的操作是冷卻,必須在c(填序號)中進行.
(2)“重復操作Ⅰ、Ⅱ、Ⅲ”,稱為恒重操作.
判斷達到恒重的依據(jù)是相鄰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小于0.001g;
進行恒重操作的目的是確保晶體失去全部結(jié)晶水.
(3)某學生實驗后得到以表數(shù)據(jù):
加熱前質(zhì)量加熱后質(zhì)量
m1(容器)m2(容器+晶體)m3(容器+無水硫酸銅)
5.200g7.900g6.900g
①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計算該硫酸銅晶體中結(jié)晶水x的值為5.2(精確到0.1).
②該學生測定結(jié)果偏高(填“偏高”、“偏低”或“正確”).
③從下列分析中選出該學生產(chǎn)生實驗誤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序號)c.
a.沒有進行恒重操作
b.加熱固體到白色后,露置在空氣中冷卻
c.加熱過程中晶體有少量濺失
d.加熱后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孔雀石的主要成分為Cu2(OH)2CO3(含少量FeO、Fe2O3、SiO2).某小組同學在實驗室以孔雀石為原料制備膽礬,并測定所得膽礬中結(jié)晶水的含量.實驗步驟如下:

(提供試劑:NaOH溶液、H2O2溶液、CuO、Na2CO3
完成下列填空: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OH)2CO3+4H+=2Cu2++3H2O+CO2↑.
(2)按試劑加入順序,w所代表的試劑依次為H2O2溶液、CuO.沉淀B的成分為Fe(OH)3、CuO.
(3)a操作依次為:加熱蒸發(fā)、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自然干燥.除燒杯、漏斗之外過濾還需要另一玻璃儀器,該儀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引流.
(4)欲檢驗溶液A中Fe2+的試劑是d(選填序號).如果測定Fe2+的含量,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標準溶液,請簡述配置中“定容”的操作:
加水到離刻度線2~3cm處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線與刻度線相平.
a、NaOH(aq) b、Na2CO3(aq) c、淀粉KI(aq) d、酸性KMnO4(aq)
(5)在測定所得膽礬(CuSO4•xH2O)中結(jié)晶水x值的實驗過程中,若測定結(jié)果的實驗誤差為1.5%,可能的原因是a、d.
a、加熱溫度過高               b、膽礬晶體的顆粒較大
c、加熱后放在空氣中冷卻         d、加熱膽礬晶體時有晶體從坩堝中濺出
(6)該小組一位同學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求出樣品中孔雀石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m}_{2}}{250}$×$\frac{222}{2{m}_{1}}$,另一位同學不同意,其原因是在除雜過程中加入了CuO,會使結(jié)果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化學興趣小組自行設計實驗對廢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進行化學解聚制備PET的初始原料對苯二甲酸(TPA)及乙二醇(EG),以實現(xiàn)治理污染、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
查閱相關(guān)資料,得到主要試劑及產(chǎn)物的性質(zhì):
物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性質(zhì)
廢飲料瓶碎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乳白色或淺黃色的聚合物.
乙二醇(EG)62無色無臭液體,對動物有毒性.沸點:196~198℃,與水混溶.
對苯二甲酸(TPA)
166白色晶體或粉末,低毒.弱酸.300℃以上升華.不溶于水、乙醚、氯仿等大多數(shù)有機溶劑,可溶于DMF等強極性有機溶劑.
實驗過程如下:
(一)解聚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A為三頸燒瓶,B為直形冷凝管,C為吸濾芯瓶,各接口均為玻璃接口.向裝置中加入一定量廢飲料瓶碎片及輔助試劑(催化劑、水等).緩慢攪拌,加熱.待溫度計上的溫度顯示高出200℃時,停止加熱.則:

(1)寫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解聚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2)C中收集到的是乙二醇;C裝置吸濾瓶不能(填“能”或“不能”)換頁成敞口錐形瓶,原因:乙二醇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
(3)成品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一種結(jié)晶性好,無色透明,極為堅韌的材料.有玻璃的外觀,無臭、無味、無毒,易燃,燃燒時,產(chǎn)生藍色邊緣的黃色火焰.其燃燒反應屬于D.
A.聚合反應      B.加成聚合反應
C.綜合聚合反應    D.高分子化學反應
(4)工業(yè)上生產(chǎn)“PET”的反應式為:,生產(chǎn)時,若消耗EG的物質(zhì)的量比TPA多4‰,則上述聚合物的鏈節(jié)數(shù)n為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研究小組為了制備Na2S2O3,做了如下實驗:已知Na2S2O3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
I.實驗原理:Na3SO3(aq)+S(s)$\frac{\underline{\;\;△\;\;}}{\;}$Na2S2O3(aq)

