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4517  134525  134531  134535  134541  134543  134547  134553  134555  134561  134567  134571  134573  134577  134583  134585  134591  134595  134597  134601  134603  134607  134609  134611  134612  134613  134615  134616  134617  134619  134621  134625  134627  134631  134633  134637  134643  134645  134651  134655  134657  134661  134667  134673  134675  134681  134685  134687  134693  134697  134703  134711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蘇丹紅是很多國家禁止用于食品生產(chǎn)的合成色素,結(jié)構簡式如圖所示,關于蘇丹紅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三個苯環(huán)
B、屬于芳香烴
C、1mol該有機物中含有18mol的碳原子
D、含有烴基屬于酚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事實與氫鍵無關的是( 。
A、鹵化氫中,以HF沸點最高
B、水結(jié)成冰體積膨脹
C、鄰羥基苯甲醛的熔、沸點比對羥基苯甲醛的熔、沸點低
D、水加熱到很高的溫度都難以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從海帶提取單質(zhì)碘的方法是:取樣→灼燒→溶解→過濾→萃取
B、石英只能用于生產(chǎn)光導纖維
C、“鹽鹵點豆腐”利用了膠體的性質(zhì)
D、CO2、NO2、SO2都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鋁-空氣電池具有體積小、能量大,污染少等優(yōu)點,是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汽車比較理想的電源.電池以食鹽水為電解液,總反應為:4Al+3O2+6H2O=4Al(OH)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池工作時,鋁做正極
B、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3O2+6H2O+12e-=12OH-
C、電池工作時,電子由正極通過外電路流向負極
D、外電路中每通過1mole-,鋁的質(zhì)量理論上減小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定條件下硝酸銨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應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A、5:3B、5:4
C、1:1D、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淀粉、蛋白質(zhì)、橡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不一定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烴中一定含有碳碳雙鍵
C、煤的干餾、石油催化重整、石油裂化都生成了新物質(zhì),都屬于化學變化
D、汽油不一定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單質(zhì)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B、焰色反應是元素表現(xiàn)出來的化學性質(zhì)
C、由兩種元素組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1:1的物質(zhì)一定是純凈物
D、能與酸反應產(chǎn)物中有鹽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0.1mol/L Na2S溶液中,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c(Na+)>c(OH-)>c(HS-)>c(S2-
B、c(Na+)+c(H+)=c(HS-)+c(S2-)+c(OH-
C、2c(Na+)=c(H2S)+c(HS-)+c(S2-
D、c(OH-)=c(H+)+2c(H2S)+c(H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shù)增大
B、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
C、在C(s)+O2(g)=CO2(g)反應中,增加C的量,反應速率不能增大
D、催化劑不影響反應活化能但能增大單位體積內(nèi)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從而增大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π鍵可吸收紫外線,含π鍵的物質(zhì)用作護膚品.請問下列物質(zhì)中是含有π鍵的分子是(  )
A、H2O
B、S2
C、PCl3
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