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3219  143227  143233  143237  143243  143245  143249  143255  143257  143263  143269  143273  143275  143279  143285  143287  143293  143297  143299  143303  143305  143309  143311  143313  143314  143315  143317  143318  143319  143321  143323  143327  143329  143333  143335  143339  143345  143347  143353  143357  143359  143363  143369  143375  143377  143383  143387  143389  143395  143399  143405  143413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在學習“硫酸及其鹽的某些性質與用途”的過程中,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實驗一]探究濃硫酸的氧化性,將實驗室常用的藥品放入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后,加熱裝置甲。(夾持和加熱裝置省略)

(1)該裝置設計上存在明顯缺陷,請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裝置甲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裝置乙中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二]探究某硫酸亞鐵鹽固體是否變質

(3)請你幫助小明同學完成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操作

預期現象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劑成分及其含量進行以下探究:

查得資料:該牙膏摩擦劑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產生。

Ⅰ.摩擦劑中氫氧化鋁的定性檢驗。

取適量牙膏樣品,加水充分攪拌、過濾。

(1)往濾渣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過濾。氫氧化鋁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濾液中先通入過量二氧化碳,再加入過量稀鹽酸。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定量測定

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C中生成的BaCO3

沉淀質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依據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3)實驗過程中需持續(xù)緩緩通入空氣。其作用除了可攪拌B、C中的反應物外,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反應生成BaCO3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測定準確度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在加入鹽酸之前,應排凈裝置內的CO2氣體

b.滴加鹽酸不宜過快

c.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d.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

(6)實驗中準確稱取8.00 g樣品三份,進行三次測定,測得BaCO3平均質量為3.94 g。則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7)有人認為不必測定C中生成的BaCO3質量,只要測定裝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質量差,一樣可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實驗證明按此方法測定的結果明顯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以含有Ca2、Mg2、Cl、SO、Br等離子的鹵水為主要原料制備無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

(1)操作Ⅰ使用的試劑是________,所用主要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________。用CaO調節(jié)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由表中數據可知,理論上可選擇的pH最大范圍是________。酸化溶液Z時,使用的試劑為________。

開始沉淀時的pH

沉淀完全時的pH

Mg2

9.6

11.0

Ca2

12.2

c(OH)=1.8 mol·L-1

(3)實驗室用貝殼與稀鹽酸反應制備并收集CO2氣體,下列裝置中合理的是________。

(4)常溫下,H2SO3的電離常數Ka1=1.2×10-2,Ka2=6.3×10-8;H2CO3的電離常數Ka1=4.5×10-7,Ka2=4.7×10-11。某同學設計實驗驗證H2SO3酸性強于H2CO3;將SO2和CO2氣體分別通入水中至飽和,立即用酸度計測兩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則H2SO3酸性強于H2CO3。該實驗設計不正確,錯誤在于________。設計合理實驗驗證H2SO3酸性強于H2CO3(簡要說明實驗步驟、現象和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儀器自選。供選擇的試劑: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餾水、飽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紅溶液、pH試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油條是一種深受群眾喜愛的傳統食品,在百姓早餐桌上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但油條中鋁含量超標問題十分普遍,是影響群眾健康的食品安全隱患。從2009年5月下旬開始,浙江省的油條加工停用含鋁的食品添加劑,逐步轉換為無鋁的食品添加劑配方和工藝,從而保證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油條。油條無鋁配方由碳酸氫鈉(小蘇打)和碳酸氫銨(臭粉)組成。為測定試樣中小蘇打的質量分數ω(NaHCO3),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過程:

①按上圖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將試樣m1 g放入硬質玻璃管中,裝置B、C、D中藥品如上圖,已知加藥品后裝置B的質量為m2 g、裝置C的質量為m3 g;

③關閉活塞a,點燃酒精燈加熱試樣,直到B裝置中無氣泡冒出后,打開活塞a向裝置中通入N2,一段時間后,撤掉酒精燈,關閉活塞a;

④稱得裝置B的質量為m4 g、裝置C的質量為m5 g。

請回答以下問題(裝置中原有空氣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B的作用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C的作用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過程中通入N2的目的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下列各項所提供的數據能計算出ω(NaHCO3)的是________(填選項字母)。

序號

a

b

c

d

e

數據

m1m2、m3

m2、m3、m4、m5

m1、m2m4

m1、m4、m5

m1m3、m5

(5)實驗結束后發(fā)現裝置A中硬質玻璃管右端有水珠,你認為利用實驗中所提供的數據還能否得到準確的ω(NaHCO3),若能,寫出ω(NaHCO3)的計算式。

________(填“能”或“不能”),________(若不能,此空不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菠菜營養(yǎng)豐富,素有“蔬菜之王”之稱,是一種高效的補鐵劑。長期以來民間流傳“菠菜不能與豆腐同食”、“菠菜根比菠菜莖和葉更有營養(yǎng)”等說法。某學;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擬通過實驗探究以下問題:

①菠菜是否含有豐富的鐵?