Ⅱ.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有關(guān)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
Ⅲ.實驗步驟:
(1)檢查裝置氣密性,按圖1所示加入試劑,其中裝置D的作用是吸收過量的SO2尾氣,防止污染環(huán)境.寫出C裝置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SO2+Na2CO3+S=Na2S2O3+CO2
(2)打開K1、關(guān)閉K2,向圓底燒瓶中加入足量濃硫酸并加熱.C中混合液被氣流攪動,反應一段時間后,硫粉的量逐漸減少.
(3)當C中溶液的pH接近7時,打開K2、關(guān)閉K1并停止加熱.
(4)將C中為40℃含50g水的飽和Na2S2O3•5H2O,可得Na2S2O3•5H2O6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乙酸正丁酯是無色透明有愉快果香氣味的液體,可由乙酸和正丁醇制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CH3COOH+CH2CH2CH2CH2OH$?_{△}^{濃硫酸}$CH3COOCH2CH2CH2CH3+H2O
發(fā)生的副反應如下:2CH3CH2CH2CH2OH$?_{△}^{濃硫酸}$
CH3CH2CH2CH2OH$?_{△}^{濃硫酸}$
有關(guān)化合物的物理性質(zhì)見表:
化合物密度(g•cm-3水溶性沸點(℃)
冰乙酸1.05易溶118.1
正丁醇0.80微溶117.2
正丁醚0.77不溶142.0
乙酸正丁酯0.90微溶126.5
已知:乙酸正丁酯、正丁醇和水組成三元共沸物恒沸點為90.7℃.
合成:
方案甲:采用裝置甲(分水器預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在干燥的50mL圓底燒瓶中,加入13.8mL(0.150mol)正丁醇和7.2mL(0.125mo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濃硫酸和2g沸石,搖勻.按下圖安裝好帶分水器的回流反應裝置,通冷卻水,圓底燒瓶在電熱套上加熱煮沸.在反應過程中,通過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層液面仍保持原來高度,使油層盡量回到圓底燒瓶中).反應基本完成后,停止加熱.
方案乙:采用裝置乙,加料方式與方案甲相同.加熱回流,反應60min后停止加熱.

提純:甲乙兩方案均采用蒸餾方法.操作如下:

請回答:
(1)方案甲中使用分水器不斷分離除去水的目的是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正丁酯的反應方向移動.
(2)儀器a的名稱接受器或牛角管,儀器b的名稱球形冷凝管.
(3)提純過程中,步驟②的目的是為了除去有機層中殘留的酸,步驟④加入少量無水MgSO4的目的是干燥.
(4)下列有關(guān)洗滌過程中分液漏斗的使用正確的是AB.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要檢漏,只要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旋塞芯處不漏水即可使用
B.洗滌時振搖放氣操作應如圖所示

C.放出下層液體時,不需將要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
D.洗滌完成后,先放出下層液體,然后繼續(xù)從下口放出有機層置于干燥的錐形瓶中
(5)按裝置丙蒸餾,最后圓底燒瓶中殘留的液體主要是正丁醚;若按圖丁放置溫度計,則收集到的產(chǎn)品餾分中還含有正丁醇.
(6)實驗結(jié)果表明方案甲的產(chǎn)率較高,原因是通過分水器及時分離出產(chǎn)物水,有利于酯化反應的進行,提高酯的產(chǎn)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實驗小組模擬工業(yè)上用SiHC13與H2在1357K的條件下制備高純硅,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去):

已知SiHC13的性質(zhì)如下:沸點為33.0℃,密度為1.34g/mL,易溶于有機溶劑,能與H2O劇烈反應;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請回答:
(1)組裝好儀器后,應先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①裝置B中的試劑是濃硫酸,②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HCl3+H2 $\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3)裝置E中CCl4的作用為四氯化碳吸收未反應的SiHCl3、防止倒吸.
(4)相關(guān)實驗步驟如下.其合理順序為②①⑤④③(填序號).
①加熱裝置D至1357K;②打開K1,裝置A中反應一段時間:③關(guān)閉K1;④關(guān)閉K2;⑤加熱裝置C,打開K2,滴加6.5mLSiHC13
(5)計算SiHC13的利用率:對裝置E中液體進行分液操作后,取上層液體20.00mL轉(zhuǎn)移至錐形瓶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用0.10mol/L鹽酸滴定,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溶液變?yōu)闊o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出現(xiàn)紅色,進行三次平行滴定,平均每次消耗鹽酸20.00mL,則SiHC13的利用率為93.34%(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亞氯酸鈉(NaClO2)是重要漂白劑,探究小組按如圖裝置進行NaClO2的制。

已知:NaClO2飽和溶液在低于38℃時析出NaClO2•3H2O,高于38℃時析出NaClO2,高于60℃時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
(1)已知裝置A中反應產(chǎn)生ClO2氣體,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反應結(jié)束后通入適量的空氣,其目的是將ClO2吹入到裝置B進行反應.
(2)裝置B中反應生成NaClO2,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OH-+2ClO2+H2O2=2ClO2-+2H2O+O2
反應后的溶液中陰離子除了ClO${\;}_{2}^{-}$、ClO${\;}_{3}^{-}$、Cl-、ClO-、OH-外還可能含有的一種陰離子是SO42-;檢驗該離子的方法是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先加足量的鹽酸,再加BaCl2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說明含有SO42-
(3)請補充從裝置B反應后的溶液中獲得NaClO2晶體的操作步驟.
①減壓,55℃蒸發(fā)結(jié)晶;②趁熱過濾;③用38℃~60℃熱水洗滌;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如果撤去B中的冷水浴,可能導致產(chǎn)品中混有的NaClO3和NaCl雜質(zhì)含量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可逆反應2HI(氣)?H2(氣)+I2(氣)達到平衡后,當改變外界條件(如某一物質(zhì)濃度、體系壓強、溫度等)而發(fā)生下列項目的變化時,能作為平衡一定發(fā)生了移動的標志是(  )
A.氣體的密度發(fā)生了變化B.氣體的平均分子量發(fā)生了變化
C.氣體的顏色發(fā)生了變化D.體系的溫度發(fā)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處于一定空間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在原子核外出現(xiàn)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電子云形象化描述.在基態(tài)14C原子中,核外存在2對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O、Na、P、Cl四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大的是O(填元素符號),其中磷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