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酸廠常用煅燒黃鐵礦(FeS2)來制取硫酸。

 (1)煅燒黃鐵礦的主要化學方程式為                                。

。2)SO2和O2的反應為 2SO2(g)+O2(g)2SO3(g),該反應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則下列          (填序號)可作為反應達到平衡的判斷依據(jù)。

A.v(SO2)=v(SO3)      

B.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變化   

C.反應體系的溫度不再變化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E.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3)熱交換器是實現(xiàn)冷熱交換的裝置,化學實驗中也經(jīng)常利用熱交換來實現(xiàn)某種實驗目的。試分析氣、液熱交換時通常使用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名稱)

。4)硫酸工業(yè)所產(chǎn)生的尾氣除了含有N2、O2外,還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霧。能用于測定硫酸尾氣中SO2含量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NaOH溶液、酚酞試液              B.KMnO4溶液、稀硫酸

C. 氨水、酚酞試液                   D.碘水、淀粉溶液

(二)實驗室常用硫酸廠的燒渣(主要成分是Fe2O3及少量FeS、SiO2)來制備綠礬(FeSO4·7H2O)。

其中測定綠礬產(chǎn)品中FeSO4·7H2O含量的實驗步驟為:

a.稱取5.2 g產(chǎn)品,溶解,配成250 mL溶液

b.量取25.00 ml待測液于錐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 01 mol/LKMnO4 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MnO4溶液體積35.00 mL。

據(jù)此,請分析:

(1)滴定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完成并配平離子反應方程式)。

(2)滴定達到終點的標志是                              。

(3)產(chǎn)品中FeSO4.7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             


(一) (1) 4FeS2 + 11O2  2Fe2O3 + 8SO2     (2) B C D(少對一個扣1分,有錯計0分)             (3)  冷凝管    (4)B D(對一個計1分,有錯計0分)

(二)(1) 5     1    8H+      5    1     4H2O (有錯計0分 )

(2) 滴加最后一滴高錳酸鉀溶液,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且半分鐘不恢復原來顏色(合理答案均計分)

     (3) 93.56% 或93.6%(3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中,屬于加聚反應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反應可視為舊健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化學鍵的鍵能是形成(或拆開)1mol

化學鍵時釋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結構如右圖所示,現(xiàn)提供以下化學鍵的鍵能(kJ·mol-1)P-P:198  P-O:360  O=O:498則反應P4(白磷)+3O2→P4O6的能量變化為(     )

A.釋放1638kJ的能量       

B.吸收1638kJ的能量   

C.釋放126kJ的能量        

D.吸收126kJ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M、G五種元素分屬三個短周期,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離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兩種分子。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 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________________。

⑵ 上述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非金屬氣態(tài)氫化物還原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⑶ Y、G的單質或兩元素之間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劑的有___________(寫出其中兩種物質的化學式)。

⑷ X2M的燃燒熱ΔH = -a kJ·mol-1 ,寫出X2M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ZX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_;ZX與水反應放出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⑹ 熔融狀態(tài)下,Z的單質和FeG2能組成可充電電池(裝置示意圖如下),反應原理為:

2Z + FeG2  Fe + 2ZG                          

放電時,電池的正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電時,_____________(寫物質名稱)電極接電源的負極,該電池的電解質為___________________。

II. 如圖是甲烷燃料電池原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電池的負極是__________(填“a”或“b”),該極的電極反應是:__________。

(2)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電解質溶液的pH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氧化性:HClO>Cl2>Fe3+>SO42;常溫下,電離常數(shù):

  K(H2CO3)>K(HClO)>K(HCO3)>KAl(OH)3;則下列相關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0.5mol/L的NaHSO3溶液與1.0mol/L的NaClO溶液等體積混合:

    HSO3+ClO=SO42+Cl+H

     B.小蘇打溶液與偏鋁酸鈉溶液混合:HCO3+AlO2+H2O=Al(OH)3↓+CO32

     C.“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NaClO)露置在空氣中變質:

         2ClO+CO2+H2O=CO32+2HClO

     D.在“84”消毒液中滴加FeSO4溶液:2Fe2+ClO+H2O=2Fe3+Cl+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溶液中導電性最強的是

A.5L 0.1 mol ·L1NH3·H2O        B.5L mol ·L1 鹽酸

C.0.1L 0.1 mol ·L1H3PO4溶液     D.0.1L 0.1 mol ·L1 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反應A(g)+3B(g)2C(g)+2D(g)在不同情況下測得反應速率,其中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υ(A)=0.1 mol ·L1·s1           B.υ(B)=0.6 mol ·L1·s1  

C.υ(C)=0.5 mol ·L1·s1           D.υ(D)=0.4 mol ·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I:已知一氧化碳與水蒸氣的反應為:CO(g)+H2O(g) CO2(g)+H2(g)

(1)T℃時,在一定體積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g)和H2O(g),發(fā)生反應并保持溫度不變,各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如下表:  

T℃時物質的濃度(mol•L-1)變化

時間/ min

CO

H2O(g)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0.100

0.200

0.100

0.100

4

0.100

0.200

0.100

0.100

5

0.116

0.216

0.084

C1

6

0.096

0.266

0.104

C2

第5、6min時的數(shù)據(jù)是保持溫度和體積不變時,改變某一條件后測得的。第4~5min之間,改變的條件是                   ,T℃時該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是        。
在該溫度下,若向一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同時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2.0mol H2,則反應向         進行。(填“正反應方向”或“逆反應方向”)

(2)已知420℃時,該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9。如果反應開始時,CO和H2O(g)的濃度都是0.01 mol•L-1,則CO在此條件下的轉化率為        ,如果保持體積不變向該密閉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氬氣,平衡時CO的轉化率          (填“變大”“不變”“變小”)

(3)397℃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12,請判斷該反應的△H     0(填“>”、“=”、“<”).

II:工業(yè)上可用CO和H2在一定條件下合成甲醇,反應為:

CO(g)+2H2(g)⇌ CH3OH(g)ΔH=Q kJ•mol-1

現(xiàn)在容積均為2L的a、b、c、d、e五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1mol CO和2mol H2的混合氣體,控溫,進行實驗,測得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圖1和圖2。

 


(1)該反應的Q            0(選填“<”、“>”或“=”,下同),K1                 K2。

(2)30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

(3)將容器d中的平衡狀態(tài)轉變到容器c中的平衡狀態(tài),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

                                                         (至少答2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為了探究鋅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速率變化,他在100 mL稀鹽酸中加入足量的鋅粉,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反應放出的氫氣,實驗記錄如下(累計值,且氣體體積為標況體積):

時間(min)

1

2

3

4

5

氫氣體積(mL)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時間段(指0~1、1~2、2~3、3~4、4~5 min)反應速率最大___________,

    原因是                                                                      

 (2)求2~3分鐘時間段以鹽酸的濃度變化來表示的該反應速率(設溶液體積不變)            

 (3)如果反應太激烈,為了減緩反應速率而又不減少產(chǎn)生氫氣的量,他在鹽酸中分別加入等體

    積的下列溶液,你認為可行的是__________。

A.蒸餾水   B.NaCl溶液   C.NaNO3溶液   D.CuSO4溶液   E.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