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化銅

⑴用_______稱取5 g CuSO4·5H2O,在_______中研細后倒入燒杯中,向燒杯中加入30 mL_______,攪拌,使固體完全溶解,此時得到的溶液顏色為_______色。

⑵向盛有CuSO4溶液的燒杯中滴加___________,直到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加熱使氫氧化銅分解

將上步制得的____________轉(zhuǎn)入____________中,用____________加熱直至____________為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過濾并洗滌沉淀

過濾操作要點可為“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是指____________,二低是指____________,三靠是指____________。

洗滌沉淀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晾干沉淀并將CuO研細

研細CuO要用____________。

⑴天平  研缽  蒸餾水  藍

⑵NaOH  不再產(chǎn)生沉淀    2NaOH+CuSO4====Cu(OH)2↓+Na2SO4

⑶溶液和沉淀  蒸發(fā)皿  酒精燈  沉淀全部變?yōu)楹谏腆w

Cu(OH)2CuO+H2O

⑷濾紙緊貼漏斗內(nèi)壁  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液面低于漏斗邊緣  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zhí);漏斗末端緊靠燒杯內(nèi)壁  用洗瓶向漏斗中注入蒸餾水,洗滌2—3次

⑸研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Ⅰ.回答下列問題:
(1)欲量取20.00mL Na2CO3溶液,應選用的儀器是
堿式滴定管
堿式滴定管

(2)中和熱測定的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溫度計、
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量筒
量筒

(3)在測定硫酸銅晶體中含量的實驗中,稱量操作至少要進行
4
4
次.
Ⅱ.氫氧化銅是一種常用試劑.例如,利用新制氫氧化銅驗證醛類物質(zhì)的還原性.
(1)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的配制,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銅懸濁液的操作方法:在試管里加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銅溶液4~6滴,振蕩即成.這樣操作的目的是
確保氫氧化鈉過量,氫氧化銅呈懸濁狀
確保氫氧化鈉過量,氫氧化銅呈懸濁狀

下面是三個研究性學習小組分別從不同層面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2)研究性學習小組甲:對教材實驗結(jié)論“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的紅色沉淀是Cu2O”提出質(zhì)疑,他們認為紅色沉淀不一定是氧化亞銅.為了確定紅色沉淀的成分,開展了如下研究:提出猜想:
紅色沉淀可能是銅或銅與氧化亞銅的混合物(或紅色固體中可能含有銅)
紅色沉淀可能是銅或銅與氧化亞銅的混合物(或紅色固體中可能含有銅)

查閱資料:①氧化亞銅屬于堿性氧化物;②+1價的銅離子在酸性條件下易發(fā)生自身氧化還原反應:③在空氣中灼燒氧化亞銅生成氧化銅.
設計方案:方案1:取該紅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方案2:取該紅色沉淀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觀察是否有殘渣
方案3:稱取紅色沉淀ag,在空氣中充分灼燒至完全變黑,并在干燥器里冷卻,再稱重,反復多次至到固體恒重,稱得質(zhì)量為bg,比較a,b關系
方案4:取紅色固體沉淀裝入試管里,加入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觀察是否有銀白色銀析出.
你認為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3
方案3

(3)研究性學習小組乙針對小組甲的質(zhì)疑,設計新的探究方案,裝置如圖所示.你認為要測定上述紅色沉淀成分必須測定下列哪些物理量(只填序號):
②③⑤
②③⑤

