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屆四川省高三入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過渡金屬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聯(lián)反應是近年來有機合成的研究熱點之一,如:
(1)化合物I的分子式為 。
(2)化合物Ⅱ與Br2加成的產(chǎn)物的結構簡式為 。
(3)化合物Ⅲ的結構簡式為 。
(4)在濃硫酸存在和加熱條件下,化合物Ⅳ易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不含甲基的產(chǎn)物,該反應方程式為 因此,在堿性條件下,由Ⅳ與CH3CO--Cl反應合成Ⅱ,其反應類型為 。
(5)Ⅳ的一種同分異構體V能發(fā)生銀鏡反應。V與Ⅱ也可發(fā)生類似反應①的反應,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結構簡式為 (寫出其中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屆四川省高三入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工業(yè)上利用天然氣(主要成分是CH4)與H2O進行高溫重整制備合成氣(CO+H2),CO和H2在一定條件下能制備甲醛、甲醚等多種有機物。已知CH4、H2和CO的燃燒熱(△H)分別為-890.3 kJ·mol-1、-285.8 kJ·mol-1和-283.0 kJ·mol-1;18.0 g水蒸氣液化時的能量變化為44.0 kJ。
(1)寫出甲烷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制合成氣的熱化學方程式 。
(2)在一定條件下,向體積固定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人0.40mol CH4(g)和0.60mol H2O(g),測得CH4(g)和H2(g)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3 min時改變條件,反應進行到4 min時,體系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如下表所示:
t/min | n(CH4)/mol | n(H2O)/mol | n(CO)/mol | n(H2)/mo1 |
4 | 0.18 | 0.38 | 0.22 | 0.66 |
則3~4min之間,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應方向移動,3min時改變的條件是 。
(3)已知溫度、壓強和碳水比對該反應的影響如圖所示。
①圖1中,兩條曲線所示溫度的關系:t1 t2(填“>”、“<”或“=”,下同)
②圖2中,兩條曲線所示碳水比的關系:x1 x2
③圖3中,兩條曲線所示壓強的關系:p1 p2
(4)以天然氣(假設雜質不參與反應)為原料的燃料電池示意圖如圖所示。
①放電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②假設裝置中盛裝100.0 mL 3.0mol·L-1KOH溶液,放電時參與反應的氧氣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8 960 mL。放電完畢后,電解質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實現(xiàn)下列實驗目的,依據(jù)下表提供的主要儀器,所用試劑合理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主要儀器 | 試劑 |
A | 分離Br2和CCl4的混合物 | 分液漏斗、燒杯 | Br2和CCl4的混合物、蒸餾水 |
B | 實驗室制取H2 | 試管、帶導管的橡皮塞 | 鋅粒、稀HNO3 |
C | 鑒別葡萄糖和蔗糖 | 試管、燒杯、酒精燈 |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 銀氨溶液 |
D | 測定NaOH溶液的濃度 | 滴定管、錐形瓶、燒杯 | NaOH溶液、 0.100 0 mol·L-1鹽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鑒別NaCl、AlCl3、MgCl2、Na2SO4四種溶液
B.將NH4Cl溶液蒸干制備NH4Cl固體
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見光束照射以區(qū)別溶液和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有關NA 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①標準狀況下,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10NA
②0.5 mol Fe2+與足量的H2O2溶液反應,轉移0.5 NA個電子
③將2 mol NO和1 mol O2混合后,體系中的分子總數(shù)為3NA
④乙烯和環(huán)丙烷組成的42 g混合氣體中氫原子的個數(shù)為6NA
⑤2 mol·L-1碳酸鈉溶液中Na+的數(shù)目是2NA
⑥1 mol氯氣溶解在水中得到的新制氯水中氫離子的數(shù)目是NA
⑦22.4 L的N2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為3NA
A.3個B.4個C.5個D.全部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茶葉中鐵元素的檢驗可經(jīng)以下四個步驟完成,各步驟中選用的實驗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A.將茶葉灼燒灰化,選用①、②和⑨
B.用濃硝酸溶解茶葉并加蒸餾水稀釋,選用④、⑥和⑦
C.過濾得到濾液,選用④、⑤和⑦
D.檢驗濾液中的Fe3+,選用③、⑧和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裝置應用于實驗室制氯氣并回收氯化錳的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用裝置甲制取氯氣
B.用裝置乙除去氯氣中的少量氯化氫
C.用裝置丙分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錳溶液
D.用裝置丁蒸干氯化錳溶液制MnCl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將Cl2通入適量KOH溶液,產(chǎn)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與溫度高低有關。當n(KOH)=a mol時,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若某溫度下,反應后=11,則溶液中=
B.參加反應的氯氣的物質的量等于a mol
C.改變溫度,產(chǎn)物中KClO的最大理論產(chǎn)量為a mol
D.改變溫度,產(chǎn)物中KClO3的最大理論產(chǎn)量為a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屆寧夏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5分)
某化學研究小組測定某FeCl3樣品(含少量FeCl2雜質)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在實驗室中按以下步驟進行實驗:
①稱取a g樣品,置于燒杯中;
②取適量鹽酸和適量蒸餾水使樣品溶解,準確配制成250mL溶液;
③準確量取25.00mL步驟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氯水,使反應完全;
④加入過量氨水,充分攪拌,使沉淀完全;
⑤過濾,洗滌沉淀;
⑥將沉淀轉移到坩堝內,加熱、攪拌,直到固體由紅褐色全部變?yōu)榧t棕色,冷卻至室溫后,稱量;
⑦……
請根據(jù)上面的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D的名稱是 ,上圖所給儀器中,實驗步驟①②③中必須用到的儀器是E和_______ (填儀器序號)。
(2)步驟③中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步驟④中檢驗沉淀是否完全的操作是
步驟⑤中洗滌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檢驗沉淀是否洗凈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幾滴______ (填寫序號)。
①KSCN溶液 ②NaOH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酚酞試液
(5)若坩堝質量是W1 g,最終坩堝和固體的總質量是W2 g,則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