②菠菜是否含有草酸類物質?

③菠菜根中鐵的含量是否比菠菜莖和葉中的高?

通過上網查詢,獲得以下資料:草酸又名乙二酸,其酸性比乙酸稍強,草酸及其鹽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其中草酸鈣不溶于水。

他們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Ⅰ.

Ⅱ.取菠菜根a g,使用相同儀器、試劑,重復I中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Ⅲ.將菠菜在少量開水中煮沸2~3 min,冷卻后濾去菠菜,得濾液。向濾液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然后再加入足量試劑X,觀察現象。

請回答以下問題:

(1)操作①中使用的儀器除三腳架、酒精燈、玻璃棒外還需要________,操作②的名稱是________。

(2)可以說明菠菜根中Fe元素含量要比菠菜莖和葉中多的現象是________。

(3)菠菜中的Fe是+2價還是+3價?________。

(4)通過步驟Ⅲ可以確定菠菜中含有草酸類物質。由于濾液中含有CO32,故需加入試劑X排除CO32的干擾。則X是________(寫化學式),加入試劑X后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品牌消毒液包裝說明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主要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8000 mg/L~10000 mg/L?捎糜诟黝惣揖佑闷、餐具、棉織衣物等的消毒,對彩色織物可能有褪色作用,切勿用于絲綢、毛、尼龍、皮革、油漆表面,勿用于鋁、銅、碳鋼制品。本品須密封,置陰涼處保存。請完成以下實驗探究過程:

(一)閱讀材料,獲取信息

(1)推測該消毒液的酸堿性:________,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該消毒液還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從該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導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

(二)確定要研究的問題

該消毒液對碳鋼制品是否有腐蝕作用?

(三)實驗探究

用燒杯取少量樣品,將一顆光亮的鐵釘放入燒杯中浸泡一段時間,對可能產生的現象有如下假設:假設①:有明顯現象;假設②:無明顯現象。

(4)基于假設①,結論是鐵釘被腐蝕,預期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

(5)基于假設②,結論是________,請設計實驗進一步驗證該結論,敘述實驗操作: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網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蝕刻銀,制作美麗的銀飾。他們對蝕刻銀的原因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制備銀鏡,并與Fe(NO3)3溶液反應,發(fā)現銀鏡溶解。

(1)下列有關制備銀鏡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邊振蕩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試管,邊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

b.將幾滴銀氨溶液滴入2 mL乙醛中

c.制備銀鏡時,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底部加熱

d.銀氨溶液具有較弱的氧化性

e.在銀氨溶液配制過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設】

假設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設2:Fe(NO3)3溶液顯酸性,在此酸性條件下NO3能氧化Ag。

【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假設】

(2)甲同學從上述實驗的生成物中檢驗出Fe2,驗證了假設1成立。請寫出Fe3氧化Ag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學設計實驗驗證假設2,請幫他完成下表中內容

(提示:NO3在不同條件下的還原產物較復雜,有時難以觀察到氣體產生)。

實驗步驟(不要求寫具體操作過程)

預期現象和結論

……

若銀鏡消失,假設2成立。

若銀鏡不消失,假設2不成立。

【思考與交流】

(4)甲同學驗證了假設1成立,若乙同學驗證了假設2也成立,則丙同學由此得出結論: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學的結論,并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擬用氯化鈣固體、碳酸鈉溶液和稀硝酸等試劑,先制得碳酸鈣,最終制得純凈的硝酸鈣晶體。

(1)寫出制取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幫助該同學完成下列實驗操作步驟(不要求回答使用的儀器)

①用蒸餾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過濾,并用適量蒸餾水洗滌沉淀至無Cl。

③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沉淀完全溶解。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純凈的硝酸鈣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方案可行的是(  )

A.檢驗溶液中是否有SO42時,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觀察沉淀是否消失

B.將乙醇與濃硫酸共熱制得的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檢驗氣體中是否含有乙烯

C.選用25 mL堿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1 mol·L-1 NaOH溶液

D.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時,加入稀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中學化學教材中有大量數據,下列是某同學對數據的利用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

A.利用焓變的數據或熵變的數據一定都能單獨判斷反應是否能自發(fā)進行

B.利用沸點數據推測將一些液體混合物分離開來的可能性

C.利用反應熱數據的大小判斷不同反應的反應速率的大小

D.利用溶液的pH與7的大小關系,來判斷任何溫度下溶液的酸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