①通入氫氣體積;②反應前,紅色沉淀+硬質(zhì)玻璃管的總質(zhì)量;③完全反應后紅色固體+硬質(zhì)玻璃管的總質(zhì)量;④實驗前,干燥管質(zhì)量;⑤硬質(zhì)玻璃管質(zhì)量;⑥鋅粒質(zhì)量;⑦稀硫酸中含溶質(zhì)的量;⑧實驗后,干燥管質(zhì)量
(4)研究性學習小組丙上網(wǎng)查閱新聞得知,“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研究綠色化學的科學家”.綠色化學強調(diào)對環(huán)境友好,實現(xiàn)零排放.“變廢為寶”符合綠色化學要求.他們收集上述紅色沉淀制備化學試劑-藍礬.請你幫助他們設計一個簡單且符合綠色化學要求的實驗方案: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該紅色固體至全部轉(zhuǎn)化成氧化銅,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蒸發(fā)、結(jié)晶、過濾、洗滌,用濾紙吸干或通入惰氣帶走水分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該紅色固體至全部轉(zhuǎn)化成氧化銅,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蒸發(fā)、結(jié)晶、過濾、洗滌,用濾紙吸干或通入惰氣帶走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廈門二模)氧化亞銅是大型水面艦船防護涂層的重要原料.某小組進行如下研究,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實驗1氣化亞銅的制取氧化亞銅可用葡萄糖和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制取.文獻表明,條件控制不當時會有少量CuO生成.
(1)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銅懸濁液的離子方程式為
Cu2++2OH-=Cu(OH)2
Cu2++2OH-=Cu(OH)2

(2)實驗室用此方法制取并獲得少量氧化亞銅固體,需要的玻璃儀器有試管、酒精燈、燒 杯
漏斗
漏斗
玻璃棒
玻璃棒

(3)若要探究該反應發(fā)生的最低溫度,應選用的加熱方式為
水浴加熱
水浴加熱

實驗2測定氣化亞銅的純度
方案1:稱取實驗1所得固體m g,采用如下裝置進行實驗.

(4)裝置a中所加的酸是
H2SO4
H2SO4
 (填化學式).
(5)通過測出下列物理量,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BC
BC

A.反應前后裝置a的質(zhì)量B.裝置c充分反應后所得固體的質(zhì)量
C.反應前后裝置d的質(zhì)量D.反應前后裝置e的質(zhì)量
(6)在氫氣驗純后,點燃裝置c中酒精燈之前需要對K1、K2進行的操作是
打開K2,關閉K1
打開K2,關閉K1

方案2:將實驗1所得固體mg溶于足量稀硫酸,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后稱出不溶物的質(zhì)量 (資料:Cu2O+2H+=Cu2++Cu+H2O)
(7)判斷經(jīng)干燥器干燥后的不溶物是否已完全干燥的操作方法是
將該不溶物再次干燥后稱量,直到最后兩次質(zhì)量基本相同;
將該不溶物再次干燥后稱量,直到最后兩次質(zhì)量基本相同;

(8)若實驗所得不溶物為
n
n
g,則該樣品中氧化亞銅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9n
4m
×100%.
9n
4m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大連模擬)下列有關化學實驗操作合理的是( 。
①在配銅FeSO4溶液時常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鐵粉和稀硫酸
②配制100mL 1.00mol/L的NaCl溶液時,可用托盤天平稱取5.85g NaCl固體.
③物質(zhì)溶于水的過程中,一般有放熱或吸熱現(xiàn)象,因此溶解的操作不能在量筒中進行
④用試管夾從試管底由下往上夾住距試管口約
1
3
處,手持試管夾長柄末端,進行加熱
⑤不慎將濃硫酸沾在皮膚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沖洗
⑥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12.3
⑦用堿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0.100 0mol/L KMnO4溶液
⑧銅先氧化成氧化銅,再與硫酸反應來制取硫酸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05級高一下學期期末模擬試題(二) 題型:058

某實驗小組欲制取氧化銅并證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進行了如下實驗:

(一)制取氧化銅

步驟①:稱取2 g CuSO4·5H2O研細后倒入燒杯,加10 mL蒸餾水溶解;

步驟②:向上述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然后將所得混合物轉(zhuǎn)移到蒸發(fā)皿,加熱至沉淀全部變?yōu)楹谏?/P>

步驟③:將步驟②所得混合物過濾,將濾渣晾干后研細備用.

(二)證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并與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進行比較

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時均以生成25 mL氣體為準,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相關數(shù)據(jù)見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①研磨固體所用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

(2)實驗步驟③是不完整的,應增加________操作,可使最終所得結(jié)論更為科學.

(3)上表實驗中的“待測數(shù)據(jù)”指________;

(4)若要證明實驗過程中干燥管內(nèi)收集的氣體是O2,可待氣體收集結(jié)束后,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拔去干燥管上單孔橡皮塞,________;

(5)通過以上改進后的實驗能否確認CuO在實驗⑤中確實起了催化作用,請說說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